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益肝解毒茶,益肝解毒茶的基本信息

2016-05-3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傅涵菡

一、急慢性肝炎介绍

  急慢性肝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异常。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主要区别在于病情是非。急性肝炎是指由于感染肝炎病毒引起肝脏病变,一般病程不超过6个月。慢性肝炎多是由急性乙肝,急性丙肝病程超过半年演变而成。另外,慢性肝炎还包括了那些不是病毒原因引起,但是临床表现为慢性肝炎患者,包括脂肪肝患者、药物性肝炎患者等。急性炎患者预后大多良好,90%以上的患者在3个月内都可以痊愈,只有不到10%的人可转变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仅有1%~2%的患者会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其次,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传播。

二、益肝解毒茶的基本信息

  成份

  土大黄、地耳草、栀子、虎杖、车前草、蒲公英、马兰草、马鞭草。

  性状

  本品为袋泡茶,内容物为绿褐色的颗镣粉末;气微,味微苦、微涩。

  功能主治

  苗医旭嘎帜洼内,漳样丢象档孟,汗吴汕麦靓麦韦艿,夫热觉蒙。中医清热利湿。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急慢性肝炎。

  规格

  每袋装3g

  用法用量

  开水泡服,一次3g,一日2次。

  有效期

  1.5年。

  是否处方

  处方药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20025751

  生产企业

  贵州特色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三、配方方剂学分析

  本方为治疗肝经湿热的第一要方,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在2007年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君药)车前草:利水通淋、排毒、清肝、明目

  (臣药)栀 子: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臣药)虎 杖:清肝利湿、退黄

  (臣药)蒲公英:疏肝解毒、清利湿热

  (臣药)马鞭草:除湿退黄、利水退黄

  (佐药)土大黄:清热泻火、通利大便

  (使药)马兰草:清热利湿、排毒

  (使药)地耳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甲肝、乙肝、丙肝病毒主要是由于湿邪与瘀热蕴结于里所导致。湿邪与瘀热郁蒸肌肤,由一身面目俱黄;湿郁不行,由小便不利而腹微满、口渴、苔黄腻,脉滑数皆为湿热内郁之象。所以,本方主要功效治宜清利湿热,清肝败毒。

  方中重用车前草为君药,善清利湿热,利尿而排毒,以栀子、虎杖、蒲公英、马鞭草为臣,通利三焦,导湿热下行,引湿热自小便出从而达到排毒的疗效,以土大黄为佐,泻热通淤,清肝通利大便之功效;马兰草、地耳草为使辅助导致湿热淤带下泄,方可达到清肝排毒之特效。正如《伤寒论》原方后注云:“小便当利,尿如皂角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四、益肝解毒茶的临床数据

  益肝草袋泡剂是贵州特色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生产,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止痛、益肝健脾的功效。

  为了进一步考核其临床疗效与观察其不良反应,于1996年1月至1998年11月,由贵州省黔南州中医医院主持进行III扩大临床试验《中药新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药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共观察慢性肝炎775例,以1-8个疗程治疗,基本治愈率为51.61%,总有效率为81.93%,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转阴率为77.29%,HBeAg转阴率为59.32%,抗-HBe转阴率为66.19%。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症状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痛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最后,提醒广大看客:讳疾忌医,有不舒服请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