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很臭是怎么回事,放屁很臭该如何进行身体调理
2016-06-2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李新波
一、放屁很臭是怎么回事
第一,可能你首先的判断是不是自己吃坏了东西,因为很多过期的食物、或是不洁的食物,吃到肚子里,经过肠胃的消化,就容易导致这种情况。
第二,想象自己是不是吃了一些容易导致人发生这种情况的食物,像是洋葱、红薯等,因为这些事多可能会有硫化物质的存在,所以吃了以后常常会使肠胃里积攒很多废气。
第三,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比较频繁的话,可能你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了,看是不是肠道里面有细菌,导致吃进胃里的食物发生了发酵的现象。
第四,如果天气太凉,或者出门的时候风比较大的时候,或者肚子着凉、或者灌入肚子冷风,也会造成这种情况。
第五,当人的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尤其是因为工作或者生活上的压力较大的时候,体内也会产生气体排除体外。
二、放屁很臭该如何进行身体调理
1、寒湿内聚
寒湿内聚的症状:会出现腹部胀满、食欲不佳、恶心呕吐以及大便泄泻,并且还会出现脘腹疼痛以及口渴难受和全身无力。
对策:可用胃苓汤与厚朴温中汤来温化寒湿。
配方:苍术15克,白术15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茯苓20克,泽泻10克,猪苓10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
2、脾胃虚寒
症状:排气不臭,腹中满胀,喜暖喜按,或进热食热饮较舒服,食欲减退、神疲乏力。
脾胃虚寒的应对策略为:您可以用理中汤量的加减来温补脾胃,每次喝一次,坚持数日就会见效。
配方: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9克,把药切碎,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200毫升左右,微自温,勿揭衣被。
3、湿热蕴结
症状:腹胀恶心、心中烦闷、口渴不欲多饮、时时汗出、大便溏泄味臭、排气亦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
对策:可用王氏连朴饮加减来化湿清热。
配方:厚朴2钱,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各1钱,香豉炒、焦栀各3钱,芦根2两。
4、宿食停滞
症状:腹满胀痛、嗳腐吞酸、见食物觉恶心、大便泄泻味臭并含有不消化食物、排气有腐臭味。
对策:可用保和丸加减来消食导滞。
三、放屁增多的原因
吃了产气的食物
红薯、土豆、洋葱、花生、面食、其他豆制品、淀粉类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产气的食物。这类食物能使肠腔产气过多,导致放屁的增多。
解决方法是尽量少吃产气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让食物能维持平衡。
消化不良
消化机能弱的人往往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而消化不良时,肠道的细菌发酵就会快,这时就会产生气体导致放屁了。建议使用药物治疗,推荐:整肠生。
脾胃虚寒
经常性暴饮暴食,使得脾胃功能遭到破坏,引发脾胃虚寒。脾胃虚寒者的症状包括在腹中会常有气体,这些气体从而转化为屁。
可服用“附子理中丸”药物或用中药的“小建中汤、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任选一样治疗脾胃虚寒。
患有肠胃病
胃炎、肠炎、消化性溃疡等肠胃疾病也会引发放屁增多的现象。发现患有肠胃疾病者应尽快到医院治疗,康复后放屁过多的现象也就会随之消失。
摄入较多的空气
吃东西时,狼吞虎咽,以及习惯性吞咽动作过多,导致摄入较多的空气,从而在肠道中产生气体,引发放屁。
四、婴儿放屁臭的原因
婴儿期的宝宝胃肠发育还不完善,肠道蠕动出现不协调,比较容易出现肠道胀气、排气,有时候还会出现频繁的哭闹,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婴儿肠绞痛,一般出现在宝宝出生后2—3周,通常在宝宝3—4月后逐渐好转。爸爸妈妈要了解宝宝这一发育中的问题,要尽可能让宝宝处于舒服的体位,协助宝宝排气。
另外需要提醒爸爸妈妈的是,婴儿放屁不断,并伴有酸臭味,是宝宝消化不良的表现。家长要给宝宝减少奶量,吃过的辅食可以继续吃,但量要减少,不要添加新的辅食品种,减少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可以把吃的食物调得稀一点,少吃胀气的食物。等宝宝消化逐渐正常了,就可以慢慢恢复到之前的奶量和辅食量了。并且可以坚持每天给宝宝按摩,从肚脐开始,按顺时针螺旋向外按摩,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其次可以给宝宝热敷一下小肚子,避免宝宝着凉。另外奶粉也不要经常换,选择一种适合宝宝的奶粉后坚持食用,频繁更换奶粉会使宝宝肠胃不适应。
爸爸妈妈在改善饮食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让宝宝吃点健胃消食药,也可以给宝宝吃点益生菌之类的,促进宝宝食物消化吸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