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的危害有这些 灌肠要注意的问题你要知道
2017-10-1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乐语琴
一、中药灌肠的危害是如何的
灌肠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灌肠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作用的不同,分为保留灌肠和清洁灌肠,清洁灌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肠镜检查或手术而彻底清除肠道内粪便的治疗。而保留灌肠则是把中药灌入肠道,保留一段时间,透过肠壁吸收的治疗方法。只要药物本身对身体没有大的副作用,灌肠是没有损害的。但是建议不要长期灌肠,因为长期容易损伤肠黏膜,对肠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另外会造成有益菌群的流失。
为什么经常灌肠不好?
因为灌肠所使用的药液里面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它是强制肠道发生排便反射的,如果灌肠次数过多,可让肠道形成一种在没有强制作用下就不发生排便反射的不良习惯,久而久之肠道的敏感性会严重下降,而且它不能对肠道已经被破坏的平衡系统进行修复,因而效果也不是多么彻底,所以经常灌肠不好。
二、灌肠要注意的问题有9个
1、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遇伤寒病员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毫升,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厘米)。
2、如为降温灌肠,可用28-32℃等渗盐水或用4℃等渗盐水,保留30分钟后再排出,排便后隔半小时再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3、肝昏迷病员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4、指导病员建立正常排便习惯,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和加强运动。
5、灌肠中随时观察病情,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
6、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病员不宜灌肠。
7、对老年、体弱患者灌肠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并给予协助。灌肠压力要低。
8、每次大量清洁灌肠时,注意观察和记录灌入量与排出量应基本相符,防止水中毒。
9、清洁灌肠患者宜取右侧卧位,便于灌肠液到达结肠深部。每次灌入后嘱患者尽量保留片刻,以达软化粪便冲洗肠道的作用。
三、中药灌肠可以这些根治慢性肾衰竭
中药灌肠,一般就是让药物在结肠内发挥作用,排除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的毒素,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要想灌肠取得较好的疗效,除了灌肠方药的辨证使用外,灌肠的方法也至关重要。灌肠时要注意患者的体位、插管深度、药温和药量。在灌肠前嘱病人排尿排便,以降低腹压及清洁肠道。
操作时患者取右侧卧位,垫高臀部约十厘米,选择细肛管,插入深度约十五厘米,用五十毫升针管抽吸药液后缓慢推入,如有阻力,可移动肛管。如病人有便意,可让病人做深呼吸以放松腹肌,减轻腹压,同时也可稍停留一会再注入药液。
注入药量一般为200mL左右,但要因人而宜,以达到肠内能保留两小时为目的,若保留的时间短,可减少灌肠药量,药液温度在40℃左右。注入完药液应反折肛管拔出,用卫生纸在肛门处轻轻按揉,并嘱患者平卧十分钟后,再采取左侧卧位十分钟,以利药物保留在肠内。
中药灌肠是如何根治慢性肾衰竭?中药灌肠治疗肾衰竭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是适合每一位患者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遵循医嘱进行治疗使用才行,希望大家要知道这些道理才行,然后作出根治的工作。
四、中药灌肠对盆腔炎有特殊的疗效
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较多,口服中药治疗最常用。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常把慢性盆腔炎分为三种类型:湿热蕴结型、寒湿凝结型、气滞血淤型。如辨证准确,用药精到,疗效一般较好。另外,中药热敷法、穴位贴敷法、宫腔注药法、中药离子透入法、新技术疗法及保留灌肠法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多年来,采用中草药保留灌肠法较多,疗效稳定。其基本药方为丹参15克、赤芍15克、夏枯草15克、败酱草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用量在15~30克左右,主要用于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对于寒湿蕴结型患者,因其畏寒喜热,可在此方中加入桂枝、细辛即可。如有盆腔粘连或炎性包块,在此方中加入三棱、莪术后,便可增加活血散结之功。特别提醒读者,具体药物的加减,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防适得其反。
用法:中药每日1剂,水煎后去渣浓缩至100毫升,药温38℃~40℃,用灌肠器或大注射器接上较粗的导尿管,经肛门将药水注入直肠深处,保留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治疗前应先排尿,治疗后侧卧床30分钟。此法1个月为1疗程,注意经期应停止治疗。
为方便患者能在家中自行治疗,近年来改用一次性输液器代替灌肠器,采用将中药滴入直肠中的方法。这样可增加药物的保留时间,减少或甚至消除药物的物理刺激,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消毒后的生理盐水空瓶装入已浓缩的中药100~150毫升,药温为42℃。取一次性输液器一个,一端插入药瓶内并将药瓶固定在衣架或墙上,先排空瓶中空气,关闭调节旋钮,剪掉另一端针头,在塑料管周围涂以润滑剂后,缓缓插入肛门内12厘米左右,再打开调节旋钮。以每分钟50滴的滴速滴入,约30分钟完成,滴完即可不必再卧床。
中药保留灌肠的优越性较大,可使药液直达病灶所在,不需经肝脏分解,并能减少对胃部的刺激。因盆腔炎的发病部位与直肠毗邻,中药可通过直肠粘膜静脉丛的吸收,使盆腔血循环得到改善,促使增生粘连的结缔组织软化,清除局部充血水肿,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达到消除炎症的作用。清热祛湿、调理气血、活血化淤药物的同时应用,能增强抑菌与解毒的能力,故中草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是一种优势较大,疗效较好,值得提倡的方法。
此外,如患者无胃部疾病,一般都采用口服中药与保留灌肠同时应用的方法,使上消化道及下消化道同时吸收药物,疗效更佳。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并不繁琐,只需将一剂中药煎两次,合在一起去渣后再分成3份,上清液约100毫升,晚上用于保留灌肠用,另300毫升分两次早晚口服。患者反映,这种联合治疗的方法,比单纯口服中药或单纯保留灌肠的疗程更短,疗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