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麻黄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什么 麻黄致病验方有哪些
2017-09-06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赵忆翠
一、生麻黄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什么
麻黄是我们都知道的一种植物,它在市场上的流通很频繁与大量。其实麻黄是一种植物中药。其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那么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麻黄的功效
味辛、微苦,性温。功效:解表发汗,宣肺平喘,祛风利水。
发汗解表
麻黄轻扬上达,性温辛散,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常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
宣肺平喘
麻黄辛温则入肺经,宣畅肺气,温散肺寒。常用于风寒咳嗽,哮喘等证。
利水消肿
麻黄辛温,入肺,膀胱二经。肺为水之上源,宣降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因而有利尿消肿之功效。
散寒通痹
麻黄辛散温通,《药性论》:“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日华子诸家本草》又言:“麻黄能调血脉,开毛孔皮肤。”《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提出:麻黄 “轻阳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中又最轻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凝痰停血之中,凡药力所不能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较之气雄力厚者其力更大。”故宋、金、元、明、清以来,本品用作佐使药,广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皮肤疾患,痈疽肿痛,损伤瘀肿等证。内服外用皆可。
麻黄的作用
兴奋中枢神经
对大脑,中脑及延脑,呼吸与循环中枢,均有兴奋作用;还有类似肾上腺的作用,故内服麻黄制剂后,表现如下:
①全身温暖,心跳加快,末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②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
③缓解支气管和胃肠痉挛
④有促进膀胱内括约肌紧张和痉挛作用。
影响汗腺分泌
由于人与动物的汗腺分布不同,在一般情况下,麻黄碱不能诱发人出汗,但当人处在高温时用了麻黄碱50一60毫克,1.5—2小时后,汗腺分泌比未用麻黄碱时更多更快,但皮下注射麻黄碱的皮肤,不引起特殊的汗腺分泌,因此麻黄碱的这种作用恐系中枢性。
抗过敏
亦可用于荨麻疹;局部作用,能使鼻粘膜血管收缩,故可治疗鼻炎;对骨骼肌有抗疲劳作用,能促进被箭毒所抑制的神经肌肉间的传导,可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还可引起高血糖,但其作用较弱而不恒定。水提取物有抗过敏作用,麻黄有抑制致敏物质释放的作用。麻杏石甘汤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致敏豚鼠肠管组胺的释放,缓解肠管的运动。因而临床使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有效。
抗炎
麻黄多种生物碱对足跖炎症性水肿有抑制作用。麻黄提取物对实验性炎症有抗炎作用。麻黄所含白飞燕草苷元对实验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
镇痛
麻黄碱有中枢性镇痛作用,并可显著增强*的镇痛作用。
抗菌、抗病毒
麻黄挥发油对流感病毒(亚州甲型AR8)有抑制作用,用挥发油给鼠作治疗流感实验,平均存活期显著增加,平均肺损伤显著减低,有一定治疗效能。水煎剂和麻黄挥发油对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小鼠感染甲型流感病毒PR8株有治疗作用。
解热、发汗
麻黄挥发油对兔人工发热有解热作用,以萜松醇的降温作用更为明显。
麻黄生物碱不能诱发出汗。麻黄汤对大鼠发热有解热作用,并能引起汗腺分泌而发汗。证实了古人的观察,单用麻黄并不发汗,麻黄与桂枝同用才能发汗。 麻杏石甘汤对兔发热有解热作用。实验证明,对于用消毒牛乳引起人工发热的家兔,麻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但麻黄挥发油对于皮肤的粘膜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对心脏的作用
麻黄所含的麻黄碱的结构和药理作用均与肾上腺素有相似之处,能使心肌收缩增强,心输出率增加,心率加快,甚至心律紊乱。
降压作用
麻黄主要生物碱能引起血压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都能上升。麻黄次碱和挥发油有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
对血管的作用
麻黄碱能使心、脑、肌肉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使肺、肾、脾等内脏和皮肤、黏膜血管收缩而血流量减少;并能使肺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升高。因此麻黄对哮喘病人肺动脉高压者是不利的。
利尿作用
*较麻黄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用水,盐水及尿素(Urea)后,更进一步增加尿量排出,但对麻醉狗则尿量反而减少,对轻症实验性肾小管性肾炎之犬仍然产生利尿反应,严重者则无利尿作用。
