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肝上有血管瘤怎么治疗 肝血管瘤久拖不治危害大

2018-07-1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陈忆寒

一、肝血管瘤怎么治疗才会好

  大多数肝血管瘤直径小于5厘米,且生长缓慢,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当血管瘤生长趋势明显,或瘤体增大到了产生腹部胀痛、胃胀等临床症状时,则需要积极治疗。值得提及的是,对于肝血管瘤的治疗时机,在生长趋势和体积大两者之间,应强调前者,即生长趋势明显是肝血管瘤积极治疗的最重要的指征。比如,有一肝血管瘤,近3年内从3厘米长到了6厘米,体积增大了7倍。这样的肝血管瘤宜积极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另一肝血管瘤虽然发现时已有6厘米,但近3年内观察无明显生长趋势,其病灶虽然大,但如无明显症状,不宜积极治疗,定期观察足矣。

  大多数肝血管瘤通过经皮肤穿刺射频消融,即可获得治愈性治疗;当血管瘤与胃肠、胆囊、心脏位置关系较为密切时,还可选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降低器官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由于该治疗方式的微创特性,治疗时机就不再像手术那样能推迟就推迟了,医患双方均乐于接受较为积极且带有预防性质的治疗时机。

  绝大多数肝血管瘤只需要定期观察,不需要积极治疗;如果肝血管瘤生长趋势明显,且瘤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宜积极治疗;肝血管瘤的治疗原则正在从传统的手术治疗,向以射频消融为代表的微创治疗方式转变;射频消融可以作为肝血管瘤治疗的首选方式。

二、肝血管瘤久拖不治有哪些危害

  肝血管瘤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首先影响正常的肝功能,比如最重要的就是解毒功能,肝脏不能正常的解毒,一些其自身产生和外来的毒素就会侵袭我们的身体,让人患上一些健康,危害身体。

  另外肝血管瘤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就会不断地变大,变大的肝血管瘤就会压近周围的器官,比如胃、肾、胆管等,让患者患上胃病、肾积水等,甚至导致肝硬化肝坏死,危及生命健康。

  肝血管瘤如果受到外力的撞击就会破裂,威胁患者的生命,比如进行剧烈运动、不小心摔倒、用力过猛等都可能会导致肝血管瘤破裂,大出血,救治不及时的话,还能可能失去宝贵的生命。

  肝血管瘤是临床上的一种良性肿瘤,一般这个病是很常见,很多人往往会患有肝血管瘤的疾病,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提抗力的不同,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的不一样给予相应的治疗,患者最好不要抽烟与喝酒,饮食方面要以清淡的为主。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引发其他疾病,一般这个疾病的危害是不大的,但是要定期复查。

  肝血管瘤是肝内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绝大多数没有症状,少数因肿瘤较大的患者而出现肝区不适。肝血管瘤是属于肝胆外科的疾病,血管瘤是良性的肿瘤症状,一般并不会有太大的什么危害的。

  肝脏内出血血管瘤的情况,是需要患者加强以进行对症的观察,及进行治疗就可以的,避免进行性的一些刺激,同时需要患者注意进行外科的手术的治疗。患者是要少吃油腻食物,以及禁忌烟酒。

  对肝血管瘤疾病治疗,多是采用行气疏肝的医治方法,肝血管瘤发展比较缓慢,预后良好,是否需要治疗常常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速度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而非肿瘤的绝对大小的情形,当然需要患者随时检查。

三、肝血管瘤有哪些用药误区呢

  忽视服药时间

  大部分人在患病后,只注重对症选药,认为只要对症下药就能治好病,其实不尽然。要使药物发挥最佳的疗效,除了对症用药,按量服药外,适时服药也是十分重要的。选择好适当的服药时间,既可使药物达到预期的效果,减轻疾病的症状,还可减轻因服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睡前服药

  许多人有在晚上临睡前服药的习惯,认为服完药后立即休息,能帮助药物的吸收。其实,服完药马上就睡觉,特别是当饮水量又少的时候,往往会使药物粘在食管上而不易进入胃中。有些药物的腐蚀性较强,在食道溶解后,会腐蚀食道黏膜,导致食道溃疡。情况较轻微者只是吞咽时感到疼痛,严重者可能伤及血管而引起出血。许多患药物性食管溃疡者就是因为曾在近期睡前服过胶囊类药物,或是服用了颗粒状的止痛药而造成的;另外有些药物是不宜在睡前服用的。

  药量过大或偏小

  通常治疗量可获得良好效果。一方面超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另一方面有人为了预防疾病或害怕药物毒副作用,认为小剂量比较安全。其实这样非但无效,反而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

四、肝血管瘤的临床症状特点是什么

  1、腹部包块

  腹部包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在包块部位听诊时,偶可听到传导性血管杂音。

  2、胃肠道症状

  右上腹隐痛和/或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食后胀饱等消化不良症状。

  3、压迫症状

  巨大的血管瘤可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压迫食管下端,可出现吞咽困难;压迫肝外胆道,可出现阻塞性黄疸和胆囊积液;压迫门静脉系统,可出现脾大和腹水;压迫肺脏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肺不张;压迫胃和十二指肠,可出现消化道症状。

  4、肝血管瘤破裂出血

  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出现上腹部剧痛,以及出血和休克症状。多为生长于肋弓以下较大的肝血管瘤因外力导致破裂出血。

  5、Kasabach-Merritt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引起的凝血异常。其发病机制为巨大血管瘤内血液滞留,大量消耗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Ⅱ、V、Ⅵ和纤维蛋白原,引起凝血机制异常,可进一步发展成D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