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尿毒症水肿怎么消除 尿毒症的症状有哪几种

2017-09-21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齐尔珍

一、尿毒症水肿如何消除

  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当尿毒症患者出现水肿这一现象时,特别是全身体上下都出现浮肿时,那么这已经说明患者体内的肾脏大部分已经损坏,所以不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从而积留在体内,导致全身浮肿。

  对于尿毒症的水肿治疗可以服用一些利尿药,一般情况下根据肾功能的情况,还需要考虑进行透析治疗。透析治疗包括两种,分别是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心血管的稳定性好,是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老年患者首选的透析方式;腹透的饮食限制较少,患者营养状态较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少,且免除血透穿刺的痛苦;腹透不需要动静脉瘘,避免了糖尿病患者因周围血管病变而导致的动静脉瘘闭塞。

  而血液透析是将患者的血液经血管通路引入透析机,在透析器中透过透析膜与透析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再把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至体内,以达到排出废物、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目的。如能长期坚持合理的透析,不少患者能存活10~20年以上。

二、尿毒症患者为什么会出现浮肿的症状

  1、肾脏患病时,肾血流量减少,肾实质确血,而增加分泌肾素,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促使肾上腺皮质增加醛固酮的分泌,导致肾小管中水、钠的重吸收增加和潴留。

  2、肾脏患病时身体的免疫损害使全身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致血浆内的水分渗向组织间隙,这是出现尿毒症浮肿的原因之一。

  3、肾脏患病时,常有大量蛋白尿,若时间长可引起体内蛋白质的不足,形成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细胞外液滞留在组织间隙,引起浮肿。

  4、当肾脏患病时,肾脏的滤过面积减少,通透性降低,及血流量减少,但肾脏的重吸收功能完好,从而产生少尿,少尿导致水分排不出去,这也是尿毒症浮肿的原因。

  另外,低蛋白血症还可引起有效血容量减少,致使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脏重吸收水、钠增加,引起浮肿。

三、尿毒症有哪几种症状

  一、尿毒症早期会出现困倦、乏力现象,这种现象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整天忙于工作的人,,因为引起困倦、乏力的原因的确太多了,就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伤害。所以对于患者应该时刻警惕这种现象、

  二、尿毒症早期会出现面色泛黄的现象,一般对于尿毒症患者都会出现贫血现象,而过渡的贫血会导致面色泛黄,由于这种表现发生和发展十分缓慢,就像人们在早晚见面难以发现各种缓慢发展的变化一样。

  三、患者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浮肿,这主要是由于是因肾脏不能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而导致液体滞留在体内组织间隙,早期仅在踝部及眼睑部浮肿,休息后消失。

  四、患者的尿量也会发生变化,这主要是由于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部分病人随病程进展尿量会逐渐减少。即便是尿量正常,由于尿液中所排除的毒素减少,质量下降,不能排出体内过多的废物,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

  五、患者应该注意自身高血压。因为肾脏有排钠、排水的功能,肾功能受损时体内会发生钠和水的蓄留,另外,此时肾脏会分泌一些升高血压的物质。因此,尿毒症病人早期会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

  六、胃口不佳。这是由于尿毒素潴留,影响消化功能所致,多数人不以为然。待病情发展,将会出现腹部闷胀不适、恶心、呕吐,甚至大便次数增多或便质稀烂。

四、尿毒症患者有什么食物可以多吃

  1、尿毒症患者若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肌原纤维分解,肌肉减少;如果蛋白质和热量摄入均不足,为了保证身体重要器官能量供应,会使蛋白质合成减少和肌蛋白分解增加,血肌酐更加升高。因此患者有足够的热量摄入这是尿毒症的调理最基本的原则。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20克。这样既保证了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的供应,又可使机体在低蛋白供应的情况下利用非蛋白氮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从而降低氮质血症。

  2、进行透析阶段的病人,不应再过于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一方面透析替代了肾脏的排泄功能,另一方面透析本身也是一个消耗和丢失蛋白质的过程,所以血透病人饮食中蛋白质维持在每公斤体重每日1.0—1.2克,腹透患者应在1.2—1.5克,这样才可使患者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3、未进行透析治疗阶段的尿毒症患者,应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一方面可减轻尿毒症症状,另一方面可延缓慢性肾衰时肾功能的进行性恶化。一般认为每公斤体重每日蛋白质摄入量0.5克,可以维持患者氮平衡。如同时补充必需氨基酸,则蛋白质可限至更低。

  4、除此以外,尿毒症的调理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尿量少者应限制水分和钠盐摄入,一般食盐量每日少于3克。明显水肿、高血压、心衰时更应严格控制水钠摄入,一般少于每日2克。根据血钾水平和尿量控制钾的摄入,使其每日在2.5克以下,有尿者每排1000毫升尿,可增1克钾摄入。每日补充钙1.2—1.5每日磷的摄入控制在1.2克。

  5、尿毒症饮食最早和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消化道,表现为厌食、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舌炎、口腔炎、消化道出血等等。尿毒症本身就容易出现饮食不正常,因此,尿毒症饮食合理调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期的患者主要应以低蛋白饮食为主,且蛋白质要以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为主,如牛奶、蛋类、鱼、瘦肉等。

  6、食物要易于消化和含有充足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 b、 c、 d。要避免粗糙食物对消化道的机械性损伤而导致消化道出血。氮质血症期胃口尚好的患者,热量不应少于每公斤体重35卡,但到尿毒症期只能视患者的胃口而定。如果患者尿量不少,水肿不明显,一般不要限制饮水量。

  7、尿毒症患者容易发生脱水和低钠血症,特别是长期食欲不振,呕吐和腹泻的患者更是如此。一旦发生,要及时补充。但要注意尿毒症患者对水、钠耐受差的特点,补充不能过量,以免引起高钠血症或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