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如何治疗强迫思维 助您走出强迫思维

2016-07-2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周千兰

一、治疗强迫思维的方法

  消除紧张改善心理

  强迫性思维的出现或加重多发生于有精神紧张因素存在或有心理压力,心理矛盾的状态。强迫性思维难以摆脱又加重心理矛盾,导致恶性循环,易出现焦虑情绪或心理上的痛苦。所以在人感受到心理压力加重的时候应特别注意心理卫生,尤其是原来就患有强迫症的人更要加强预防意识,这不仅是个人要注意的问题,家庭和社会,亲人和老师、同事也应予以重视,尤其对那些心理支持,指导和帮助他们作好心理调适,能阻遏或减轻强迫性症状的出现。

  淡化恐惧

  对自己的强迫性思维的症状适当谈化,顺其自然,不必介意。或忽视它,或淡化它的存在,不要因为强迫性思维的存在而带来心理矛盾,造成焦虑情绪,不要把强迫性思维的存在看成是多么严重的问题。不要怕它,强迫症是只纸老虎,你怕,它就会凶相毕露,你越怕它就越像只真老虎,你不怕它,它也就是一张纸而已,不怕谈化它就很自然地切断它造成的恶性循环。忽视它,它就失去市场,它就失去兴风作浪的本领。

  转移注意

  转移对强迫症的注意,实际上也是一种谈化,即是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工作、学习和业余兴趣上,尤其是当自己强迫性思维出现时,若能及时去注意别的事情,去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转移自己对强迫性思维的注意,也就能避免心理矛盾和痛苦。

  个自我心理调适

  大量临床资料提示,强迫症更好发于那些个性心理素质较差的个体。表现为意志不强,意识理智对自己的思维活动缺乏有效的控制,也表现为自己心理调适能力薄弱,不容易避免强迫性思维所带来的心理矛盾,无力摆脱强迫性思维及其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克服强迫症关键仍在自己。要磨炼自己的个性,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和心理调适能力,以期从根本上克服强迫症。

  心理学帮助 具体可包括两方面:

  其一是适当的药物帮助,可服氢丙咪嗪等,开始宜小剂量,氯丙咪嗪从25毫克/每日起服,逐渐增量,最高以不超过200毫克(8片)/日(数次分服)为宜。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其二是心理帮助。接受心理医生的疏导和实施必要心理治疗。例如森田正马先生所创立的森田疗法对强迫症等神经症的治疗效果显著,可在心理医生指导下实施。

  挖根究底

  从根本上认识和领悟,力图对强迫症模式加以修正。在过去的经历中,深刻挖掘导致强迫症状的事件或原因,回忆重显当时的情境和体验,并联系现实重新加以认识尽力予以修正,如有可能可请心理大夫予以指导,实施精神分析与认识领悟治疗。以自由联想、释梦、催眠等心理学手段。重视过去的(或幼时的)经历,重新加以对待。 对待强迫性思维和其它神经症一样,治疗要有耐心、恒心,更要有决心。决心越大越能使自己保持意识清晰,越是能使自己保持理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强迫性思维失去其产生的最基本条件——心理挫折、矛盾和意识的混沌状态,即“意静态”,俗称第三心理状态。

二、强迫思维治疗法确认归因

  步骤一、再确认

  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认清”强迫症的想法与行动。可能您一点都不想去做这个步骤,但是您必须努力的,全心的觉察,以便了解此刻的困扰是来自强迫性想法或行为。

  每天的觉察几乎是自动化的、肤浅的。“全心的觉察”是更深刻的、更仔细的,且要经由专注努力才能达成。记住想改变脑部的生化变化,来减少强迫性冲动可能要花上几周或几个月。若想在几分钟或几秒钟内赶走这些强迫症状,是会让您失望的!事实上反而会让强迫症状更严重!在行为治疗当中要学习控制自己不对强迫性想法作反应,不管他们有多干扰。目标是控制你对强迫症状的反应,而不是去控制强迫思考或冲动。

  下两个步骤是帮助你学习新的方式来控制你对强迫症状的行为反应。

  步骤二、再归因

  自己对自己说:“这不是我,这是强迫症在作祟!”强迫性想法是无意义的,那是脑部错误的讯息。你要深切的去了解,为何急着检查或“为何我的手会脏”这么有力量,以致让人无法承受。假如你知道这些想法是没有道理的,那么为何你对它要反应呢?了解为何强迫思考是如此的强烈,与为何无法摆脱它,是增强你的意志力和强化你去抵抗强迫行为的重要关键。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学习“再归因”:强迫想法的源头是来自脑部生化的不平衡。

