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怎么,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介绍
2016-05-2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蒋平蝶
一、缓解痛经的小窍门
无论天气有多热,请切记不要吃雪糕冰棒!
把这一条放在第一位,我真是强调的不想更强调了。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女孩子身体本就偏冷,可能更容易招惹湿寒。寒气进入腹部,便引起了痛经。如果本来已经痛经的姐妹们,那就请你不要再继续吃雪糕或冰镇食品了。有些女生能吃雪糕,并且从来不痛经,这只能证明她身体里火比较旺,吃凉食也没有关系。但是在这我奉劝各位姐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不发作并不代表以后也没事。
用开水煮红花泡脚。
这是一个中医告诉我的办法,红花是促进血液流通的药物,我不说大家都知道吧。看了这么多年宫廷剧了,后宫的妃子娘娘们都用这个来害别人流产的……不好意思扯远了……但是这就证明了红花的功效。痛经多因血流不畅,淤积在小腹留不下来。那么用红花泡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刺激脚底穴位,反正是好处多多,但仍是重在坚持,坚持真的有效果。请注意:例假期间照常泡脚,但是切记不要加红花了,否则后果你懂的。
经期每天早上空腹喝一大杯红糖水。
红糖水要浓浓的,少加一些姜丝也可以。女生本来就体寒,如果赶在例假时期就更虚,容易被湿寒所侵蚀。一大杯红糖水作用有二:一是驱寒,保持身体能够抵抗外界的寒湿侵蚀;二是排淤,体寒虚弱者经血往往排不净,用红糖可以促进经血排空,还可以排出血块。在这请注意,是红糖水,没让你加红枣。吃红枣可以,但请在例假过去之后再吃。
经期不要碰凉水,不洗衣服。
例假来了,最好什么也别干,不要觉得衣服脏了裤子脏了着急去洗,而且还用凉水。有人说我可以兑热水,温水洗衣服就行了呀。千万不要这么想,手脚本来就是肢体躯干的末端,女生本来就容易手凉脚凉,这个时候就别再逞能了。即使有脏衣物,请你留到姨妈走了之后再勤快吧。
勿洗头,勿洗澡。
不让洗头洗澡的原因,其实跟不让洗衣物的原因差不多。洗头洗澡不擦干很容易着凉,尤其是冬天,在经期抵抗力本来就差,稍不注意就着凉感冒了。而且特殊时期,某部位抵抗细菌的能力也减弱了,这个时候洗澡,细菌会悄悄进入的,引起不必要的炎症等等。
经期勿动气。
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最好不要生气不要哭,保持愉悦的心情。可能你觉得我过于谨小慎微,但是这样说确实有这样的道理。而且这段时期不能被吓到,如果被吓到的话也会影响到姨妈的状况的。相信我,你只有把姨妈伺候好了,姨妈才会让你好过。否则像我一样疼的满床打滚那就悲催了。
吃榴莲。
这是小鸡独家秘诀。榴莲是东南亚国家妇女生完孩子坐月子时吃的补品,榴莲这种水果性温热,经期之前多吃些榴莲对身体绝对是有好处的。而且经科学家证实榴莲确实有减轻痛经的疗效,相信我没错的。
姨妈来的时候在小腹放个暖水袋。
姨妈轰轰烈烈地来了,肚子还是很凉怎么办。自己弄个热宝放在肚子上捂着,或者放个暖水袋。个人不建议使用热宝贴,感觉又小热量也不足,还是水自然散发出的温度我觉得比较好,像热宝贴那种化学的发热个人不推荐。
经期勿吃寒性水果。
大家可能有个误解就是水果什么时候吃都是好的,但是实际上水果也分凉热。像香蕉这样具有润肠通便效果的水果就是寒性水果,正是因为寒性的不好消化所以才具有通便的功能,同理可推,蜂蜜也是寒性的食物。广大女同胞要注意分辨,不要在经期吃错了水果导致痛经的加剧。
二、有效缓解痛经的食物
1、山楂活血化瘀煎水喝赶走痛经
教授解释说,中医认为山楂有活血化淤行气的作用,是气滞血淤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血淤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行经第1—2天小腹疼痛,经量少,经色紫黯夹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会减轻,伴乳房胀痛,甚至伴恶心、呕吐、腹泻、冷汗淋漓,甚至昏厥。
可在经前几天用15克山楂泡水或用水煎服。或取鲜山楂1000克,洗净后加清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红糖250克,再熬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膏状。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吃山楂膏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服,此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
2、榴莲竟能“臭”走痛经
榴莲气味强烈,说它“臭气熏天”毫不夸张。但在泰国,由于其营养价值很高,榴莲常被用来当作病人、产后妇女补养身体的补品。榴莲性热,可活血散寒,缓解 痛经,特别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用:它还能改善腹部寒凉的症状,可以促进体温上升,是寒性体质者的理想补品:另外,用榴莲的果壳和猪骨头一起煮汤也是民 间传统的食疗秘方。
