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中药美白秘方有哪些 中药美白的小秘诀

2016-07-0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苏碧菡

一、具体美白护肤功效的7种中药

  1、白附子:美白“中药之子”

  白附子性味辛、甘、热,有毒,常用来祛风除赘和散寒化痰,及治疗面癣、偏头痛等。在美容护肤上,它则可以预防面部皮肤病和引导其它中药到达面部,使其发挥药力。《本草经疏》记载,白附子“性燥而升,风药中阳草也……风性升腾,辛湿善散,故能主面上百病而行药势也。”

  美容功效:用白附子研末于睡前洗脸并以白蜜涂于纸上贴面上,则面部黑色素斑可渐消退。由于白附子有小毒,有较强刺激性,因此它一定要和其它中药粉混合使用,如果是皮肤敏感的朋友,则最好不要使用。另外,白附子和附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中药。

  关于中药美容,中医素来就有“以皮治皮”之说,皮药入皮,可直达病体,起到美容作用,如白杨皮、木兰皮、石榴皮等。此外,中医还有“以色补色”之说,花瓣娇艳,质轻上达,令气血上荣于面,使人容颜姣好,如桃花、玫瑰花、旋覆花等。爱美人士可以根据个人的皮肤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各种中药美容法。

  2、白芷:给肌肤水一样的滋润

  白芷味香色白,微温,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所以又名香白芷。其外用为美容要药,古代美容方多用之。《日华子本草》记载其“去面皮平疵瘕”。《本草纲目》谓其有“长肌肤,调泽颜色,可作面脂”之效,面脂即当今流行的面膜。

  美容功效:柔嫩的肌肤润泽光滑,滋润的容颜呈现出水一样的灵气。市场上以其为原料的化妆品和美容品层出不穷,而“原滋原味”的白芷,其美容效果更为显著:白芷水煎剂对体外多种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改善微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

  3、白蒺藜:给你婴儿般的肌肤

  白蒺藜又名刺蒺藜,属于平肝息风药,味苦辛,温,入肝、肺经,具有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的效用。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的治疗。其含有多种生物碱和甙类,有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其中所含的过氧化物分解酶,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久服可祛脸上瘢痕,并让肌肤柔嫩润滑。

  美容功效:本品能祛瘢痕、祛斑。治疗面部瘢痕,常与栀子配伍,研末醋调,夜涂旦洗;或再加木兰皮,研末醋调,即《千金翼方》之治黑瘢方。《备急千金要方》单用本品研末冲服,治白癜风。血虚气弱及孕妇慎用。

  4、人参:珍贵的驻颜灵丹

  自古以来,人参一直是种昂贵的中药材,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入肺、脾经。食用可增强人体抵抗力,延缓衰老。人参分为很多种,有高丽参、红参、野参、党参,主要的功能都是补中益气、润肺生津以及促进血液循环。近年来,人参被应用于美容护肤中,因其极强的抗氧化能力而备受关注。不仅如此,人参提取物还具有平抚皱纹,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等多重功效,可有效调理肌肤,恢复其健康年轻状态。

  美容功效: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安神增智的功效,对于因气虚而面色不华、须发不生者有较好的疗效。人参有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增强细胞活力,增进毛囊的营养供给,增加头发的抗脱强度和延伸率等作用。因此,有着较好的美容、生发效果。

  5、白芨:让肌肤更光滑

  白芨属止血类药,传统上它对肺结核、肛裂等症有较好疗效,是历代医家治疗肺痨的主药之一,能补肺,止咳化痰,止血生肌。自古以来白芨也是美容良药,被誉为“美白仙子”,可治痤疮、体癣、疤痕等皮肤病。白芨富含淀粉、葡萄糖、挥发油、粘液质等成分,外用涂擦,可消除脸上痤疮留下的痕迹。《药性论》云其“治面上疮,令人肌滑”。

  美容功效:滋润肌肤,令肌肤光滑如玉。尤为对风吹日晒较多,皮肤显得粗糙或是皱纹等与实际年龄偏差较大的人有良效。盘点各种具有美白护肤功效的中药材。

  6、何首乌:美颜乌发两不误

  首乌含有大黄酸、大黄素,其次是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酸蒽酮。此外,尚含有卵磷脂等。归肝经、肾经。其味甘、涩,性微温,具有补益精血、强筋健骨、黑发轻身之功效。可用于肝肾不足所致之须发早白。何首乌能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可明显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延缓细胞的衰老过程,故对影响美容的早衰现象具有抑制、延缓的效果。

  美容功效:主要表现在容颜和乌发两个方面。唐代《开宝本草》认为其有“益血气,黑髭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的功效。《本草纲目》认为何首乌“可止心痛,益血气,黑髭发,悦颜色。”因为何首乌具有良好的益精血、补肝肾作用。所以,能使人气血充足,面色红润,容光焕发,对于面色无华或面色萎黄的血虚病人,常服制首乌,可使面容青春久驻。

  7、茯苓:让皮肤红润充满活力

  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其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美容功效:茯苓不仅可显著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还可使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更多的氧,以供应给组织细胞。同时,还可使细胞组织(包括皮肤、黏膜、毛发等)活性增强,活力增大,处于健康状态,从而使皮肤、毛发显得更加滋润,达到美容的效果。

