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痛经量少 经常痛经会导致不孕不育吗
2016-08-0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韩谷秋
一、中医详解痛经原因
1.气滞血瘀
主证:每于经前一、二日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或排出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则疼痛减轻,胸胁乳房作胀,舌质紫暗,舌边或有瘀点,脉沉弦。
分析:冲住气血郁滞,气血运行欠畅通,故经前或经期少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排出不畅;经血瘀滞,故色暗有块;块下瘀滞稍通,故疼痛暂减;瘀滞随经血而外泄,故经后疼痛自消。但若郁滞之因未除,则下次经期腹痛复发。舌质紫暗,脉沉弦,均为气滞血瘀之象。
2.寒凝胞中
(1)阳虚内寒
主证: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痛减,经量少,色暗淡,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苔白润,脉沉。
分析:肾阳虚弱,冲任、胞宫先煦,虚寒滞血,故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经少色暗淡;寒得热化,故得热痛减;非实寒凝血,故喜按。余症均为肾阳不足之象。
(2)寒湿凝滞
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色暗黑有块,恶心呕吐,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
分析:寒湿之邪伤及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行而不畅,因而作痛,经血色暗黑而有块;寒湿中阻,阳气被遏,水湿不运,则畏寒便溏,恶心呕吐。余症均为寒湿阻滞所致。
3.湿热下注
主证:经前、经期少腹胀痛,经量多,色红,质稠或有块,平日带下色黄或有秽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分析:外感或内蕴湿热,流注冲任,阻滞气血,经行不畅,故经来腹痛;热扰冲任,则量多色红有块;热灼津液,则经水质稠;湿热下注,伤及任带,则平日带下色黄或有秽臭。舌脉均为湿热内盛之象。
4.气血虚弱
主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痛、喜揉按,月经色淡量少,质稀,伴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虚细。
分析:体虚气血不足,经行后血海空虚,胞脉失养,或体虚阳气不振,运血无力,故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痛,喜揉按;气虚阳气不充,血虚精血不荣,故经血色淡量少,质稀。余症亦为血虚气弱之象。
5.肝肾亏虚
主证,经净后小腹隐痛、腰酸,经血量少而质薄,经色暗淡,或有头晕耳鸣,小腹空坠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分析:肝肾亏虚,冲任俱虚,精血不足,行经之后,血海更虚,胞脉失养,故经净后小腹隐痛;精亏血少,阴损及阳,经量少而色淡质薄,小腹空坠不温;肾虚精亏,清窍失养,故头晕耳鸣;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酸。
二、痛经食疗法
【山楂桂枝红糖汤】
材料: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克。
做法: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至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
功效:具有温经通脉,化淤止痛功效。适用于女子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
【黑木耳红枣饮】
材料: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
做法:将黑木耳、红枣洗净。红枣去核,二味加水煮沸,去渣服用。
功效:具有补中益气,养血止血,美肤益颜功效。适用于月经过多,贫血.及身体虚弱者。
【姜枣红糖水】
材料: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
做法: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碎末,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
功效:具有温经散寒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以及黄褐斑。
【益母草泡红枣】
材料:益母草20克,红枣100克,红糖20克。
做法:1、将益母草、红枣分放于两碗中,各加650毫升水,浸泡半小时。
2、将泡过的益母草倒入砂锅中,大火煮沸,改小火煮半小时,用双层纱布过滤,约得200毫升药液,为头煎。药渣加500毫升水,煎法同前,得200毫升药液,为二煎。
3、合并两次药液,倒入煮锅中,加红枣煮沸,倒入盆中,加入红糖溶化,再泡半小时即可。
