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浴的好处,足浴的好处
2016-06-1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韩雨珍
一、足浴的好处
足浴促进血液循环。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尤其是对那些经常感觉手脚冰凉的人,热水泡脚是一个极好的方法。
足浴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和经络。从医学理论来讲,脚上有人体各脏腑器官的反射区和穴位,以及经络,很多人都做过足疗,按摩师点压我们的脚时,会感觉痛疼、酸胀,这种情况基本上可以说明我们相应的反 射区脏腑有问题。所以,当我们做完足底按摩后,会感觉浑身轻松。同时,人体脚上有6条主要的经络,包括三条阳经(膀胱经、胃经、胆经)的终止点,和三条阴经(脾经、肝经、肾经)的起始点,都在脚上,因此,热水泡脚也等于刺激了这六条最主要的经络。
足浴对很多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人们常说一句话说“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可见脚在人体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足浴也是很有讲究的,一定要把脚都泡在水中 ,泡脚容器一定要深度要够,热量要足,材质安全 ,使用方便,日常居家常用:磁疗泡脚盆 属医疗用品领域,解决了现有泡脚盆结构复杂,成本高,永磁体位置不当的问题。由水盆、永磁体组成,关键是水盆底部有两个大小形状与脚掌相似的凸台,每个脚形凸台中部有一圆形凸起,多粒永磁体嵌入其中,水盆深度超过160毫米。注入40-50度的热水,以刺激脚部的反射区,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同时热水刺激会使足部微循环加快,毛孔开放,在这个基础上磁疗泡脚盆的磁力线很容易穿透,作用于脚部的重要穴位和脏器投射区,调节全身的脏腑功能,使我们的脚得到充分的保健。
二、足浴保健原理
足浴保健疗法是足疗诸法中的一种,是通过水的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及借助药物蒸汽和药液薰洗的治疗作用,起到疏通奉理,散风降温,透达筋骨,理气和血,从而达到增强心脑血管机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消除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一系列保健功效。足浴保健疗法又分为普通热水足浴疗法和足药浴疗法。普通热水足浴疗法是指通过水的温热和机械作用,刺激足部各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畅通经络、改善新陈代谢,进而起到防病及自我保健的效果。足药浴疗法是指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兑入温水,然后进行足药浴,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粘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代医学研究证明,88%患疾病的人与血液不畅有关,比方说血液粘度过大,就可能造成血流不畅,血流不畅就导致滞泻,细胞营养供不上,就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如老年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硬化、各种溃疡等,足部有六十多个穴位和人体相连,通过对足部的刺激到对全身的机理作用,增加新陈代谢,促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改善以上的不足,减少疾病的发生,起到保健的作用。
脚部是人体经络汇聚的地方之一,人体各器官均在脚部有特定的反射区,足部反射按摩疗法是中华医学的宝贵遗产,有着3000多年的传统历史,它通过刺激人体各器官在双足中相对应的穴位,产生神经反射,激活感应器官的功能,增强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失调、平衡血压、对高血压、脑血栓、咳嗽、哮喘、腰腿痛、风湿、肾寒、胃寒、痛经、感冒、失眠、发烧、糖尿病、外科静脉屈张、脉管炎、骨伤科的足跟家刺、踝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使用后都能起到增强血液循环,很好的辅助疗效,故对脚部按摩和刺激,能激发人体潜在的机能,调整身体失衡的状态,舒缓全身紧张,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有自我保健和延年益寿之功效。
三、秋季足浴养生的好处及配方
如果在泡脚的时候适当加一点中药,对缓解、预防病情都有好处。第一个简单方法是利用芥末。将芥末适量置于温水之中,混匀,泡脚,每天2到3次,每次15到30分钟,能够解表散寒,治疗风寒感冒。
如果患上风寒感冒后咳嗽、下肢发冷,可以到中药店买紫苏叶60克,连煮3次,去渣取汁,导入热水中混匀,泡脚,能起到宣肺散寒的作用,有效缓解症状。此外,家家厨房中都有的大葱和生姜也是药浴的良方。将它们煎水后,取药汁放入温水中泡脚,对于治疗初期的风寒感冒比较适合。
秋季泡脚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许多人觉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水温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实并不然。泡脚水温一般维持在38℃至43℃为宜。可以先将脚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水逐渐变热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
但是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和敏感皮肤者要注意,特别要小心温度过高的水很容易导致烫伤,甚至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秋季泡脚时间以30至45分钟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但是,特别提醒老年人,泡脚时间要再短一些,因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人们在进行药浴的时候最好能按摩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的涌泉穴、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的昆仑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的太溪穴以及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的太冲穴,对于治疗感冒也有好处。
四、中药足浴要注意什么
1、将准备好的中药放入2000毫升水中用武火煎煮40分钟,再用文火煎至1000毫升药液,取汁后再加水2000毫升水煎至1000毫升;将两份药汁放在盆中,浸泡双足,以药液泡过足踝为度。在浸洗的同时进行足部按摩,先取脚趾、足背、足跟、脚掌、小腿前后及足三里、承山、涌泉等穴,再按摩相应放射区。
2、泡足过程中若药液冷却,应加热后再用。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足浴,尤其是饭后不能立即足浴,以免影响消化。足浴后30分钟内须饮温开水,以利于血液循环,并有一定的排毒功效。
3、足药浴所用外治药物,剂量较大,有些药物尚有一定的毒性,故决不可入口。同时,凡烧伤、脓疱疮、水痘、麻疹及足部外伤者均不宜足浴。足部皮肤皲裂者水温不宜太高,泡洗后擦干应涂上护肤品。冬天足浴时,应在膝盖上加盖大毛巾保暖,足浴后立即擦干双脚,注意足部保暖。
4、足浴时由于足部及下肢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可引起头部急性缺血,出现头晕、目眩,此时应立即停止足浴。有出血等症状的人,不宜足浴;有心脏病及身体虚弱者,足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
5、在家中足浴时注意不要用铜、铝等金属盆,因为此类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和中药发生化学反应,甚至生成鞣酸铁等有害化学物质,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中药泡脚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