二、中药美白的3个小偏方

  中药美白偏方一、白芷,给肌肤水一样的滋润

  白芷味香色白,为古老的美容中药之一,市场上以其为原料的化妆品和美容品层出不穷,而”原滋原味“的白芷,其美容效果更为显着 白芷水煎剂对体外多种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改善微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

  美容功效,柔嫩的肌肤润泽光滑,滋润的容颜呈现出水一样的灵气。

  中药美白偏方二、白芨,让肌肤更光滑

  白芨富含淀粉、葡萄糖、挥发油、粘液质等,外用涂擦,可消除脸上痤疮留下的痕迹,让肌肤光滑无痕。

  美容功效,滋润肌肤,令肌肤光滑如玉。

  中药美白偏方三、白蒺藜,给你婴儿般的肌肤

  白蒺藜又名刺蒺藜,含有多种生物碱和甙类,有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其中所含的过氧化物分解酶,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美容功效,久服可祛脸上瘢痕,并让肌肤柔嫩润滑。

  通过本文对中药美白偏方的介绍,现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喜爱的美白方法。不过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对中药过敏,因而在治疗前一定先要做好测试。

三、自制中药祛斑美白面膜

  本病病因病机较复杂,多与肝、脾、肾功能失调、胞宫失常及冲任损伤,导致气血不调、精血不能上荣于面(虚证)或痰浊瘀滞凝聚于面(实证)而发病。临床治疗除辨证施治内服中药外,辅以中药面膜外治,疗效颇佳。

  中药面膜方:白芍、白芷、白茯苓、白菊花、白及、白僵蚕、白鲜皮、丹参、牡丹皮。上药等量共同粉粹过100目筛,装入干燥瓶中贮存备用。

  用法:取上述药粉30克,加入珍珠粉10克,加适量蜂蜜和白醋,调成糊状,涂于患处,保留20~30分钟,清水洗去,每日1~2次,20日为一疗程。

  功效:方中白菊花清热解毒;白芷、白茯苓、白鲜皮解毒燥湿;白及、白僵蚕、白芍、丹参、牡丹皮凉血活血、祛瘀生新。《本草新编》曰白僵蚕“去皮肤诸风,能灭黑干及诸疮瘢痕”,《中华本草》曰白芷“去面干疵瘢”(面干即指黄褐斑);《海药本草》曰珍珠粉“除面干”、“解毒生肌”;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白芍、白茯苓两者均有抗炎、解毒、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丹参有促进组织修复及再生作用。瘀去则新生,毒热解除了,机体抵抗力增强了,则斑无形可依。

  方中大多为美白药,可达到“以白养白”之效。爱美的女性即使脸上无斑,也可用此方作日常保养用,一周一次,可达美白养颜预防黄褐斑之功效。同时应避免日晒或紫外线照射,保持精神舒畅、大便通调。

四、怎么选择中药美容方法

  去皱用白及片

  白及中含有丰富葡萄糖、挥发油及粘液质等原料,具有靓白祛斑、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得功能和效果,自古以来是靓容良药,外用涂擦,可清理脸上痤疮留下的痕迹,并可滋润、靓白皮肤,令皮肤光滑如玉。

  切成片,断面是白色的,拿开水一烫,断面就会发黏。这种黏糊的汁液就是白及的精华,可以涂抹在斑点、皱纹、鱼尾纹、眼袋的地方,能够起祛皱美容的作用。

  但是,经常化妆的女性在涂抹前一定得卸妆,抹完之后,可以擦别的化妆品。

  去斑吃薏米粉

  人们的皮肤细胞会定期更新,一般都是15至20天更新一次。如果死皮退不下去,会影响皮肤的呼吸,因此要找个好帮手让它退下去,薏米就有此效果。

  中医认为,薏米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利湿排毒的功效。其中所含的薏米酯、亚油酸甲酯等成分,能改善和增进体内细胞的氧化还原能力,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减少脂褐质的形成,从而减少和消除老年斑。

  每天坚持吃50克薏米,不仅可以去斑、去死皮,坚持吃几个月,还可以使皮肤上的小瘊子萎缩,皮肤更加光滑。

  但是,每天煮50克薏米很麻烦,无法坚持。因此,可以改成一天一次煮500克,然后分成10份,每天吃一份。或直接买生薏米粉,在锅里炒至八九成熟,早晨起来喝粥时,加一勺薏米粉。

  薏米也可外用,用薏米粉常敷脸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面部老年斑的生成。方法是将薏米粉碎成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30克,用蛋清调成糊状,涂于脸上,每次敷15分钟后,用温水清洗即可。

  润肌肤试试百合

  百合滋阴化燥,鲜品富含黏液质及维生素,对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有益。

  当皮肤干燥时,如手脚干裂,可以用鲜百合汁加维生素B6涂抹。

  如果买不到鲜百合,到药店里买干百合也可以。干百合拿开水烫一下,也会有黏液汁出现,再和维生素B6软膏调匀使用,对干裂的皮肤有一定修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