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中医体质的辨识 各种体质的养生方法

2016-08-08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李秋荷

一、中医体质养生淤血体质如何调理

  1、心理调节

  瘀血质者性格内郁,易急躁,常常心烦?健忘或者忧郁?苦闷?多疑?使人感到孤独,逐渐脱离正常的人际交往?情绪的调整上应多培养欢乐?愉悦的情绪,多和乐观开朗的人在一起,多参加社交活动,使气血通畅?

  瘀血质者瘦人居多,面色较为晦黯,易产生黑眼圈,皮肤干燥?发暗或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易患疼痛,口唇黯淡或紫,舌质黯有点?片状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女性多见痛经,闭经,或经血中多凝血块,或经色紫黑有块,崩漏?平时不耐受风邪?寒邪,易患出血?癥瘕?中风?胸痹等病?

  2、运动调节

  针对瘀血质者气血运行不畅的特点,应采用步行健身?各种舞蹈?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五禽戏?站桩功?长寿功?内养操?保健按摩术等,益于促进血液循环的运动项目,通利经络,畅达气血,改善因血瘀引起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不适,达到机体阴平阳秘的状态?

  瘀血质者心血管功能较弱,应进行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采用负荷小,多次数的锻炼,而不宜做强度过大的运动?活动过程中应特别关注胸闷或绞痛?恶心?眩晕?头痛?四肢关节疼痛?两腿酸软无力?行走困难?呼吸困难?严重的疲劳感?脉搏急促等自身感觉?

  3、饮食调节

  血瘀质者宜选用活血化瘀的食物改善体质的偏颇?可常食黑豆?黄豆?山楂?香菇?茄子?油菜?芒果?红糖?黄酒?葡萄酒?白酒等食物?酒可少量常饮,醋可适当多吃?

  4、起居调摄

  瘀血质者有血行不畅的潜在倾向,而寒凝则血滞,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冷着寒?多活动四肢五体,动静结合,促进血液循环,切不可贪图安逸,好静懒动,加重气血郁滞?

二、中医体质辨识与养生方法

  1、阴虚体质

  为体形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若患病,则上述症状更加明显,或伴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肺阴虚);或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阴虚);或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肾阴虚);或肋痛,视物昏花(肝阴虚)。

  2、阳虚体质

  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其人患病则易从寒化、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3、气虚体质

  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患病则诸症加重,或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

  4、阳盛体质

  形体壮实,面赤时烦,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热赤,大便熏臭为其特点。若病则易从阳化热,而见高热,脉洪大,大渴,饮冷等症。

  5、血虚体质

  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

  6、血淤体质

  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睚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若病则上述特征加重,可有头、胸、胁、少腹或四肢等处刺痛。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内有症瘕积块,妇女痛经、经闭、崩漏等

三、中医体质养生痰湿体质如何调理

  痰湿体质者体形大多肥胖,身重容易疲倦,喜食肥甘厚味的食物,并且食量大。食疗上首重戒除肥甘厚味,戒酒,且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应常吃味淡性温平的食品,多吃些蔬菜、水果。应适当的多摄取能够宣肺,健脾,益肾,化湿,通利三焦的食物。

  1、痰湿体质药物养生

  痰湿体质者多发咳嗽、哮喘、痰多、头晕、肠胃不适、呕吐等症状,易生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动脉硬化、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肥胖症等疾患。因此痰湿体质者可通过温燥化痰药物进行调养。药物调治健运脾胃兼去痰湿 党参、扁豆、砂仁、陈皮、淮山、薏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白芥子都有一定的祛痰湿作用,但是祛痰湿的部位不同。比如白芥子、陈皮主要是祛肺部、上焦的痰湿,陈皮如果和党参、白扁豆合起来是治中焦的痰湿,赤小豆主要是让湿气从小便而走。

  2、痰湿体质起居养生

  平时多注意户外运动,以利于阳气的舒展。衣服选择透气性好宽松的,不要穿塑形衣,经常晒太阳 。湿冷的气候环境下 ,一个减少户外活动,保持室内空气干燥,温暖。

  痰湿体质的人吃饭的时候要注意细嚼慢咽,因为人的食物的消化时间实在进入胃部之后的二十分钟之后,所以尽量做到细嚼慢咽,每顿饭的时间保持在半个小时左右,不能因为肥胖而杜绝吃肉,要营养均衡,并且注意体力劳动,这样是可以很快的摆脱痰湿体质的。

四、中医体质调养是怎样的

  1、平和体质

  “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再加上睡眠好、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典型的平和体质。这类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睡眠、食欲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疾病倾向:较少患病 调养方式:

  1)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

  2)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3)运动上,年轻人可选择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2、阳虚体质

  总是手脚发凉,不敢吃凉的东西。性格多沉静、内向。这些属阳虚体质。吃或喝凉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疾病倾向:寒病,腹泻、阳痿等 调养方式:

  1)可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葱、姜、蒜、花椒、韭菜、辣椒、胡椒等。

  2)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

  3)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

  3、气虚体质

  说话没劲,经常出虚汗,容易呼吸短促,经常疲乏无力,这就是气虚体质。这种人喜欢安静,吃或喝凉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性格多沉闷、内向。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疾病倾向: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调养方式:

  1、多吃具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

  2、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

  3、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

  每个人的体质都有所不同,所以每个人的中医体质调养方法也各不相同,我们都应该选择最有效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身体上的疗养,不能人云亦云,别人觉得什么好你就选择什么样的,这样对自己的身体不一定有好处,相反还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在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学会锻炼身体,多去健身房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