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常识有哪些 早期肝炎的症状有哪些呢
2018-10-0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彭海莲
一、自身免疫性肝炎用药常识有哪些
身免疫性肝炎比较少见,多与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伴,是由于自身免疫所引起的一组慢性肝炎综合征。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目前主要遵循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抑制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治疗指征主要根据炎症活动程度,常应用免疫抑制剂,经典和首选药物为糖皮质激素。
2、若病人出现症状明显,病情进展快或γ球蛋白≥正常值的2倍,以及谷草转氨酶≥正常值5倍、谷丙转氨酶≥正常值10倍等情况时,可考虑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
3、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需严格规范用药,药物及剂量选择应个体化,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同时兼顾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综合制定治疗方案。
4、骨质疏松、糖尿病、青光眼、白内障、高血压、严重抑郁症和股骨缺血性坏死等患者,应选择联合用药治疗,以避免或减轻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5、伴有严重血细胞减少、恶性肿瘤及妊娠者,不宜用硫唑嘌啉治疗,以免引起胆汁淤积型肝炎、静脉闭塞性疾病、胰腺炎、严重恶心、呕吐、皮疹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6、常规疗法应持续用至病情缓解、不完全应答或药物毒性作用,一旦病情缓解就应考虑药物减量,治疗失败或出现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时必须中断治疗。
外科专家提示: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者一定要尽快的接受科学的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需要坚持治疗,一定可以战胜自身免疫性肝炎,恢复健康。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用药常识应该有所了解,最后祝患者早日康复。
二、早期肝炎的症状有哪些呢
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感疲倦。
1、食欲减退,恶心厌油
这是大多数肝炎病人都有的症状,尤其是黄疽型肝炎病人表现更严重。肝脏是入体内最大的“化工厂”,参与人体内的一切代谢过程。其中分泌胆汁是重要功能之一,胆汁中的胆盐对脂肪的吸收消化起着重要作用。患肝炎后,因肝炎病毒诱发肝细胞大量破坏,分泌胆汁的功能减低,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故而厌油食,患肝炎时胃肠道充血、水肿,蠕动减弱,胃肠功能紊乱,也影响食物消化与吸收,加之代谢产物不能由肝脏来解毒,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故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急性病毒性肝炎产生食欲减退等症状。
2、疲乏无力
这是肝炎病人发病的早期表现之一,病人往往说不清楚何时起病,其表现也不相同,轻者不爱活动,重者卧床不起,连洗脸、吃饭都不爱做。尽管经充分休息,疲劳感仍不能消除,严重者好像四肢与身体分离似的。
3、巩膜或皮肤黄染,或出现“三黄”症状
黄疸型肝炎病人都有尿黄的症状。初起尿色淡黄,逐日加深,浓如茶色或豆油状;继而皮肤及巩膜发黄。
4、发热
急性黄疽型肝炎早期常有发热,多在37.5-38.5摄氏度,高热者少见,一般持续3-5天,而无黄疽型肝炎者发热远远低于黄疽型肝炎者。许多病人发热还伴有周身不适、食欲减退,误认为得了感冒。
5、出现肝区隐痛、肝区肿涨
肝炎病人常常诉说肝区痛,涉及右上腹或右背部,疼痛程度不一,有的胀痛、钝痛或针刺样痛,活动时加剧,且时间不一;有时左侧卧位时疼痛减轻。其原因是由于肝炎病毒引起肝脏肿大,使肝被膜张力增大;炎症波及肝脏韧带及其周围的纽织;另外患肝炎时病毒也常常累及胆囊及胆道系统,引起胆囊〕迎道及其周围的炎症。
三、得了自体免疫性肝炎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注意营养。首先,为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要增加蛋白质供给,吃什么补什么,动物的肝脏也要适当地吃。然后,保证维生素的供给,平时多吃水果,苹果之类的维生素多,蔬菜也是。最后,要喝充足的液体,开水可以,牛奶也可以。
第二,注意睡眠。得了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人,自身的抵抗力会比平常的人还要低,所以睡眠很重要,如果经常熬夜,体质就会下降,这样是非常不好的,通常晚上睡八个小时是最好的,希望你注意哦。
第三,注意锻炼身体。对于得这种病的人来,体制特别弱,平时就要适当锻炼自己的身体,早晨的时候可以去晨跑,通过锻炼来增强自己的体质,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精神状况会越来越好。
希望患者不要太过焦虑,因为太过焦虑会适得其反,会让自己精神不振,也是会影响自己体质的,按照我的意见,自己平时多多注意,就不会有大的问题的,祝你早日康复。
四、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治疗
1)一般治疗:活动期要求卧床休息,限制体力活动,禁酒,进食富含维生素饮食,避免感染,忌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2)免疫抑制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最佳方案是免疫抑制疗法。肝损伤是自身免疫性攻击所致,可应用抑制免疫攻击的药物,使其攻击停止,肝病便可康复。虽然有了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但总的看来治疗效果不理想,不能达到根治目的,停药后病情反复或恶化,此时还要继续用药。