对平滑肌的影响
扩张支气管麻黄多种生物碱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有平喘作用;挥发油之中的烯醇类和吡嗪类衍生物也有平喘作用。
抑制蠕动麻黄碱有松弛胃肠道平滑肌而抑制其蠕动的作用,能延缓胃肠内容物的推进和排空,因而麻黄能影响食欲。
抑制子宫平滑肌麻黄对人的子宫平滑肌可起到抑制作用,因而能缓解痛经。而对动物的子宫平滑肌能增加张力。 麻黄碱对输精管有收缩作用。
增强膀胱括约肌麻黄能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张力增加,排尿次数减少,因而能治疗儿童遗尿症。
麻黄碱还能使肛尾肌收缩。
兴奋中枢作用
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质下中枢。其兴奋作用较肾上腺素为强。因而能引起失眠、神经过敏、烦躁不安、震颤等症状。
兴奋呼吸作用
麻黄碱能兴奋呼吸中枢,增加每分钟呼吸量。麻黄碱和麻黄水提物具有中枢性镇咳作用。
麻黄挥发油有平喘、祛痰功效,但无镇咳作用。
兴奋肌肉作用
麻黄碱能增加肌肉的紧张度,使疲劳的肌肉恢复张力。因而麻黄被列为肌肉兴奋剂,而为运动员所禁止使用。
抗肾衰
麻黄于浸膏能使肾衰大鼠血液中肌酐、尿素氮下降,血钙上升。是由于抑制了肌酐和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明显地抑制甲基胍的形成,从而改善了肾功能。 *对狗有利尿作用。
减肥
麻黄碱能促进脂肪分解,有减肥功效。
抑制血小板聚集
麻黄提取物能抑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血栓A3的生成。能降低血液黏稠度。
利胆
麻黄提取物对兔有利胆功效。
抗肿瘤
麻黄白飞燕草苷对小鼠有抗肿瘤功效。
二、麻黄致病验方有哪些
1、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麻黄150克(去节),桂枝100克(去皮),甘草50克(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喂粥。(《伤寒论》麻黄汤)
2、治太阳病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100克(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一升。(《伤寒沦》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3、治风痹荣卫不行,四肢疼痛
麻黄250克(去根节了,秤),桂心100克。
上捣细罗为散,以酒二升,慢火煎如汤。
每服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茶匙,频服,以汗出为度。(《圣惠方》)
4、治伤寒热出表,发黄疸
麻黄150克,以淳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尽服之,温服汗出即愈。
冬月寒时用清酒,春月宜用水。(《千金方》麻黄淳酒汤)
5、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
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用)各等分。
为粗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一盏,去滓。
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局方》三拗汤)
6、治病疮疱倒者
麻黄(剪去节)25克,以蜜一匙同炒良久,以水半升煎,俟沸,去上沫,再煎,去三分之一,不用滓。
乘热尽服之,避风,伺其疮复出。一法用无灰酒煎,但小儿不能饮酒者难服,然其效更速,( 本草衍义》)
7、白萝卜蜂蜜治风寒咳嗽
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发汗散寒、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8、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三、麻黄方剂制剂有哪些
1、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用治因感受风寒之邪证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脉浮紧的伤寒表实。
《伤寒论》曰:“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2、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麻黄、杏仁、甘草。用治感受风邪,鼻塞身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痰多,胸满气短。
3、大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
三方用于外受风寒之邪,内有郁热的表寒里热证。
证见:发热恶寒,寒热俱重,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
《伤寒论》曰:“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
4、小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
本方治风寒束表,水饮内停的表寒里饮证。
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
《伤寒论》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
5、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本方用治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火,壅遏于肺的喘咳症。
