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慢性鼻炎治疗,慢性鼻炎临床表现

2016-07-0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孔以蕊

一、慢性鼻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去除病因。改善环境条件,降尘、降温、通风等;避免高温、干燥,避免粉尘和有害物质吸入;加强个人保护,如戴口罩,冲洗鼻腔等措施。

  西药治疗

  1、适当补充维生素:内服鱼肝油丸,每次2丸,每日3次;维生素Bz,每次10毫克,每日3次;维生素C,每次1克,每日3次;维生素K3每次2片,每日3次

  2、洗鼻:鼻部可用如温生理盐水1%-3%碳酸氢钠液灌洗,以清除鼻腔痂皮,保持鼻黏膜湿润。

  3、鼻内用药:鼻内滴用生理盐水、5%葡萄糖盐水、25%葡萄糖甘油、复方薄荷油、液状石蜡;或用无刺激性抗生素软膏局部涂布。

  黏膜浅糜烂、溃疡或出血区可用10%~20%硝酸银烧灼止血。

  中药治疗鼻炎

  1、燥邪伤鼻证:治宜清燥宣肺,养阴生津。方用清燥救肺汤。

  2、阴虚鼻窍失濡证:治宜养阴润燥,活血固肺。方用百合固金汤。

  3、气虚鼻窍失养证:治宜健脾益气,升清润燥。方用-补中益气汤。

  4、脾胃郁热证:治宜清解肺胃,生津润燥。方用加味升葛汤。

二、慢性鼻炎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慢性单纯性鼻炎

  (1)鼻塞特点为:①间歇性:白天、夏季、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②交替性: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较好,当转向另一侧卧位时,另一侧鼻腔又出现鼻塞。

  (2)多为半透明的黏液性鼻涕,继发感染后可有脓涕。鼻涕可向后经后鼻孔流入咽喉部,引起咽喉不适、多“痰”及咳嗽等症状。小儿患者由于鼻涕长期刺激鼻前庭及上唇,可出现鼻前庭炎及湿疹。

  (3)由于鼻塞,可有间断嗅觉减退、头痛不适及说话时鼻音等。

  2.慢性肥厚性鼻炎

  (1)鼻塞较重,多为持续性。有闭塞性鼻音,嗅觉减退。鼻涕不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不易擤出。

  (2)肥大的下鼻甲后端如压迫咽鼓管咽口,可出现耳鸣及听力下降。

  (3)由于长时间的张口呼吸以及鼻腔分泌物的刺激,易发生慢性咽喉炎。

  (4)多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及精神萎靡等症状。

  检查

  1.慢性单纯性鼻炎

  (1)体征鼻黏膜肿胀,表面光滑,以下鼻甲最为明显,鼻甲柔软,富有弹性,用探针轻压成凹陷,移开后立即恢复。

  (2)辅助检查鼻黏膜对血管收缩剂敏感,滴用后下鼻甲肿胀可在3~5分钟内消退。鼻腔内有较粘稠的黏液性分泌物,多聚集于鼻底、总鼻道或下鼻道。

  2.慢性肥厚性鼻炎

  (1)体征长时间炎症可导致鼻黏膜增生、肥厚,成暗红色或淡紫色。下鼻甲黏膜肥厚,下鼻甲骨亦可肥大,下鼻甲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葚状。探针轻压下鼻甲有硬实感并且不易出现凹陷,或凹陷出现但不易恢复。

  (2)辅助检查对血管收缩剂反应差,鼻黏膜不收缩或收缩甚微。有时鼻底或下鼻道可见黏液或黏脓性分泌物。

三、预防慢性鼻炎

  要点一、要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如晨跑、冷水浴或冷水洗脸等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寒冷的耐受力,提高人体对不良条件的适应能力,并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疾病及全身其他慢性疾患,专家表示,这些措施都能较好的预防慢性鼻炎。

  要点二、避免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的各种因素

  专家表示,预防慢性鼻炎应尽量避免如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受凉、饮酒、吸烟等,这是因为,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鼻粘膜调节功能差,防御功能低下,病毒乘虚入侵导致发病。

  要点三、可用中草药预防

  受凉后,可及早服用生姜红糖水以驱除"寒邪"。感冒流行期间可服用荆芥、防风、板蓝根、生甘草等配成的中药,以减少发病机会。

  在秋冬寒冷季节或感冒流行期间,外出须带口罩,避免公众集会,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对发病者作好隔离工作。对污染的室内,可以白醋熏蒸空气消毒。

四、中医治疗慢性鼻炎

  中医治疗法

  补肺益气、祛风通窍法

  本法适用于肺气不足,鼻塞时轻时重,鼻涕清稀,退寒则加重,鼻粘膜肿胀且颜色淡红,并伴有气短,咳嗽痰稀,面包沉白,舌质谈,苔薄白,脉缓者。方剂选用温肺止流丹加白术、黄蓖。鼻塞较重者加路路通。

  健脾渗湿、祛风通窍法

  本法适用于脾虚挟湿所致鼻塞、流涕反复发作,涕白量多,鼻粘膜色淡、肿胀,食欲不佳,体倦乏力,大便时搪,舌质淡,苔白或腻,脉缓弱者。方剂选用参苍白术散加雷香、富蒲、苍耳子、白艾等。若鼻涕粘稠挟黄者加黄苹、意茁仁等。

  调和气血、行滞化瘀法

  本法适用于气滞血癌用者。以鼻塞持续、鼻粘膜暗红、鼻甲肥大为主,并伴有鼻涕粘黄或粘白,嗅觉迟钝,舌质暗红或有波斑,脉弦细或涩者。方剂选用当归芍药散、迥窍活血汤等加减。

  疏风清热通窍法

  本法适用于肺经郁热所致鼻塞,鼻涕粘稠色黄,鼻腔粘膜红肿,并伴有咽干,咳嗽,痰少色黄,不易咳出,舌质红,苔强黄或稍有黄腻,脉数或弦数者。

  方剂选用苍耳子散加黄苹、菊花、桑叶。咳嗽痰多者加杏仁、浙贝母。鼻塞较重者加葛蒲、路路通等。

  邪毒滞留

  1、表现

  鼻甲肿胀色暗,鼻塞涕多,或黄稠或粘白,嗅觉迟顿,咳嗽多痰,耳鸣不聪。舌质红或有瘀点,脉弦细。

  2、中成药

  ①鹅不食草(95%)、樟脑(5%),研末和匀,瓶装蜜封。用时以薄绢包裹,温熨囟前。

  ②用鼻通软膏或滴鼻净滴鼻,每日2~3次。

  ③碧云散或鱼脑石散吹鼻,每天3~4次。

  3、食疗

  桑叶9克,菊花6克,甜杏仁9克,粳米60克。前2味药煎水去渣,加甜杏仁、粳米煮粥食。每日1剂。连服8~10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