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如何正确辟谷 了解辟谷避免伤害_辟谷的历史起源_辟谷的方法_正确辟谷的好处

2016-07-2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赵听兰

一、辟谷的方法

  辟谷服气

  想象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每一个穴位每一个毛孔都是与宇宙相通的,她们就象我们的鼻孔一样可以自由呼吸、吸取宇宙的能量,这就是:浑身无处不丹田!(记住:念头就是开关,当你这样想时,你就打开了与宇宙交换能量的开关!)这个想法可以随时随地,可以隔一段时间再想想,但没有必要每时每刻都这样想,只要你没有想到收功,它们就是打开的,偶尔再想想是检查开关有没有自动关闭。

  主动辟谷

  当练功达到一定层次后,或为了治病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练功方法如服气、导引、按摩等而达到少食或不食的状态。辟谷时只饮水,每日定时三餐,每次三杯,每杯分七口喝完。(除此之外跟平时一样,想喝水时随时可喝)

  指导辟谷

  当练功达到一定层次后,身体会出现辟谷时的各种效应,但又不知道辟谷的方法,此时通过修炼有素者的指导和帮助,便可进入辟谷状态。特殊的地磁环境,如千年古树生长之处,有时也可以指导人进入辟谷状态。想象完第3点“浑身无处不丹田后等等之后,随着呼吸我们再想:吸入气时想“宇宙真气进我体内”,只要偶尔有空时想想,特别是走路时可以多想,工作时没有必要时时刻刻想。因为“念头就是开关,你想了就是已经打开了这个开关,偶尔再想想只是去检查这个开关有没有自动关闭,因为大多没有练功的人的开关会自动关闭的。

二、辟谷的误区

  在现代医学还未进入中国的年代,阴阳和气血是国人理解健康的主要方式;

  在现代医学进入中国之后,传统也没有丧失它的地位。站在传统一边,科学看上去未免机械和冰冷;站在科学一边,传统则未免显得含混、粗糙而迷雾重重。科学很难告诉你人的“元气”和“经络”是什么东西;同理,传统也不应标榜自己早已洞悉了科学的终极奥秘。

  源于道家学说的辟谷养生法源远流长,然而在以辟谷为代表的一些传统养生的激烈主张者那里,科学概念往往被有意无意地歪曲,科学思想则常常被曲解。

  人们多多少少会夸大辟谷的神奇功效,有些人甚至把辟谷描绘为可以医治百病的灵丹,似乎经过几个周期的辟谷,绝大多数顽疾都可康复,这显然与客观事实不符。经验和理智都告诉我们,世上并无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面对疾病时相信科学、理性对待才是正确的态度。

三、正确辟谷的好处

  对于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的首选方法就是节食。如果节食和改变生活习惯能够将血糖维持在合理水平,那么就不必求助于药物,这也是不少辟谷推崇者声称辟谷能够“治愈”糖尿病的原因之一;但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均适用节食的疗法,某些糖尿病类型容易在饥饿的条件下诱发酮症酸中毒。因此对于患者来说,节食的具体操作要有明确的计划和安排,并兼顾自身感受,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而不可盲目投身辟谷的怀抱追求“根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心血管疾病

  由于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节食和控制体重无疑也将使人们远离这一人类第一健康*的威胁。动脉硬化及粥样斑块是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管病(脑梗塞、脑出血)的直接原因,节食则有助于降低血脂、逆转脂肪肝,推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故此部分辟谷爱好者认为辟谷能够“疏通和软化血管”,其意义实际上也不外乎节食减肥带来的好处。

四、辟谷的历史起源

  辟谷又叫却谷、却粒、绝谷、去谷、断谷。

  道教认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为此道士们模仿《庄子·逍遥游》所描写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行径,企求达到不死的目的。

  古人也常把辟谷当做一种养生保健法则,

  《洗髓经》有“食少而服气,乃得享天年”之说,说明辟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史记·留侯传》:“张良性多疾,即导引不食谷。”说的是以导引辟谷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凡行辟谷,一是要坚持食气,二是仍得食用谷麦饭食以外的杂食药饵。

  辟谷术起于先秦,大约与行气术同时。

  集秦汉前礼仪的论著《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是为辟谷术最早的理论根据。《淮南子·地形训》也有类似的记载。道教创立后,承袭此术,修习辟谷者,代不乏人。从汉至宋,辟谷术在道教内一直十分流行。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两件举世瞩目的气功文物:

  导引图和《却谷食气篇》。前者是绘有各种导引姿势的彩色帛画;后者是记载辟谷食气具体方法的帛书,是我国第一部辟谷疗法专著。据考证,帛书是汉初的写本,大约在高祖惠帝时期(公元前206—188年)。详其内容,可能是先秦时流传下来的古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