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_造成近视眼的主要因素
2016-07-2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乐梦曼
一、近视眼的治疗方法中哪种效果好
一、角膜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放射性角膜切开术以及较少用的自动板层成形术、角膜环放置术、表面角膜移植术、角膜镜片术等。此类手术一般用于近视眼已停止进行者。手术能通过改变角膜的曲度,矫正近视性屈光不正,但对病理性近视眼的眼底变化及各种并发症并无作用。
二、药物治疗
曾用于治疗近视眼的药物种类繁多,包括阿托品、去氧肾上腺素、夏天无、新斯的明、托品卡胺等,各家报道的疗效不一。国际上近年报道较多的是阿托品滴眼治疗近视眼。我国过去用阿托品治疗近视眼多为短期治疗,作用为解除调节痉挛,使假性近视眼消失或使半真性近视眼减轻,但停药后疗效不易巩固。本法为美国最早报道,对近视眼患者单眼滴用阿托品,可使治疗眼的近视停止或减缓进展。疗效与药物浓度有关,浓度高的(0.5%~1%)疗效较肯定,低的(0.1%~0.25%)疗效较差。治疗过程中未发现眼压改变或青光眼。缺点是副作用较多,如扩瞳及畏光,调节力降低及过敏性结膜炎等。因此不易推广。极低浓度的(0.1%以下)副作用较少,但疗效较差,应用价值不大。阿托品为非特异性毒蕈碱受体拮抗剂。眼内的毒蕈碱受体已知的有5种(M1、M2、M3、M4、M5),其中仅M3受体的兴奋有扩瞳及睫状肌麻痹作用。如有选择性毒蕈碱受体拮抗剂能防止近视眼进行而无明显副作用,则可能较易推广。
二、造成近视眼的主要因素
1、遗传素质: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
2、发育因素: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D,至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幼年时进展很快,至15~20岁时进展更速,以后即减慢,这类近视常高于6.00D,可到20D~25D或30D,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和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很少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
3、环境因素:从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离工作的人,近视眼比较多,青少年学生中近视眼也比较多,而且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其患病率明显上升,这种现象,说明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阅读,收发室等近距离工作时的调节和集合作用,使肯外肌(主要是内直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眼内压也相应升高,随着作业的不断增加,调节和集合的频度和时间也逐渐增加,睫状肌和眼外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调节作用的过度发挥可以造成睫状肌痉挛,从而引起一时性的视力减退,但经休息或使用睫状肌糜烂剂后,视力可能改善在完全恢复,因此,有人称这种近视为功能性近视或假性近视,但巩膜组织在眼外肌的长期机械性压迫下,球壁逐渐延伸,眼轴拉长,近视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而且不能再被阿托品等所缓解,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不注意视觉卫生,是形成近视眼的直接原因,不注意全身健康更能促使近视眼的发展。
三、近视眼的临床症状表现
1、视力
近视眼最突出的症状是远视力降低,但近视力可正常,虽然,近视的度数愈高远视力愈差,但没有严格的比例,一般说,3.00D以上的近视眼,远视力不会超过0.1;2.00D者在0.2~0.3之间;1.00D者可达0.5,有时可能更好些。
远视力降低,但近视力可正常
—平均值;——50%可信限;
—·—·—95%可信限。
2、视力疲劳
特别在低度者常见,但不如远视眼的的明显,系由于调节与集合的不协调所致,高度近视由于注视目标距眼过近,集合作用不能与之配合,故多采用单眼注视,反而不会引起视力疲劳。
3、眼位
由于近视眼视近时不需要调节,所以集合功能相对减弱,待到肌力平衡不能维持时,双眼视觉功能就被破坏,只靠一眼视物,另一只眼偏向外侧,成为暂时性交替性斜视,若偏斜眼的视功能极差,且发生偏斜较早,可使偏斜眼丧失固视能力,成为单眼外斜视。
4、眼球
高度近视眼,多属于轴性近视,眼球前后轴伸长,其伸长几乎限于后极部,故常表现眼球较突出,前房较深,瞳孔大而反射较迟钝,由于不存在调节的刺激,睫状肌尤其是环状部分变为萎缩状态,在极高度近视眼可使晶体完全不能支持虹膜,因而发生轻度虹膜震颤。
5、眼底
低度近视眼眼底变化不明显,高度近视眼,因眼轴的过度伸长,可引起眼底的退行性改变。
⑴豹纹状眼底:视网膜的血管离开视盘后即变细变直,同时由于脉络膜毛细血管伸长,可影响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营养,以致浅层色素消失,而使脉络膜血管外露,形成似豹纹状的眼底。
⑵近视弧形斑视盘周围的脉络膜在巩膜伸张力量的牵引下,从乳头颞侧脱开,使其后面的巩膜暴露,形成白色的弧形斑,如眼球后极部继续扩展延伸,则脉络膜的脱开逐步由乳头颞侧伸展至视盘四周,终于形成环状斑,此斑内可见不规则的色素和硬化的脉络膜血管。
⑶黄斑部 可发生形成不规则的,单独或融合的白色萎缩斑,有时可见出血,此外,在黄斑部附近偶见有变性病灶,表现为一个黑色环状区,较视盘略小,边界清楚,边缘可看到小的圆形出血,称为Foster-Fuchs斑。
⑷巩膜后葡萄肿 眼球后部的伸张,若局限于一小部分时,从切片中可以看到一个尖锐的突起,称为巩膜后葡萄肿,这种萎缩性病灶如发生在黄斑处,可合并中心视力的操作。
⑸锯齿缘部囊样变性。
四、近视眼的检查方法
一、外眼检查
1.眼睑 一般眼睑病变很少引起视力障碍只有当眼睑病变引起刺激因素者,才会出现视力障碍。如眼睑内外翻,倒睫,结膜结石睑缘炎,癫痕形成等。
2.眼眶与眼球 眼球突出与凹陷否,眼球位置有无异常眶围能否触及肿物,眼球转动是否受限。
3.角膜 大小有无血管翳、浸润、溃疡瘢痕、变性、异物畸形。
4.前房 深浅房水混浊程度,有无积脓。积血渗出物。
5.虹膜 颜色纹理,有无缺损(先天、手术)有无结节萎缩、前后粘连、新生血管(注意双眼对比)。
6.瞳孔 形状大小、边缘、光反应(直接间接、辐辏)。瞳孔区有无渗出物色素等。
7.晶体 是否存在位置及透明度。
二、视力障碍的体格检查
视力:视力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检查以及对视力障碍有一个初步印象。远视力不佳、近视力尚好可能为近视、散光等。近视力不佳远视力良好,可能为远视。
40岁以上者考虑为老视远、近视力均不佳,可为远视或散光或是屈光间质混浊,眼底或视神经病变,颅内病变等如有睫状充血应考虑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青 光眼视力突然障碍,可能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数天内视力迅速减退,可能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眼及颅脑外伤、中 毒颅内急性病变等。
无光感:可能系视神经萎缩、眼球萎缩眼球密、绝对期青光眼、皮质盲等对上述视力有了初步印象后,应按一定的步骤,从前向后逐步深入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