  在脑部有个地方叫做“头状核”,就是这个地方生病了所以得强迫症。头状核是个过滤讯息的场所,就像汽车的变速器般,它接收前脑的讯息,而前脑是计划、思考与了解的地方。头状核有障碍则会有强迫症状出现,所以思考动作都会不顺。前脑变得太活跃,用太多能量,就像车子陷入泥淖中,不断地转动轮胎,但是却越陷越深。前脑的部分称之眼额叶皮质,因为发生错误的侦测回流以致陷入泥淖中。这可能是强迫症使得人们有“事情有些怪怪的感觉,挥之不去”的原因,你必须做到让这辆车离开泥淖。用手排档代替自排档,来修理这个故障的变速器。我们现在知道可以改变脑部的生化平衡,这需要花数周、数个月的时间。此时了解脑部扮演导致强迫症的角色,有助于免除最令人挫折的“想要完全除掉强迫症状”的不正确想法。虽然无法马上有大的改变,但是记住:“你可以不必马上对强迫症状做反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学习将强迫想法、感觉摆一边,然后做其它的事,如此可以帮助自己,改变脑部的生化反应。

三、强迫症治疗3部曲

  第一步,分清是非真假。即认识清楚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对的、是的,坚决去做,非的、假的,坚决地丢。丢了自己会感到难受,但只要辨别清楚了,难受也要去做,真正按照“习以治惊”的决策做。当你分不清是非真假时,那就随“大流”,若遇到这个问题,大家是怎么想的或怎么处理的,我就向大家学习,也这么想或这么做。如果真正能按照两个“坚决”去做,并坚持下去,不但能够克服“怕”字,而且同时也改造了个性:改造犹豫不决、不放心,树立起果断的个性。

  第二步,少想多做。即少想病态的东西,多做“正常的”事情。除了病态的事情,都是正常的,如工作、学习、*等等。只要是正常的,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不等病态思维出现,就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紧凑,做到事先转移。通过转移把病态思维消灭在萌芽之中。临床上,很多病友都有这样的体会:当空闲下来或情绪不好时,病态思维出现较多;而工作忙时或情绪好时,病态思维出现的较少甚至完全消失。但这种情况只有不逃避的患者才能做到,逃避者往往会退缩不前。

  第三步,想到就做。当想到正常的事情时,就立即去做,不要有过多的想象或假设——过多的想象只能使自己退缩、逃避;当出现病态思维时,立刻转移思路或中断病态想象,不要使自己无限制地想下去,而去做正常的事情。例如,不少患者“怕”出现病态思维,而实际上越“怕”越出现。这时,不要硬顶或者想马上就中断或要求自己不能受到任何干扰,更不要紧张,而是不要理会它的存在,带着症状继续做“正常的”事情。这时,它可能对你所从事的事情的干扰会很大,但当你坚持一段时间后,这些干扰就会越来越少。

四、对待强迫思维,疏导疗法

  象对待一个“自己讨厌的人”一样的态度对待它——不理它。他来纠缠、骚扰自己时,自己不要理它,不在乎它,忽视它的存在——即使他存在,当作他不存在一样,该干什么干什么。你第一次、第二次不理他,他可能还会来干扰自己(开始阶段,大家会感到自己无法不受这些思维的牵制和干扰,这都是正常的),但当你长久坚持采用这样的方式,他就会逐渐感觉无趣,并慢慢离开的,对自己的干扰就会越来越少了。反之,如果你常常搭理他或者和他争斗,骂他、排斥他,他就会像个无赖一样一直纠缠着你,让你无法脱身,越来越痛苦。 不硬斗——不要与症状本身硬斗或硬顶,不能象对待一些强迫行为那样通过和“怕”字做直接斗争而逐渐“习以治惊”,而是要通过与个性缺陷的战斗达到“习以治惊”的目的。

  事实证明,只和强迫思维的症状斗,你是斗不过它的。与强迫思维的斗争和物理学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你越和它斗、越过分关注它,它对你的干扰就越大。什么时候你不关注它、不在乎它了,它对你的干扰就没有了。只和症状本身斗,每个患者都是失败者。为什么强迫思维这么痛苦?正是大家不断和其激烈战斗的结果。你和症状的战斗越惨烈,就越痛苦,越发强化了症状。

  所以,不能以病态压病态。那么我们讲的“和强迫症做斗争”,和什么斗?对于强迫思维来讲,必须釜底抽薪——不去摘叶子,而是去挖树根——和个性缺陷斗,改造自己个性上的“过”字。在改造个性的同时,不断深化认识自己“怕”的虚假空的本质,改变以往对“怕”的歪曲认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只要你的个性稍有所改变,对自己要求不那么完美、不那么高了,可以“糊涂”一点了,可以允许自己“越轨”了,“怕”字——树干就会逐渐萎缩,症状——树叶也会逐渐枯萎的! 不刻意注意它——有的患者在经过初步治疗或者心情愉快时,强迫思维会大大减轻甚至很久不出现,这时,他们会想“强迫思维好久没出现了,会不会再出现?可千万别再出现了!”这么一想,强迫思维果真就出现了,而且往往开始了新一轮的强迫思维恐惧“浪潮”。这种反复是正常的。但我们提倡的态度是,“来了我不怕你,不出现时我不刻意去注意它、挑衅它!”每出现一次反复,就用上述“三不”策略对待它——“你爱来不来!”对待其于无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