证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烦渴,面赤唇红,有汗或无汗,舌苔白或黄,脉滑而数者。
《伤寒论》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三方用于外受风寒之邪,内有郁热的表寒里热证。
证见:发热恶寒,寒热俱重,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
《伤寒论》曰:“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
4、小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
本方治风寒束表,水饮内停的表寒里饮证。
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
《伤寒论》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
5、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本方用治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火,壅遏于肺的喘咳症。
证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烦渴,面赤唇红,有汗或无汗,舌苔白或黄,脉滑而数者。
《伤寒论》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证见:身痛,脉浮者。
《金匮要略》曰:“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7、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
射干、麻黄、生姜、细辛、半夏、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太枣。
本方用治寒饮郁肺的哮喘病。
证见:咳嗽、哮喘,喉中痰鸣如水鸡声,吐涎沫,不得平卧。
《金匮要略》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8、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论》)
麻黄、附子、甘草。
本方用治素体阳虚,感受风寒的表里俱寒证,或水肿,小便不利的虚寒证。
证见: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或水病身面浮肿,气短,小便不利,脉沉而小。
《伤寒论》曰:“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
9、阳和汤(《外科全集》)
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本方主治阳虚阴寒的阴疽证。
证见:患处漫肿无头,疼痛无热,皮色不变,口中不渴,舌苔淡白,脉沉细的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眼风等证。
近代有用治淋巴结核,腹膜结核,闭塞性脉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见阳虚之象者。
四、麻黄的配伍应用有哪些
配白术
麻黄宣通肺气,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白术键脾燥湿,以土制水,助运中焦,输布水湿。
二药合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伤寒论》越婢加术汤,即以麻黄配白术,治“湿家身烦疼”。
配石膏
麻黄石膏互伍,麻黄辛温,石膏大寒,重用石膏,轻用麻黄,寒热对消,麻黄只用其辛,而不用其温,合为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治。
这与麻黄配桂枝,麻黄杏仁治风寒咳嗽者,则有寒热之不同。
《本草经疏》曰: ‘麻黄得石膏,则发散不猛。”
配桂枝
宣卫气,解肌发表;通血脉,温经散寒。
《本草思辨录》曰:“桂枝者,所以补麻黄之不足也。
麻黄世荣卫之邪,桂枝调荣卫之气,桂枝得麻黄,不至羁汗,麻黄得佳枝,即能节汗。
二者合而正不伤受,此麻桂并用之方皆然。”
配杏仁
能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
《药品化义》曰:若四时感冒风寒,闭塞肺气,咳嗽声哑,或鼻塞胸满,或喘急痰多,用入三拗汤以发散肺邪,奏功甚捷,若小孩疹子,当能散热邪,以此同杏仁,发表清肺,大有功效。
配附子
治素体阳虚,复外伤风寒。
仅用麻黄开腠,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有大汗亡阳之虞,唯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虽散,而阳不亡。
《本草纲目》曰:“少阴病发热脉沉,有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与太阳为表里,乃赵嗣真所谓热附配麻黄,补中有发也。”
配细辛
治太阳少阴两感证。
用麻黄发太阳之表热,细辛散少阴之浮热,相须为用,一汗而解。
《本草思辨录》曰:“细辛佐麻黄而在行,是为一专一普。麻黄驱阴邪,发阳气,不仅入少阴而用甚普细辛则色黑入肾,赤入心(或云赤黑,或云深紫,紫即赤黑相兼之色也),一茎直上,气味辛烈,故其破少阴之寒凝,锐而能专。”
配熟地
熟地滋肾,温补营血,麻黄辛温,善于发表。
熟地与麻黄同用,如《外科全生集》阳和汤,熟地与麻黄相伍,则麻黄随熟地而走,麻黄之辛,辛能通滞麻黄之温,温能散寒。
主治阴疽寒凝之证。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眼风等,一以温补营血不足,一以解散阴凝寒痰,使其阴破阳回,寒消痰化。
《王化医存》曰:“麻黄少同熟地多,但开腠理而不滞不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