功效:益母草能活血祛淤,红枣能补血养血,两者合用具有温经养血、去淤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血虚寒凝型痛经者。
【当归黄芪粳米粥】
材料:粳米100克,黄芪15克,当归15克,白芍药15克,泽兰10克,红糖30克。
做法:1、将黄芪、当归、白芍、泽兰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15分钟,去渣取汁。
2、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药汁和适量清水,煮粥。
3、煮至粥熟烂时,加入适量红糖即可。
功效:黄芪、当归能补气养血;泽兰可活血祛淤止痛,可于经期作辅助食疗。
【马鞭草炖猪蹄】
材料:马鞭草30克,猪蹄1只,黄酒、精盐、姜片、豆油各适量。
做法:将马鞭草洗净,用纱布包好;猪蹄洗净切块,备用。炒锅上火,加油烧热,下姜片煸香,放入猪蹄翻炒片刻,再下黄酒稍炒,然后放入沙锅内,加马鞭草及清水适量,煮至烂熟,拣出药袋即成。
功效:活血化瘀,调经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偏于血瘀型痛经。
【黄芪乌骨鸡】
材料:黄芪30克,乌骨鸡1只,味精、食盐各适量。
做法:乌骨鸡宰杀,去毛、内脏,洗净切块,与黄芪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炖熟,加盐、味精食用,每周1-2次。
功效:益气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月经期(经前、经期、经后)小腹隐痛,气短乏力,心悸失眠,腰膝酸软。
【当归益母草鸡蛋】
材料:当归10克,益母草30克,鸡蛋3个。
做法:当归、益母草、鸡蛋(带壳)一同入锅,加清水煮至鸡蛋熟后,剥去壳再煮片刻,去渣取汁,饮汤食蛋,每次1个,每日3次,连续5-7天。
功效:活血行气,化淤止痛。适用于痛经,属气滞血瘀型,经色紫黯有块,经血排出后疼痛减轻。
三、痛经要怎样按摩
1.预备式,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种。
2.团摩下腹,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种,以皮肤发热为佳。
3.团摩脐周,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种,至腹部发热为佳。
4.揉按关元穴,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
5.搓擦腰骶,将双手掌分别放在腰骶部两侧,自上而下用力搓擦腰骶部0.5-1分种,以腰部发热为佳。6.揉按肾俞穴,两手叉腰,将拇指按在同侧肾俞穴,其余四指附在腰部,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7.按揉足叁里,将一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腹放在同侧足叁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8.掌揉血海穴,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种。双下肢交替进行。
四、痛经了该怎么办
饮食均衡
虽然健康的饮食无法消除经痛,但对改善全身的健康状况却有神奇功效。避免过甜或过咸的垃圾食物,它们会使你胀气及行动迟缓,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并尽量少量多餐。
补充矿物质
钙、钾及镁矿物质,也能帮助缓解经痛。专家发现,服用钙质的女性,较未服用者还少经痛。镁也很重要,因为它帮助身体有效率地吸收钙。不妨在月经前夕及期间,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
避免*
咖啡、茶、可乐、巧克力中所含的*,使你神经紧张,可能促成月经期间的不适。因此,应避免*。此外,咖啡所含的油脂也可能刺激小肠。
指压法
足部含有一些指压点,被认为与骨盆部位的气路相连。在脚踝双边的凹陷处,皆有指压点。轻轻地用拇指与其它指尖捏后,延着跟腱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脚作完,换左脚,各指压数分钟。
热敷疗法
相信痛经的女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痛经期间在小腹上放上一个热水袋,或躺在床上用加热的毯子垫在身下等加热的方式都可缓解痛经!用热水袋和热毛毯来治疗痛经已经有好几代人的历史,很有效。
禁酒
假使你在月经期间容易出现水肿,则酒精将加重此问题。勿喝酒。如果你非喝不可,则限制在1一2杯酒之间。
多食温性食物
比如功能红糖,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中医认为妇女产后身体多淤,且八脉空虚,每致腹痛。凡偏淤者,医生常处以生化汤、失笑散或金铃子散,并嘱在药煎好后以红糖调服,目的在于利用红糖“通淤”或“排恶露”的作用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勿使用利尿剂
许多女性认为利尿剂能减轻月经的肿胀不适,但拉克医师反对这种方法。利尿剂会将重要的矿物质,连同水分排出体外。拉克医师建议,不妨减少摄取盐及酒精等会使水分滞留体内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