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用什么方法检查 胆囊炎用药常见误区
2018-10-0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傅芷卉
一、解析胆囊炎的检查方法
1、胆道造影检查:是PSC确定诊断和病变范围最具说服力的方法,包括ERCP,PTC,术中胆道造影和经T管逆行胆道造影等,其中以ERCP最具优点,不仅可理想显示肝内,外胆管形态变化,还可显示胰管病变等,检查时经ERCP用的导管进一步插至胆囊管以上方能得到肝内胆管的详细资料,为此常需应用球囊阻断技术加以协助,PTC仅半数成功率,多用于ERCP失败者,或已行胆道空肠吻合术后病例,术中胆道造影,经T管逆行胆道造影适于施行手术治疗术中或术后协助确诊。
2、常规及生化检查血象嗜酸性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可增多,有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若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血清结合胆红素升高,AKP及γ-GT升高明显,可为正常的3~4倍。ALT、AST可轻、中度升高。疾病后期可有白蛋白降低和(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总胆固醇升高。铜代谢试验大多异常,可表现为肝铜含量增多,尿铜量增多,血清铜及铜蓝蛋白增加。部分患者血清锌、镁减低。
二、胆囊炎用药常见误区有哪些
在治疗胆囊炎时,建议患者不能吃雌激素,和头孢曲松这类药物,因为这类药物会影响肝胆功能,可使胆汁合成减少、胆固醇分泌增多,对患者的病情是不利的,对此患者一定要的重视。还有就是不能吃辛辣,刺激,还有就是辣椒,然后咖啡,这些食物都不能吃了,吃多了这些东西以后,可能会对胆囊炎有刺激,所以平时还是要以饮食清淡为主,然后多吃些藕粉,然后米汤之类的。
胆囊炎的患者,不能乱吃抗生素的药物,并且在吃药时,还要控制饮食的健康,合理摄入食物,才能促进疾病的治疗;患者这个时间段一定要做到不吃一些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这类食物对于胆囊炎的恢复都是很不利的。
胆囊炎患者不能吃的药物有很多,像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潘生丁药物患者是不能吃的,因为这类药物如果长期服用,会形成不溶性物质,沉于胆囊胆汁中,促使胆石形成,对胆囊炎的恢复是很不利的。另外患者在平时在不能多吃一些富含脂肪还有胆固醇的时候,像是一些内脏,然后还有动物脑这些,就应该要少吃,然后平时应该要多吃一些低脂肪,然后多纤维素的食物,多吃青菜,水果。
三、胆囊炎要进行哪些护理
一、油腻食物是诱发胆囊炎发作的常见原因,所以胆囊炎病人尤需注意饮食护理,发病期间更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吃流质或半流质,忌油腻食物。
二、急性发作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腹痛、体温、呼吸和血压等变化,如有皮肤及眼白(巩膜)黄染,应及时去医院诊治。轻型病人一般无需手术,可服用清热利胆中药,应用抗生素和补液疗法;用阿托品加非那根解痉之痛,疼痛严重的可用阿托品加度冷丁。
三、病情严重者,经短期内科保守治疗后应早期手术为宜,以防胆囊坏死、穿孔。一般在发病3天之内可行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后,并不影响胆汁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因为胆囊最主要的功能是贮藏由肝脏分泌的胆汁,待机体需要时排入消化道。有部分病人在术后可出现腹胀不适和消化不良。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症药物(如胆酸钠、利胆片和消化药),以后会逐渐恢复正常。术后家庭护理的重点仍是饮食调理,既要给病人营养丰富的饮食,而又不能油腻;同时密切注意勿使切口污染,胆汁引流要通畅。
四、胆囊炎会有什么症状
1、如果患者患有的是急性胆囊炎,那么这种疾病发病就是比较急的,患者常常会在晚餐过后或者是半夜的时候突然发病,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高脂食物导致的胆囊加强了收缩,而且患者在平卧的时候有很容易导致小的胆石顺利的滑入并嵌顿到胆囊管内,在这种时候患者也就会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的症状,这种疼痛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以在阵发性的,而且这种疼痛逐渐的向右肩背放射之后,患者还时常会伴有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的症状,但寒战却是比较少见的。这个时候在检查的时候就会发现患者的右上腹比较饱满,并且胆囊区的腹肌也很紧张,同时还会伴有明显压痛或者是反跳痛的症状。
2、但如果患者患有的是慢性胆囊炎,那么患者所体现的症状和体征就不是特别典型的,这种症状大多数是为胆源性的消化不良,如患者感觉自己食欲不佳,有些厌油腻,并且上腹部还经常会有闷胀、嗳气以及胃部灼热的感觉,这种症状跟溃疡病或者是慢性阑尾炎是非常相似的。而有的时候由于结石堵塞了胆囊管,那么还会引起急性发作,但当结石移动或者是解除了之后,这样症状也就会迅速的好转。但在检查的时候就可以发现患者的胆囊区有轻度的压痛或者是叩击痛的现象;要是胆囊还伴有积水存在的时候,那么患者的胆囊区还会有圆形的囊性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