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什么是女性排卵期_排卵期应该怎么算

2016-08-0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周千兰

一、什么是排卵期

  月经正常的情况下,女性排卵期是从从月经第一天开始算,到第14天为排卵日,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加一起成为排卵期。排卵主要是指排出次级卵母细胞即卵细胞。这个次级卵母细胞进入输卵管后,在输卵管中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这次分裂要在受精之后,在精子核进入次级卵母细胞之后进行。分裂的结果,产生一个有效的大细胞,即卵细胞,以及一个不能受精的极体。

  如果这个月排出的卵细胞没有受精,卵巢中黄体就要退化,产生的雌激素、孕激素就减少,子宫内膜得不到雌、孕激素的支持,就发生萎缩、塌陷,内膜中的血管痉挛收缩,最后破裂出血,内膜层就从子宫腔剥离脱落,经阴道排出,这就是月经。

  正常育龄女性每个月来1次月经,从本次月经来潮开始到下次月经来潮第1天,称为1个月经周期。如从避孕方面考虑,可以将女性的每个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排卵期和安全期。女性的排卵日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称为排卵期。

二、排卵期应该怎么算

  先简单介绍下基础体温,基础体温简称BBT,又称静息体温,是指经过6-8小时的睡眠以后,身体在没有任何活动的情况下,人体基础代谢所表现出来的体温。这个体温是人体一昼夜间最低的体温。

  在月经周期中,排卵前为卵泡期,卵巢分泌的激素是雌激素,基础体温大多波动在36.5℃以下;排卵后卵巢内形成黄体,黄体主要分泌孕激素,孕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致热升温作用,使基础体温升高0.3-0.5℃,体温的升高一直持续到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下降。这样在一个有排卵的月经周期中,以排卵日作为界限,前半期体温低,后半期体温高,这种一高一低,就是医学上说的双相型基础体温曲线。

  双相体温,表示有排卵体温;如果体温没有一高一低的变化,就叫单相体温,通常就是无排卵体温。排卵后体温上升并维持12-14天左右,则表示黄体功能良好。

  由于影响体温变化的因素很多,所以,如果采用基础体温的方法,就要坚持每天测量,尤其是接近排卵期不能遗忘,在基础体温表上绘制成曲线,一般应至少连续测量3个月经周期,才可以总结出你本人的排卵规律;但是基础体温是一个回顾性指标,如果你计划这个月试孕,测量基础体温,体温升高之前也测量到了低温,但不确定之后会不会出现更低的体温,况且,即使这个极低温代表已经排卵,但判断出来的时候往往已经超过32个小时了,因此,基础体温是一个回顾性指标,还要和其他的检查手段相结合。

三、女性排卵期有哪些症状

  学习完排卵期如何计算后,你们还需要知道排卵期来临的时候会有什么症状噢,有的女性会在某个阶段里,感到自己的下腹胀痛、发现自己的阴道有分泌物,其实这就是排卵期来临的症状之一。排卵期来临,到底会有什么症状呢?

  1、肛门坠胀或一侧下腹痛

  成熟的卵子从卵巢表面排出要冲破卵子表面的一层薄膜的滤泡,滤泡内的少量液体就会流入盆腔,女性会感到肛门有轻度下坠感,同时也有一侧下腹轻痛。

  2、排卵期出血及体温上升

  排卵前后由于体内雌激素分泌量的波动,可能会引起少量子宫出血。同时体温在排卵后略有升高,如能坚持每天清晨测量基础体温,就能根据体温变化,寻找出排卵日期。

  3、阴道分泌物增多

  排卵期分泌物量明显增多,并呈水样透明清亮,女性会感到阴部潮湿滑溜,分泌物拉丝性高。这种阴道分泌物增多一般持续2-3天,是女性最易受孕的时间。

四、排卵期出血怎么办

  一些女性朋友在正常月经过后,隔一个星期,阴道可能又会出现有少量血流出的现象。说到原因,即便到医院检查,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并不是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可怕的病理变化,而是排卵期出血。那么,排卵期出血怎么办?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1、排卵期出血是每位女性朋友都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一般情况下出血量很少,肉眼不能观察,但有的人会出现明显的出血症状,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排卵期出血,有的人一生可能就出现一次,因此不必太在意。

  2、多次出现的症状轻微者可经自我调养而愈,可多食龟、鳖、鱼、虾、乌骨鸡、黑芝麻、鸡蛋、蘑菇及新鲜蔬菜水果等清补之品,少食油炸煎炒、辛辣香燥助火之品,避免荤腥油腻、过甜食品,避免用脑过度、劳累及情绪波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