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脖子上的淋巴结肿大症状 淋巴结肿大4大症状

2016-08-1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周友绿

一、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介绍

 

  淋巴结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场所,有过滤、增殖和免疫作用。

  正常人体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cm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黏连,亦无压痛。

  当机体受到致病因素侵袭后,信息传递给淋巴结,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和抗体,有效地杀伤致病因子。

  两者“斗争”的结果是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使淋巴结肿大。

  颈部淋巴结肿大则是因致病因素侵袭引起。

  颈部淋巴组织来自鼻,鼻窦,咽,喉,口腔和面部的淋巴回流,这些部位的炎症或癌肿可侵及或转移到颈部各组的淋巴结。

  有时食管,胸部甚至胃肠癌肿也转移至此。

  一般可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部位,大小,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来鉴别其性质和原因,探查可能的原发病灶。

  常见原因有

  (1)炎症

  急性者有红,痛,热的特点,起病快,局部有压痛,经抗炎后肿块消退。

  慢性者病程长,活动,无压痛,常位于下颌下区。

  (2)结核

  可原发性或继发于,腹腔的结核病灶,病程长,肿大淋巴结呈串状,质中等,可活动,无压痛,可互相粘连成团,若干酪样坏死,溃破则形成瘘管。

  (3)转移性恶性肿瘤

  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原因之一,其原发灶多位于头颈部,肿块逐渐增大,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常为一侧性,也可双侧受累。

  鼻咽癌,扁桃体癌,喉癌多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鼻,鼻窦,口,面部癌常侵及下颌下淋巴结,食管,癌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

  (4)恶性淋巴瘤

  为一种发生于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肿瘤。非何杰金淋巴瘤的肿块无痛性,进行性增大,质硬,活动度差,何杰金淋巴瘤多为双侧性,有发热,肝脾肿大,消瘦乏力症状。

  (5)艾滋病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犯所致,病程长,淋巴结逐渐增大,常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发热,消瘦,乏力和白细胞减少等。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临床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力求找到原发病灶,末能发现原发灶时,通过穿刺或摘除活检,可以明确性质,原因,而后可进行相应的抗炎,抗痨,手术廓清或放疗治疗。

二、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

  症状一、肿胀的颈部淋巴结发炎症状

  急性红、痛、热性能、爆发、局部疼痛后抗炎肿块塌陷。

  慢性课长,活动,免费的温柔,通常位于下颌骨区。

  症状二、恶性肿大

  包括原发于淋巴结的恶性肿瘤如淋巴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

  临床呈恶性经过,淋巴结持续性进行性肿大,若不积极治疗,常会进行性恶化死亡。

  症状三、良性肿大

  包括各种感染、结缔组织病和变态反应等引起的肿大。

  临床常呈良性经过,随着病因去除,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完全恢复。

  症状四、介于良性与恶性间的肿大

  如血管原始免疫细胞性淋巴结病和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等。

  开始常为良性,可变成恶性而致命。

  由以上淋巴结症状可以看出,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症,所以对于那些抱有让其自行治愈侥幸心理的患者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管怎样,患病就医始终是从古至今亘古不变的道理。

  颈部淋巴结肿大刚发病时,颈部往往较肿大,患者不仅外貌增加几分丑陋,而且由于其自身心理原因,会感到呼吸困难。

  所以此时,为了患者本身的健康,及时治疗才是重中之重。

三、淋巴结肿大如何治疗

  临床医学上有西医治疗、中医疗法。

  当然从日常调理的方面也有自我疗法和饮食疗法,看看以下详细介绍。

  1、西医治疗

  根据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可先用青霉素和链霉素等广谱抗生素。

  对青霉素、链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也可选用甲硝唑(灭滴灵)。

  西医治疗周期较短,见效快,但是西医疗法只能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治愈疾病。

  2、中医疗法

  相比而言,素来强调整体施治、治病求本的中医对淋巴结肿大症早有研究。

  中医外贴法淋巴散结膏在治疗淋巴结肿大有很好的疗效,其所含中药成分局部渗透力强,药性经皮肤吸收而参与血液循环,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组织,从而激发机体的调节功能,促进局部生理功能恢复而达到快速治愈淋巴结炎之目的。

