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注意少食多餐 饮食丰富多样
2016-07-2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周涵蕾
一、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
1、进餐次数的调整。
胃轻瘫时以少食多餐为佳,每日3大餐分为6~7小餐,分别在早晨、中午、下午、临睡前进餐,餐间安排2~3次点心,以减少餐后高血糖,同时避免餐前饥饿感。
2、食物状态的调整。
胃轻瘫时,固体食物排空受阻较液体食物更明显,因此,膳食搭配时最好将固态食物匀浆化,或多进食流质食物,必要时甚至完全依靠流质食物,这样有助于改善胃肠道症状与控制血糖。
3、食物成分的调整。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消化运动减弱,胃排空已延长,故需降低食物中不消化纤维的含量,一些含丰富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白菜和马铃薯等),虽有降低餐后血糖作用,但是易有胃肠道反应,因此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不能多吃。
4、饮食丰富多样。
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及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如饮酒应限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二、糖尿病的危害有什么
1. 如果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很高,但是胰岛素又缺乏,葡萄糖便不能进入靶细胞被利用,组织细胞中缺乏葡萄糖,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
2. 使全身广泛的毛细血管管壁增厚,管腔变细,红细胞不易通过,组织细胞缺氧。
3. 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对缺乏容易引发肝脏的脂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肝脏对糖的利用减少,释放增加,也是引发脂肪肝的原因。对于糖尿病,其中50%会合并成脂肪肝,如果过度肥胖并伴有高血糖,则导致脂肪肝的发病率更高。
4.血糖控制不好,特别是有酮症酸中毒时,还会引起肝脏迅速肿大,脂肪组织浸润,患者会感到肝区不适、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等;同时因为其发病早期常常难以及时发现,一旦确诊,往往已经存在明显的肝细胞损伤。
5. 心、脑、下肢等多处动脉硬化。高血糖常伴有高脂血症,冠状动脉、脑血管及下肢动脉硬化比一般正常人发生得早而且严重。
三、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饮食治疗,这是治糖尿病的基础,因为糖尿病的发生于饮食是有关联的。糖尿病患者饮食宜清淡,但是也要保证营养充足,一定要控制好每日所需营养元素及每日所需热量。
运动疗法,生命在于运动,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提高人体抵抗力,饭后适当运动还能降低血糖,消耗人体多余热量,糖尿病可以做的运动有散步,爬楼梯,打太极等。运动不宜激烈。
糖尿病教育,只有了解一定的糖尿病知识,才能更好的控制糖尿病,
定期做好血糖监测,及时发现血糖动态,及时控制血糖,把危险降到最低。
药物治疗,这是治疗糖尿病必不可少的。但是为了避免降糖药的副作用,什么才是最好的方法呢?首先不应该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其次,必须有效的降糖稳糖。
糖尿病患者对其他一切食物,包括主食、副食、蔬菜和烹调油,均应在烹调前将皮、根、骨等不能食用部分出去。
四、糖尿病人的饮食治疗
1、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人需要坚持的治疗方法。轻型病例以食疗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须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合理应用体疗和药物疗法。只有饮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药或胰岛胰才能发挥好疗效。否则,一味依赖所谓新药良药而忽略食疗,临床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2、饮食方案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灵活掌握。消瘦病人可适当放宽,保证总热量。肥胖病人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热量脂肪饮食为主,减轻体重。对于用胰岛素治疗者,应注意酌情在上午9~10点,下午3~4点或睡前加餐,防止发生低血糖。体力劳动或活动多时也应注意适当增加主食或加餐。
3、糖尿病饮食中要科学地安排好主食与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轻视副食。虽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应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质、脂肪进入体内照样有一部分也可变成血糖,成为血糖的来源。蛋白质和脂肪在代谢中分别有58%和10%变成葡萄糖。这类副食过多,也可使体重增加,对病情不利,因此,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应合理搭配,否则照样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
- 少食多餐真适合糖尿病患者吗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最关键的是要控制血糖平...[详细]
-
- 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要少量多餐
为了避免酮症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所有妊娠...[详细]
-
- 少量多餐让孩子更健康
许多父母最为愁烦的就是孩子吃饭的时间。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