皮质类固醇激素为治疗AIH的主要免疫抑制剂。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比单用大剂量泼尼松治疗不良反应更少,并适用于不能耐受大剂量激素者,如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及情绪不稳定者。大剂量单一激素治疗常用于不能耐受硫唑嘌呤者,如伴有严重血细胞减少、妊娠、同时存在肿瘤或短程试验性治疗者。
如无血细胞减少,初治用泼尼松和硫唑嘌呤联合疗法较好。硫唑嘌呤必须用至泼尼松完全停用后,约65%患者在3年治疗期间可进入缓解期,其中50%患者停止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再治疗仍有效,但复发风险越来越大,有过一次以上复发者必须小剂量维持治疗,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增加剂量。也有研究表明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与单用泼尼松治疗疗效相似。
激素治疗可在2年内使65%的重度AIH患者病情获得缓解。未治疗的重度AIH患者的3年和10年死亡率分别为50%和90%,显示激素治疗的疗效-危险比有利于对重度AIH的治疗,但对中度和轻度AIH患者的疗效-危险比尚不确定,对中度AIH的激素治疗需酌情决定,而对轻度AIH一般不列为治疗指征。
治疗终点,指经过治疗出现下列情况而停止治疗:
a.症状明显缓解:症状消失,AST≤正常值上限的2倍和肝组织学恢复正常或仅轻微异常。
b.不完全反应:治疗延长至3年仍未能缓解。
c.出现药物毒性反应:如外源性肥胖、满月脸、痤疮、糖尿病、情绪紊乱及多毛症等。
d.治疗失败:治疗期间病情恶化、AST和(或)血清胆红素≥治疗前值的67%、肝组织学活动病变进展,如出现腹水或肝性脑病等。
经过免疫抑制治疗的肝组织改善往往落后于临床及生化改善3~6个月,所以必须进行肝组织活检以确定组织学的缓解,防止过早停药。生化指标改善后仍需用药1年,停药前作肝活检确定组织学病变是否已缓解。激素治疗的疗程至少2年,若病情仍未获得明显缓解即可停止治疗。
经过2年激素治疗的AIH患者虽能获得缓解,包括肝组织学恢复正常,但停药后仍有80%患者复发,此时需长期或无限期应用小剂量激素或与硫唑嘌呤联合应用,病情仍可得到控制。激素治疗失败者约占10%,此类患者可提高激素剂量,2年内仍可使70%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但肝组织学改善仅占20%。
其他新药疗法包括环孢霉素,FK–506也可取得一定效果。
总之,本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进行性疾病。但每个人病程和预后差别较大。近年来,临床上轻型较多见,治疗效果较满意,有的可不用激素,只应用甘草酸制剂如:甘利欣、美能等静滴即可。极少数可因肝衰竭、肝硬化或并发感染而死亡。据报道,此病经过治疗,平均生存时间为12年。
3)熊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UDCA)早期被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后经研究发现可改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肝脏炎症情况,并增加皮质激素的疗效。在治疗中,一般在免疫抑制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出现应答后,逐渐减少激素用量至停药,UDCA仍维持治疗一段时间,可能有助于防止病情复发。
4)中药:采用免疫调节剂配合中药等方法,可减少激素的副作用,也可取得较好疗效。
5)肝移植:AIH所致的终末期肝病(门静脉高压和失代偿性肝硬化)是肝移植术的最佳指征之一,接受肝移植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96%,具有良好的长期存活率和生存质量。但约20%的患者有术后复发,复发与急性或慢性排异反应较难区别。AIH的复发和排异反应的治疗相似。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治疗:目前尚无可以完全逆转或治愈的方法。临床较常用的治疗是:
1)熊去氧胆酸:对PBC的临床及生化有改善作用,可延缓病程发展、降低死亡率与肝移植概率,并可减少总体医疗费用,提高生存质量。是临床最常用治疗药物。早期应用效果明显,剂量为13~15mg/(kg?d),需长期服用。另外,熊去氧胆酸加上硫唑嘌呤、甲氨蝶呤或类固醇可能比较有帮助,但到目前为止还未有明确的疗效报道。
2)积极治疗并发症:考来烯胺和考来替泊可缓解皮肤瘙痒;积极治疗门静脉高压;补充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或骨软化;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
3)肝移植:是终末期PBC患者的唯一治疗方法。肝移植指征为:进行性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胆红素超过100~150μmol/L)和(或)顽固性腹水、无法控制的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一些极度疲劳和无法忍受的瘙痒。肝移植预后较好,1年存活率超过90%,60%~70%有3~5年存活率。肝移植后复发率达15%,但很少出现临床后果。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治疗:无特异性治疗,纠正慢性淤胆、瘙痒、替代用脂溶性维生素。用激素治疗证明无长期疗效,常用治疗包括:
1)熊去氧胆酸:可改善症状,改善肝内炎症,剂量为13~15mg/(kg?d),近期报道应用大剂量(20mg)能取得更长的临床缓解期。
2)对症治疗:应用考来烯胺缓解皮肤瘙痒;补钙治疗骨质疏松;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胆管炎等。
3)肝外胆管有明显狭窄者,可用内镜气囊扩张或放置支架治疗。
4)肝移植:是治疗PSC最有效的方法,1年及5年的存活率可达90%~97%及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