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中医挂哪科 讲解中医眼中的脂肪肝
2018-10-0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傅夜蓉
一、脂肪肝中医挂哪科
看消化内科。
中医眼中的脂肪肝是什么?
1、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中医认为饮食主要是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运化生成水谷精微,并由脾的转输散精作用而布散营养周身,另外肝主疏泄、肾藏精主水对于水谷精微的正常代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谷精微(包括脂质)的运化输布失常,痰饮、水湿内生,瘀血停留,形成脂肪肝。
2、少劳多逸
脂肪肝病人也可因少劳多逸,使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减弱,痰饮、水湿内停而致病。
3、饮食不节
临床发现脂肪肝病人多有饮食不节,主要是嗜食肥甘厚味和恣饮醇酒。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已很常见。若过食肥甘厚腻之品,则会有“膏粱之疾”、“膏粱之变”,脂肪肝便首当其冲。
4、情志失调
情志失调与情志过激均可影响肝脏功能,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郁乘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终成痰浊瘀血,流注于肝而成脂肪肝。
5、基础疾患影响
其他脏腑疾病日久,尤其是糖尿病、冠心病等,易引起体内血脂失于正常运化,积于血中则为痰为瘀,形成高脂血症,痹阻于肝,则为脂肪肝。
二、中医七大配方轻松治好脂肪肝
1、清痰利湿法
多用于酒精性及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嗜酒无度或嗜食肥甘厚味致湿热内蕴、聚湿生痰,而见痰湿瘀滞之证。临床常见泛恶厌食或呕吐痰涎,口苦且干,脘胁胀痛,乏力肢倦,有时伴有黄疸等,舌红,苔黄厚腻,脉滑。
方用茵陈蒿汤、二陈汤配合虎杖、蒲公英、泽泻、莱菔子等。
2、疏肝理气法
多用于肝炎后脂肪肝。肝病日久,情志抑郁,肝气失于疏泄,气机滞阻不畅,致各种代谢发生紊乱,而积聚形成。临床常见胸闷不舒,脘胁胀痛,烦躁易怒,舌红苔薄腻,脉弦。
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配合郁金、青皮、姜黄、决明子等。
3、化瘀通络法
可用于各种证型的脂肪肝患者。《证治准绳》云:“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瘀滞不行,故百病皆由瘀血者多。”现代中医学认为,其病邪主要为“瘀浊”。所以,治疗可通过化瘀通络以改善肝脏微循环,有利脂质疏泄转运,除瘀浊以利气血畅行。
方用复元活血汤化裁配合三七、姜黄、生山楂、生蒲黄等。
4、补气健脾法
多用于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形体丰盛,而肥人多痰、多湿、多气虚。如脾虚失运,则水谷不能化为精微,升降失宜。临床常见食少腹胀,肢倦乏力,大便稀溏,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或腻,脉弦细。
方用香砂六君汤化裁配合苍术、葛根、黄芪、荷叶等。
5、 养阴柔肝法
多用于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多为阴虚之体。丹溪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体阴而用阳,赖肾水以滋养,高龄肾精亏耗,水不滋木,肝肾阴虚致成此疾。临床常见肝区灼痛,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口干便秘,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弦。
方用一贯煎化裁配合首乌、大白芍、决明子、丹参等。
6、养血活血法
多用于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平素摄入食物不足或消耗过多等原因,由于营血亏损,脏腑百脉失养,日久出现血虚致瘀见证。临床常见面白无华,头昏乏力,心悸多梦,肝区隐痛,舌淡白边有瘀点,脉细或细涩。
方用归脾汤化裁配合枸杞、三七、川芎、鸡血藤等。
7、温阳益肾法
多用于高龄及病久体虚的脂肪肝患者。高龄患者肾气亏虚,加之病久“穷必及肾”,下元亏损,肾阳虚衰则不能温煦。临床常见形寒肢冷,夜尿频频,腰膝酸软,早泄阳痿等,舌淡、脉细弱。
方用金匮肾气丸化裁配合仙灵脾、仙茅、肉苁蓉、首乌等。
三、脂肪肝多吃六种食物能改善
1.银耳
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微量元素、胶质及对人体十分有益的银耳多糖。银耳多糖不仅能改善人的肝、肾功能,还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促进肝脏蛋白质的合成,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2.玉米
含丰富的钙、硒、卵磷脂和维生素E等,均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3.大蒜
含硫化物的混合物,可减少血中胆固醇,阻止血栓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4.海带
含丰富的牛磺酸,可降低血及胆汁中的胆固醇;还含有食物纤维褐藻酸,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促进其排泄。
5.牛奶
含有较多的钙质,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可减少人体内胆固醇的吸收,从而起到防治脂肪肝的功效。
6.洋葱
内含烯丙基二硫化物和硫氨基酸,不仅具有杀菌的功能,还可调节人体血脂,抵抗动脉粥样硬化还含有能激活纤维蛋白的活性成分,可有效地防止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四、脂肪肝饮食注意事项
1.调整饮食结构,主食宜以糖类(碳水化合物)为主,尽量减少精米,精面,多搭配一些杂粮。
2.总能量应该控制在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20-25千卡左右,无论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脂肪肝,都应该把每天摄入的总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
3.坚决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实行有规律的一日三餐,同时应该尽量避免过量的摄食,吃零食,夜食以及过分追求高热量的调味浓的食物。
4.戒酒,因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轻度脂肪肝,应坚决戒酒。
5.烹饪方法应该选择健康的蒸、煮、烩、炖、熬、焖,忌油炸,煎炒等方法。
6.选择肉类食物应该以鱼肉,家禽,兔肉为主,避免过量使用肥腻的猪肉,尤其对猪内脏要限量。
7.应注意合理补充饮水,一般成人每日需饮水2000毫升,老年人1500毫升,肥胖者因体内水分较正常人少,因此每日饮水应该保持在2200-2700毫升,平均每3小时摄入300-500毫升,最佳的饮用水是白开水,矿泉水,净化水以及清淡的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