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茯苓有何功效_茯苓怎么吃能祛斑

2016-07-2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李新波

一、茯苓有哪些功效呢

  茯苓自古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可见其药用价值显著,茯苓的功效有哪些?

  茯苓,其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与其他祛湿药不同,茯苓的利水渗湿功效,是通过健脾肺功能而达到的,加之其药性平和,既可驱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因此对于长期居住于岭南湿热之地而致脾虚湿盛患者尤其适宜。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如果出现脾胃不和、泄泻、腹胀者,可以单用茯苓或与炒扁豆、炒薏苡仁、芡实等共同煮粥或熬汤食用。

  茯苓也是治疗各种癌症的常见药品,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肝癌、胃癌、舌癌、鼻咽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

二、茯苓和土茯苓有什么区别

  土茯苓与茯苓的区别,前者是免疫抑制药;后者是利水渗湿药。具体的区别,可以从他们的功效来了解。

  一、土茯苓

  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等功效。西医认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是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

  二、茯苓

  茯苓是利水渗湿药,还可健脾安神,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茯苓是清热解毒药,可除湿利关节,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

  三、两者的功效区别

  土茯苓: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止痒,对于湿热所致的皮肤病如梅毒、湿疹有很好的疗效。

  茯苓:健脾利湿。常常配伍在益气健脾的药方中,增强健脾利湿的作用。

  四、两者的口感区别

  土茯苓:偏于味苦。

  茯苓:味淡。

三、 茯苓的选方

  ①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伤寒论》五苓散)

  ②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之。(《儒门事亲》)

  ③治水肿:白水(净)二钱,茯苓三钱,郁李仁(杵)一钱五分。加生姜汁煎。(《不知医必要》茯苓汤)

  ④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三两,黄耆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

  ⑤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

  ⑥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一法四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⑦治飧泄洞利不止:白茯苓-两,南木香半两(纸裹炮)。上二味,为细末,煎紫苏木瓜汤调下二钱匕。(《百一选方》)

  ⑧治湿泻:白术一两,茯苓(去皮)七钱半。上细切,水煎一两,食前服。(《原病式》获苓汤)

四、茯苓怎么吃能祛斑

  茯苓怎么吃能祛斑呢?古医家认为白茯苓可以很好地去除消除老年斑、黄褐斑,以及妇女产后那种产生的黑斑,与蜂蜜搭配使用,既能营养肌肤,又能淡化斑点。此外,茯苓祛斑的食疗方还有以下几种:

  1、茯苓杏仁奶茶,添加了杏仁,可以健脾宁心,面色红润,对付春季出现的色斑、小痘痘等有不错的效果,常喝茯苓杏仁奶茶还有一定的助睡眠作用,能缓解春季出现的烦躁情绪。

  2、栗子茯苓粥:茯苓15克,栗子10枚,糯米30克 ,将茯苓洗净入锅,加冷水,用小火煎半小时,弃渣留汤,加入栗子肉、糯米,再煮成粥食用。功效:健脾益肾,利湿止泻,适宜于小便不利、慢性肾炎者。

  3、当归茯苓炖鸡汤:当归50克,茯苓20克,乌鸡一只,生姜一块,水适量,文火共炖,至肉烂汤浓时,调味装盘即可食用。具有益气健脾,宁心安神的作用。

  4、莲子茯苓糕:茯苓、莲子、麦冬各等份,茯苓、莲子、麦冬共研细末,加入白糖、桂花适量拌匀,用水和面蒸糕食用。功效:宁心健脾,适宜于因心阴不足,脾气虚弱而引起的干渴、心悸、少食、神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