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胀气的原因,胃胀气的具体表现
2016-07-0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苏碧菡
一、引起胃胀气的原因都有哪些
1、消化不良
有些患者体质较差,会表现胃动力不足,常因进食某些刺激性大的食物或者较难消化的食物而导致肚子胀气;另外,肠道菌群失衡,许多废气就会很容易在肠道内积聚,也会导致肚子胀气的现象。
2、器质性疾病
如果是胃肠道的肿瘤以及慢性胃炎的话也是可能会导致胃胀气的情况出现的,就会使我们感觉到胃部胀胀的。当胃肠积气过多时,患者可感到腹部不适,表现嗳气、腹胀、肠鸣亢进。
3、功能性疾病
如消化不良症、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神经官能症等,病情大多数都是严重的,不能掉以轻心。
4、胃肠道疾病
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肠梗阻、习惯性便秘等。
5、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道功能的紊乱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肠道中出现了气体的吸收以及排除障碍,就会导致胃肠的蠕动出现问题,从而也就导致了肚子胀的情况出现了。
6、胃酸过多
胃中过多的胃酸和胰液中和后会产生二氧化碳,而造成胀气、打隔。
二、胃胀气的具体表现
1、消化不良
对于胃胀气来说,大多数的情况是由于我们的胃部消化功能不全导致的,而且胃炎已经胃溃疡的患者也是会引起胃气胀的情况出现的哦,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也是不可取的。食物腐烂或不卫生,导致消化系统细菌感染。蔬菜,水果上的农药残留,大鱼,大肉中的激素残留等,导致肠内菌群失调,产生消化不良。
2、胃脘撑胀
外观又有胀满的形态表现的一种病症,可同时伴有胃脘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等临床表现。
3、腹部不适或疼痛
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常因胸闷,早饱感,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患者到医院做检查的时候,会在胃镜的检查下发现轻微的胃炎,如果是用其他的检查方式的话,比如B超,X光都是检查不出来的。
4、打嗝
每天早起或者饭前、后,均有打嗝现象,并伴随气体喷出,对身体损伤极大,吃不下饭、肉、鸡蛋、凉物、米大米、小米粥均不能下咽,身体消瘦,精神抑郁,神经性的头疼和胸闷,伴以乳房忽冷忽热。
三、胃胀气不能食用哪些食物
糯米
能补中益气,若制作成糯米糕则难以消化,凡胃胀气之人应当忌之。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早就指出:“若作糕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脘腹作胀的病人尤忌。
蚕豆
性平,味甘,虽有补中益气,健脾快胃的作用,但多食难以消化,在消化道中容易产生大量气体,所以,《本经逢原》中早有告诫:“性滞,中气虚者食之,令人胃胀气。”现代研究证实:蚕豆中含有棉子糖和水苏糖,肠道中不能产生分解这两种糖的酶,这些糖通过肠道到结肠后,在结肠内受到梭状芽孢杆菌属的厌氧细菌使之发酵而导致胃胀气多屁。
菱角
生食能消暑解热,除烦止渴,熟食则能益气健脾,但胃胀气之人皆当忌食。唐代食医孟诜早就告诫:“菱实多食令人胃胀气满。”《本草衍义》认为这是由于“食生菱多则难化,是亦性冷。”
栗子
能健脾养胃,但多食则难以消化,尤其是胃胀气之人,当暂缓食之。唐。孟诜曾说:“栗子蒸炒食之令气拥。”《本草衍义》也认为“生者难化,熟者滞气隔食”。清。王孟英告诫“痞满忌之”,凡胃胀气之人,无论生栗或熟栗,均应忌食。
四、胃胀气需要注意什么
1、服用嗜酸菌
消化不良型胀气可用嗜酸菌来改善,因为缺乏这些良性菌是最常见的消化不良因素。打开10粒胶囊服用,或使用一汤匙的粉末配方。对乳晶过敏者,可改用不含牛乳的制剂。嗜酸菌也是颇安全的灌肠剂,开始你可能感到轻微的不适,不过大约1小时后即可乎息。
2、多喝米汤
米汤及大麦粥对胀气、排气及胃灼热等毛病有效。
3、适量摄取高纤维食品
虽然高纤维食品有利于健康,但有些高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可能会增加排气。如果你想在饮食中增加纤维用量以维持健康,应从少量开始,使肠子逐渐适应,这样可以减少胀气。
4、喝醋
用一汤匙纯的苹果醋加一杯水,在正餐时啜饮,有助消化。也可以早晨起床时先喝一杯柠檬水,它也有治疗及清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