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中医美白秘方,中医美白秘方

2016-06-0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周友绿

一、中医美白秘方

  第一种:白芷美白

  材料:蜂蜜、蛋黄、橄榄油、小黄瓜汁、白芷

  做法:首先将白芷捣成粉末,装在碗中,然后加入适量的蛋黄,搅拌均匀,最后再加入适量的蜂蜜和小黄瓜汁,调均匀备有。

  用法:

  1、将调好后的中药涂抹在脸上,约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脸部洗干净后,可用化妆棉沾取橄榄油,敷于脸上,约5分钟。

  3、然后再用热毛巾覆盖在脸上,这时的化妆棉不需拿掉。

  4、等毛巾冷却后,再把毛巾和化妆棉取下,洗净脸部即可。

  第二种:中药美白

  材料:核仁、绿豆粉、当归、白芷、甘草、檀香

  做法:将以上的全部药材分开,磨成粉末,然后在粉末上加入蜂蜜、牛奶和1/4颗的蛋白,适量调匀。

  用法:将调好后的中药敷于脸上,待干后,用清水洗净即可,每星期1-2次。

  第三种:珍珠粉美白

  材料:珍珠粉、纯净水

  做法:先取三勺的珍珠粉,然后把维生素E碾碎,用纯净水将它们调成糊状。

  用法:将调均匀的糊状物涂抹于脸上,进行敷脸,等二十分钟后,再用纯净水清洗干净,即可。

  第四种:白果仁美白

  白果仁性味甘、苦、涩、干,白果酸在体外可抑制一些皮肤真菌,并可延缓皮肤衰老,防止皮肤粗糙。

  做法:将白果仁捣成液状涂于脸上,可令肌肤柔嫩光滑,白皙娇美。

二、中药美白偏方

  中药美白配方一:白术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这里指的是白术的根茎,味苦,性温。它对皮肤致病真菌如雾状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古籍《药性论》称:“主面光悦,驻颜祛斑。”用白术蘸酒(或醋)如研墨之状,均匀涂抹脸上,可治雀斑和黑斑。圣医李时珍曾说此方治雀斑“极致”。

  美肤方剂:

  组成:生白术150克,土槿皮75克

  功能:清热燥湿,杀虫、治疗皮肤癣症

  用法:上药为末,用醋调,涂患处

  中药美白配方二:白芷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安白芷或川白芷及杭白芷的根。其味香、辛,性温。历代被视为美容佳品。可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去除面部色斑瘢痕,治疗皮肤疱痍疥癣等。《本经》说它“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无论是《千金面脂方》,或是《玉容散》,白芷是制作面脂的主药。可以美白,又可美体。

  美肤方剂:

  组成:白芷(单味)不拘多少

  功能:祛风润肤,治疗面部色斑,增白

  用法:去表面粗皮,研为细末用猪油调匀,洗脸后涂于面部

三、怎样快速美白

  菊花美颜

  菊花内含有丰富的香精油、菊色素,可有效抑制皮肤黑色素的产生,柔化表皮细胞。

  方法一:可将菊花制成花粥内服;

  方法二:可捣烂与蛋清拌匀敷面,能美白肌肤。

  方法三:将菊花瓣装入瓶内,注入医用酒精后密封,1月后,以2倍的冷开水稀释,对皮肤有美白作用,尤其对油性皮肤效果更佳。

  黄瓜美肤面膜

  1、将黄瓜放入榨汁机榨汁后倒入小碗。

  2、然后放入蛋清、珍珠粉、适量面粉调成糊,以不往下流淌为准。

  3、把脸洗干净,将调好的糊抹在脸上,干后洗净,拍上柔肤水、护肤品即可,每周1—2次。

  啤酒醒肤

  1、取一只干净的小碗,倒入啤酒。将药用棉纱浸入啤酒约3分钟。

  2、取出棉纱,微拧,敷在脸上,让脸部肌肤得到彻底放松,敷大约半个小时。

  3、如果棉纱中的水分被吸干,可以按照前两步浸泡后再敷。

  茶水美白

  方法一:洗脸后,将茶水涂到脸上,并用手轻轻拍脸。

  方法二:将蘸了茶水的脱脂棉附在脸上2-3分钟,然后清水洗净,有除色斑、美白的效果。

  TIPS:有时脸上的茶水颜色不能马上洗掉,但过一个晚上会自然消除。

四、什么是中药美白

  长期以来,中医认为,除了先天遗传因素外,皮肤的晦暗萎黄是机体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的表现,主要病因有气血亏虚,痰饮阻络、肾虚衰老、情志内伤等,因此,中医美白不但注重外在的皮肤美白护理,更重视内因内治的原则,在美白养颜上有着卓越的功效。

  中药美白,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以健脾化湿,补肾温阳、疏肝理气等为原则,通过内服和外用中药的方式,内可补血益气,活血化瘀、调衡阴阳,外可濡润肌肤、抑制色素、排毒生新,从而使肌肤达到润泽美白的美容目的。

  中药美白的费用在数元至百元不等,具体疗程主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决定。中药美白简单经济方便,效果好,副作用较少。

  中药美白相对而言是比较安全可靠的,但长期服用某些中药或者涂抹一些美白药物还是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产生,如便秘、口干、失眠、焦虑、心悸、食欲减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过敏、瘙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