3、苹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酸类物质
1个苹果中含有类黄酮约30毫克以上,含有15%的碳水化合物及果胶,维生素A、C、E及钾和抗氧化剂等含量也很丰富。有研究提示:生物类黄酮,可调节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清脂质;扩张血管,解除痉挛;苹果含有的糖和锂、溴锌、镁等元素,是有效镇静的安眠药。
4、补充钾和镁
为什么两种如此普通的食物有这么大的能耐呢﹖原来得益于两种矿物质钾和镁。牛奶含钾多,而蜂蜜乃镁的“富矿”。研究表明,钾对于神经冲动的传导、血液的 凝固过程以及人体所有细胞的机能都极为重要,它能缓和情绪、抑制疼痛、防止感染,并减少经期失血量;镁能帮助大脑中神经冲动传导、具有神经激素作用的活性 物质维持在正常水平
三、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介绍
气血虚弱
分析:经期或前后小腹隐痛,经色较淡,量少。体腰膝无力,神倦乏力,纳食不香,胁腹胀闷,大便不实,眩晕耳鸣,心悸气短,舌苔薄白,舌体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治疗:治宜补气养血、和络止痛,参考药方为八珍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用药: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熟地黄、白芍、菟丝子、山药、甘草、当归、桃仁、红花、黄精、鸡内金等。
气滞血瘀
分析: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患者经前或行经时腹痛及腰,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紫黯有块,块下痛咸,周期及经量正常,舌苔薄,质黯瘀斑,脉弦。
治疗:治宜理气活血、行瘀止痛,选方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加减。
用药:药用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生地黄、白芍、杜仲、丝瓜络、熟地黄等。
寒湿凝滞
分析:腹部冷痛是主要特点,经期或前后小腹冷痛难忍,得热则舒,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恶心呕吐,形寒肢冷,经量少,色紫黯有块,小便清长,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沉紧。
治疗:治宜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选方当归四逆汤加味。
用药:药用桂枝、干姜、肉桂、细辛、制附子、当归、白芍、甘草、木通、艾叶、小茴香、香附、川楝子、川芎等。
四、女性痛经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子宫颈管狭窄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痛经。
(2)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
(3)子宫位置异常若妇女子宫位置极度后屈或前屈,可影响经血通畅而致痛经。
(4)精神,神经因素部分妇女对疼痛过分敏感。
(5)遗传因素女儿发生痛经与母亲痛经有一定的关系。
(6)内分泌因素月经期腹痛与黄体期孕酮升高有关。
(7)子宫内膜以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于子宫肌纤维使之收缩引起痛经,经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前列腺素含量正常妇女明显升高。
(8)子宫的过度收缩,虽然痛经患者子宫收缩压力与正常妇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压力约为4.9Kpa),但子宫收缩持续时间较长,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发生因子宫过度收缩所致的痛经。
(9)子宫不正常收缩,痛经患者常有子宫不正常收缩,因此往往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子宫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宫肌肉的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疼痛而出现痛经。
(10)妇科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子宫内放置节育器(俗称节育环)也易引起痛经。
(11)少女初潮,心理压力大,久坐导致气血循环变差,经血运行不畅,爱吃冷饮食品等造成痛经。
(12)经期剧烈运动,受风寒湿冷侵袭等,均易引发痛经。
(13)空气不好受某些工业或化学性质气味刺激,比如汽油,香焦水等造成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