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祛湿偏方,湿气重的表现

2016-06-1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卞谷南

一、祛湿灸哪个穴位

  1、合谷穴

  中医方面认为,这个穴位是大肠经的一个总开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脸部的皮肤出现了红血丝,那么可以在合谷穴进行艾灸,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缓解作用,合谷穴具有很好的升清降浊以及疏通气血的作用。

  但是,如果是一些体质比较差或者是怀有身孕的女性,那么在进行这个穴位艾灸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最好能够禁止使用。

  这个穴道的取穴方法主要就是将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对着另一只手的虎口,然后屈曲按下,指尖的位置就是合谷穴了。十天为一个疗程,每天进行大约10~15分钟左右,直到穴道微微发红就可以停止了,每天进行一次。

  2、曲池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屈起肘部的时候出现横纹的外侧段,是大肠经的合穴,也就是说血脉之气从四肢对位置汇集到这里。

  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很好的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去除风湿的作用,如果身体容易出现烦闷以及手麻的情况,对这个穴位艾灸能够很好的改善血液循环,改善不适应的情况。

  3、隐白穴

  这个穴道在脚上大脚趾末节的内侧,距离脚趾甲的距离大约是0.1寸左右。隐白穴是脾的重要穴道之一,和身体之中的小虎功能密不可分。

  这个时候可以在隐白穴中进行艾灸,用艾条大约5~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能够起到很好的祛痰祛湿的作用。

  4、关元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使用艾灸条进行,时间应该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如果是用火罐进行艾灸,那么时间可以稍微的进行延长,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

二、湿气重的表现

  1、舌苔

  舌苔厚腻是湿病的经典表现,它常在机体还没有表现出突出病态态势时就有所表现。看舌苔以清晨刚起床的最为准确。

  2、消化效果

  湿邪困扰脾脏,危害其正常运化效果,会表现出胸闷腹胀、食欲欠佳、饭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虚运化不利而致使“内湿”时,还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气虚、湿困的表现。

  3、大便不成形

  长时间便秘,显示出身体内有湿气。表现为大便后会发现总某些便便粘在马桶上,需要冲几次才能冲下去。体内有湿的人,大便后一张纸是不够用的,得多用几张才行。

  4、头

  《内经》里讲“因于湿,首如裹。”当湿邪最初侵袭身体时,可呈现头昏沉重地,像裹着一块布;身体困重,四肢沉重,浑身不舒适,似乎身上附着重物。此外,还会有发热、微微怕冷怕风,流清鼻涕等表湿证。

  5、关节

  当湿邪伤及到关节时,部分气血运行不畅,会有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

  6、小便及妇女带下

  湿邪还有一个特征也是“趋下”,轻易伤及人的腰以下部位。小便混浊、大便溏泄、妇女白带过多、阴部瘙痒等特征都相对经典.

三、孕妇体内湿气重吃什么好

  鲜土茯苓炖猪排骨

  功效

  祛湿毒、利筋骨、健脾胃。

  材料

  鲜土茯苓500克、猪排骨400克、眉豆50克、红枣5个、生姜3片。

  做法

  各物分别洗净,鲜土茯苓切片;猪排骨切段;红枣去核;眉豆浸泡。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入冷开水1250毫升(5碗量)加盖隔水炖3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此量为3~4人用。

  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

  功效

  补脾、利水、消肿,其作用为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

  原料

  生鱼一条,冬瓜(连皮)500克,赤小豆60克。

  制作方法

  1、 将生鱼宰干净。

  2、 把生鱼、冬瓜、赤小豆煲汤,盐适量。

  赤小豆薏米粥

  功效

  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赤小豆薏米粥

  原料

  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米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做法

  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四、湿气重吃什么好

  1、健脾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2、和中化湿汤

  (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3、清热去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