宝宝特别能睡 宝宝睡觉的好处_
2017-08-03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朱寒凡
一、宝宝睡觉好处多多
年龄越小,需要的睡眠时间就越长,新生儿平均每天要睡18~20小时,除了吃奶之外,几乎全部时间都用来睡觉:2~3个月时睡16~18小时;5~9个月时睡15~16小时;1岁14~15小时;2~3岁为12~13小时;4~5岁为11~12小时;7~13岁为9~10小时。
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缩短呢?因为睡眠是一种生理性保护,由于新生儿视觉、听觉神经均发育不完善,对外界的各种声光刺激容易产生疲劳,所以睡眠时间长。随年龄的增长,各系统发育逐渐完善,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和兴趣也越强,睡眠时间也逐渐缩短。现代试验表明,当人在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这种生长激素正是使小儿得以发育、功能得到完善的重要因素。所以说婴幼儿时代,多睡对生长发育有限大的好处。但人与人之间都存在在个体差异,不能强求一致,相同年龄的孩子,每日睡眠时间可能会相差2~3个小时。有些孩子虽然睡觉少,但精力旺盛,食欲良好,没有一丝困倦的表现,那就不必担心。
如果孩子不但睡得少,而且白天精神萎靡,不爱活动,那么做家长的就应好好找一找原因,是因为环境吵闹呢,还是床铺被褥不合适,需要立即加以调整。另外,一些孩子在病后,特别是发热性疾病热退以后,机体需要恢复疲劳,睡眠时间可能会比平时延长,这是机体的正常调节,经过充足的睡眠,孩子的身体就会很快复原了。
二、宝宝睡眠时间长好不好
睡眠是人的正常是生理本能,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且年龄越小,睡的时间越长。的确,宝宝睡眠时间比成人长得多,尤其是新生儿,每天大部分时间在睡觉,只是在饥饿、尿湿、寒冷或其他干扰时才醒来。但由于睡眠的形态与习惯具有遗传倾向,宝宝的睡眠需求量也因人而异。
新生儿睡眠本来就多:新生儿大脑发育尚不健全,足够的睡眠是保证新生儿及婴幼儿健康的先决条件之一。一个月内的新生儿,每天睡21-22小时,觉醒时间2-3小时,即除了吃奶、哭、排便外,基本上处于睡眠状态,睡眠时间占全天的90%。
宝宝睡眠时间过长:爸妈也要注意,宝宝的睡眠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睡眠状况是反映宝宝是否生病的指征之一。如果宝宝睡眠时间过长,超过了生理范围或平时的睡眠时间,则要注意看看宝宝是不是生病了。
宝宝睡眠时间过短:原则上,只要宝宝的精神状态好、食欲正常、没有消化方面的问题、体重增长良好就可以。但是如果偏离得太多的话,比如新生儿每天需要睡16~18个小时,如果你的宝宝只睡到12个小时,可能需要咨询一下医生,进行一下生长发育方面的监测。
三、宝宝睡眠应注意什么
1、不该含着乳头或奶嘴睡
有的宝宝睡觉时非得含着妈妈的乳头或奶嘴才能入睡。这么一来,孩子每每醒来后就会下意识地吮吸乳头或奶嘴吃奶。这种过分频繁的进食习惯,容易使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其次,孩子入睡后小嘴依然被乳头“堵”着,也容易呼吸不畅,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引发窒此外,这种不良习惯还可能影响孩子牙床的正常发育以及口腔的清洁卫生。由此鉴定,在宝宝睡觉时,应该还他们嘴巴自由!
2、环境不该过分安静
孩子一般在3-4个月时就开始自觉地培养“抗干扰”的调节能力了。然而研究表明,约有30%的婴儿并没有学会“抗干扰”——他们往往一有“风吹 草动”便难以入睡,或在熟睡中被惊醒。其实,婴儿自会在自然的“家庭噪音”背景下入睡,家长大可不必在房间里特意踮脚走动,不用弄出一点点声响就神经紧 张。否则,孩子很可能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只有在人为、刻意制造的“极度”安静的环境里才能入睡,而这种环境在现实中却是难求的。
3、被子不该太厚
有些家长在寒冬为了让孩子睡得暖和,特意为孩子盖上厚厚的被子,殊不知太厚的被子往往过重,甚至可能引起呼吸不畅。而且被子中过高的温度反而会 使孩子烦躁不安乃至哭闹不停,同样影响其睡眠质量。让孩子从小就在过分温暖的环境下入睡还可能降低人体对寒冷的抵抗力,造成孩子长大后“弱不禁风”。
4、不该在哼唱声中才能入睡
对于宝宝来说,妈妈的睡前摇篮曲,就是天籁。但让孩子习惯于只有听到哼唱声才能安然入梦就不宜提倡。孩子必须培养的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即:以 “自然”的方法自行入睡,及醒来之后仍能“自然”地重新入睡,而不是依仗家长诸如摇晃、哼唱或喂食等“人为”的办法来帮助他安然入梦。
5、白天不该睡得过久
白天睡得过久的孩子大多晚上睡不好,甚至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弄得家长夜不成眠。研究证实,晚间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仅生长发育比较缓慢,而且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运动技巧都相对较差。此外,缺乏夜间睡眠还会扰乱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免疫系统受损,内分泌失调,代谢出现问题,易发胖。如果婴儿白天睡得过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弄醒孩子,或逗他多玩一会儿,通过调整来克服“黑白颠倒”。
四、宝宝夜间哭闹应对法
有些小宝宝夜间熟睡时突然哭闹不休,是年轻的父母惊慌不安,不知所措。与其马上匆匆忙忙上医院,不如定下以来,认真仔细地进行观察,找出原因所在。引起小儿夜啼的最常见原因是非病理性的。比如饥饿、口渴、憋尿或尿布潮湿,过冷过热、衣服过紧不适、蚊虫叮咬、尖锐的东西触着皮肤或睡卧姿势不好,引起肢体疼痛麻木、呼吸困难等,找到了这些原因并及时除去,孩子就可以安静入睡了。
另外,小儿如有某种疾病,也可导致睡眠不安,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佝偻病:患这种病的小儿多汗、烦躁、易惊、经常在夜间哭闹不休。这时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平时多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并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脏等。
2、肠痉挛:如果小儿在夜间突然哭闹、挣扎或翻滚、面色苍白,不让别人触按腹部,哭闹时发时止,肚子不胀,摸不到包块,也没有呕吐、发烧、腹泻等症状,这可能是肠痉挛的表现。可以轻轻按摩腹部,严重时给予颠茄口服,缓解痉挛,平时要注意腹部保暖,少吃生冷饮食。如果小儿有上述阵发性腹痛并伴呕吐、大便象果酱样,腹部可以摸到包块,那么切不可延误病机,必须马上送医院诊治。
3、蛲虫病:如果小儿在入睡1~2小时或突然哭闹不安并搔抓肛门,家长应在灯下仔细观察,如在肛门周围见到白色线头样的小虫在活动,这就是患了蛲虫病,除用驱虫药外,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不吮手指,不穿开裆裤,被褥玩具要经常晾晒,以防自身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