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症状表现有哪些 预防食道癌出现的方法
2016-08-0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夔芷蕾
一、食道癌症状表现有哪些
1.胸部胀闷或紧缩感,且常伴有咽喉部干燥感。病人主诉胸前部始终有一种闷气现象,似有一物体堵塞,使胸内呈紧缩的感觉,在吞咽食物时尤为明显,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2.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可伴轻微疼痛,有时同病人情绪波动有关。
3.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此症状十分常见,不少病人常能回忆第一次发生咽食哽噎感的时间,不经治疗可自动消失。数天或数月后再次出现,并可频繁发作,哽噎感的程度逐渐加重。
4.心窝部、剑突下或上腹部饱胀和轻痛,以进干食时较为明显,但也并非每次都会发生而呈间歇性。这种情况往往是贲门癌的早期症状。以上的早期症状一般都要持续3个月以上,到了经常、持续性发生并加重时则已不是早期了。
5.吞咽食物时的异物感。咽食过程中食物(特别是干硬食物)经过病变区(病变很小)可能产生一种异物感,而且常固定在一个部位,有的病人描述像有永远咽不完的东西的感觉。这是食道癌早期症状中最明显的现象。
6.吞食停滞或顿挫感,即病人吞咽食物时似有在某个部位一时停滞顿挫的感觉,这情况也非持续性,只有在病变发展后才逐渐明显起来。
二、预防食道癌出现的方法
1、均衡营养
营养均衡是身体健康的本钱,特别是对于食道健康来说。食道本身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比较弱,但是食道部位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却是很多的,特别是对一些微量元素的需求,例如钼、铁、锌、氟、硒等等。
2、减慢吃饭速度
减慢吃饭的速度不仅仅是有助于消化吸收,还会起到保护食道的作用。口腔本身就是一个消化厂,食物经过牙齿的咀嚼,达成了初步的消化。咀嚼时间越久,食物被磨损的就越细致,其对食道的伤害就越小,以达到保护食道的作用。
3、减少盐的摄入量
经常进食过咸的食物对食道的健康也是有危害的,盐分对食道具有腐蚀作用。此外,腌制的食物容易产生亚硝酸铵,其是癌症的始作俑者之一。
4、注意口腔卫生
注意口腔健康不仅仅是“病从口入”这么简单了,而是口腔本身就是一个“垃圾场”。牙齿的缝隙中,口腔自身的新陈代谢等等都会导致口腔环境恶化。这些细菌将会直接接触到食道壁上,进一步侵蚀食道,导致食道破损或者发炎。
三、导致食道癌出现的原因
(一)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毒素:现已知有近30种亚硝胺能诱发动物肿瘤。国内也已成功地应用甲苄亚硝胺、肌胺酸乙酯亚硝胺、甲戊、亚硝胺和二乙基亚胡胺等诱发大鼠的食管癌。我国调查发现,在高发区的粮食和饮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含量显著增高,且和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关这些物质在胃内易合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二)食管损伤、食管疾病以及食物的刺激作用:食管损伤及某些食管疾病可以促发食管癌。在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食管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据推测乃是由于食管内滞留而致长期的慢性炎症、溃疡,或慢性刺激,进而食管上皮增生,最后导致癌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食管癌高发地区的居民有进食很烫的饮食、饮烈酒、吃大量胡椒、咀嚼槟榔或烟丝的习惯,这些食管粘膜的慢性理化刺激,均可引起局部上皮细胞增生。动物实验证明,弥漫性或局灶性上皮增生可能是食管癌的癌前期病变。
(三)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摄入动物蛋白不足和维生素A、B2、C缺乏,是食管癌高区居民饮食的共同特点。但大多营养不良的高发地区,食管癌并不高发,故这不可能是一个主导因素。
(四)遗传因素: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庭性聚集现象。在我国山西、山东、河南等省的调查发现,有阳性家族史者约占1/4~1/2。在高发区内有阳性家族史的比例高,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
四、食道癌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一)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下段癌肿手术切除率 在90%,中段癌在50%,上段癌手术切除率平均在56.3%~92.9%。
手术的禁忌症为①临床x线等检查证实食管病变广泛并累及邻近器官,如气管、肺、纵 隔、主动脉等。②有严重心肺或肝肾功能不全或恶病质不能耐受手术者。除上述情况外,一经确诊,身体条件允许即应采取手术治疗。另外,根据病情可分姑息手术和根治手术两种。姑息手术主要对晚期不能根治或放疗后的病人,为解决进食困难而采用 食管胃转流术、胃造瘘术、食管腔内置管术等。根治性手术根据病变部位和病人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应切除食管大部分,食管切除范围至少应距肿瘤5cm以上。
(二)放射治疗
食管癌放射治疗包括根治性和姑息性两大类。颈段和上胸段食管癌手术的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而放疗损伤小,疗效优于手术,应以放疗为首选。凡患者全身状况尚可、能进半流质或顺利进流质饮食、胸段食管癌而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气管侵犯、无食管穿孔和出血征象、病灶长度<7~8cm而无内科禁忌证者,均可作根治性放疗。其他病人则可进行旨在缓解食管梗阻、改善进食困难、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姑息性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