  比较好的中医治疗产品就是,治疗无副作用,标本兼治。

  3、自我疗法

  注意日常清洁卫生,积极处理原发病灶。

  平时须避免外伤,若有皮肤损伤则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蔓延。

  若患有扁桃体炎、龋齿、手指感染、足癣、疖痈等也应及时抗菌消炎或积极治疗以控制感染。

  积极锻炼身体,合理运动,增强体质。

  4、饮食疗法

  淋巴结肿大患者饮食宜清淡,营养宜均衡,忌食辛辣刺激食品。

  另外,要保持情绪乐观、心情舒畅,切忌暴怒郁闷和思虑过度。

四、颈部淋巴结肿大10种鉴别诊断

  1、急性淋巴结炎:肿块有红、肿、热、痛。

  2、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约0.5一1.0cm,质软。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3、淋巴结结核:多低热,肿大淋巴结质较硬(纤维化或钙化)、表面不光滑,质地不均匀(干酪样变),或因干酪样坏死而呈囊性,或与皮肤粘连,活动度差 ,可破溃。常伴发肺结核。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确诊方法是多次、多部位地做淋巴结穿刺、涂片和*组织检查,并找出结核原发病灶。

  4、结节病 :多见于青少年及中年人,淋巴结多在2cm直径以内 ,质地一般较硬 ,不融合,不与皮肤粘连。常侵犯双侧肺门,呈放射状,临床上90%以上有肺的改变,伴有长期低热。全身淋巴结都可肿大,尤其是耳前后、颌下、气管旁。可有乏力、发热、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在临床上很难与恶性淋巴瘤鉴别。可有肝和(或)脾肿大,纵隔及浅表淋巴结常受侵犯而肿大。活动进展期可有白细胞减少、贫血、血沉增快。约有1/2左右的患者血清球蛋白部分增高,以IgG增高者多见,血浆白蛋白减少。血钙增高,血清尿酸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ACE)活性在急性期增加(正常值为17.6-34u/ml),对诊断有参考意义,血清中白介素-2受体(IL-2R)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升高,对结节病的诊断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5、坏死性淋巴结炎:多为青壮年,骤起高烧持续不退,或持续低烧,常伴有上呼吸道症状,似流感样。肿大的淋巴结常有压痛,相互之间不融合。病理检查示淋巴结广泛凝固性坏死,周围有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本病可在1—2个月内自然缓解(自愈),预后良好。

  6、巨大淋巴结增生: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侵犯胸腔、纵隔及肺门与肺内。肿物切除后,症状消失。

  7、淋巴结转移性癌:质地坚硬,无压痛,不活动。多见于鼻咽癌、肺癌及消化道肿瘤的转移.

  8、反应性淋巴结炎:当机体受到创伤或疾病或外来异物抗原引起的应急反应后会导致反应性淋巴结炎。例如某些药物或生物制品可引起机体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由普通化学药物引起者称药物热,如甲基多巴、异烟肼、苯妥英钠等各种疫苗;由生物制品引起者称血清病。这些都可以引起淋巴结肿大。

  9、Castleman病:该病大多数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局灶型患者,病理学以透明血管型多见。肿大的淋巴结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结外组织病变较少;可单发或多个聚集,部分可融合。多中心型患者,发病高峰为50-60岁,女性多见。病理学主要为浆细胞型或混合型,常见临床表现为多发、分散的淋巴结肿大,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贫血、消瘦,体征上多伴有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可有贫血、血沉加快、球蛋白增高、多克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粒细胞增多和骨髓浆细胞比例增高等。其它少见的相关临床表现有:难治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狼疮抗凝物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学表现; 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肾脏表现;寻常天疱疮、皮肤色素沉着及特征性的多发性紫罗兰皮肤结节等皮肤表现; 假瘤性脑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神经系统表现;淀粉样变性、 POEMS综合征等。

  10. 成人Still病: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 淋巴结和肝脾可轻度肿大,并有一过性红色斑丘疹,而肌肉及关节痛并不明显,少数可并发多发性浆膜炎(心包炎、胸膜炎等)。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血沉快,但找不到明显感染灶。一般状况良好。查血中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狼疮细胞等均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较好效果,除个别患者数年后可发生关节畸形外,其余多数预后良好,但可复发。最后诊断需排除淋巴瘤、慢性肝炎及SLE等结缔组织疾病,为排除性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