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中药射干的功效与作用介绍 告诉你射干的四种吃法

2016-08-2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李新波

一、射干的基本信息

  射干,中药名。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热毒痰火邰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本品呈不规则形或长条形的薄片。外表皮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可见残留的须根和须根痕,有的可见环纹。切面淡黄色或鲜黄色,具散在筋脉小点或筋脉纹,有的可见环纹。气微,味苦、微辛。

  生理特性

  射干,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横生,鲜黄色,呈不规则结节状,长 3-250px,直径1-50px。表面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有较密的环纹。上面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偶有茎基残存;下面有残留细根及根痕。质硬,断面黄色,颗粒性。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耐旱。常生于山坡、草原、田野旷地、杂木林缘。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2.《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3.《本草纲目》:“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孙真人《千金方》治喉痹有乌翣膏。张仲景《金匮玉函》方治咳而上气,喉中作水鸡声,有射干麻黄汤。又治疟母鳖甲煎丸,亦用乌扇烧过,皆取其降厥阴相火也。火降则血散肿消,而痰结自解,症瘕自除矣。

二、射干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性味:苦,寒,有毒。

  归经:入肺经、肝经。

  功效:降火,解毒,散血,消痰。

  射干的作用与功效主治: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入散剂或鲜用捣汁。外用:研末吹喉或调敷。

  射干的作用与其他中药相配,会有更多作用:

  1、射干配麻黄,一寒一热,一宣一降,痰浊可去,肺气开宣,消痰平喘效捷,用于痰饮在肺,肺失宣降而咳逆上气证。

  2、射干配黄芩,宣肺泻肺,通利咽喉,治肺痈,咽喉肿痛,声音嘶哑。

  3、射干配桔梗,清利咽喉,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咽喉肿痛,效果甚佳。

  射干的作用可用于感受风热,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射干为治咽喉肿痛常用的药品,能清热毒、消肿痛,常和牛蒡子、桔梗、甘草等配合应用。射干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射干清肺热而消痰涎,用治咳嗽痰喘,常与麻黄、紫菀、款冬等配合应用。除用为消痰、利咽的药物之外,在鳖甲煎丸中还用以消症瘕、除疟母、通经闭。别名为乌扇。配牛蒡子或黄芩,则清热利咽;如配麻黄,则消痰平喘。

  射干的作用有很多,但用药也有一定的注意事项与用药禁忌,无实火及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射干,而孕妇则忌服射干。在用药之前要遵医嘱哦,注意射干的注意事项,以防服用过后发生不适。

三、射干的食用方法推荐

  射干麻黄汤

  材料:射干13枚(一法9克)、麻黄12克、生姜12克、细辛、紫菀、款冬花各9克、五味子6克、大枣7枚、半夏(大者,洗)8枚(一法25克)

  制法:上9味,以水3600毫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900毫升,分温3服。

  功效: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板蓝根射干蜜饮

  材料:板蓝根15克,射干10克,蜂蜜15克。

  做法:将板蓝根、射干洗净,入锅,加适量水,煎煮2次,每次20分钟,合并滤汁,待药汁转温后,调入蜂蜜即成。

  络石射干汤

  处方:络石3分,射干1两半,芍药1两1分,升麻1两1分,露蜂房(炙)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入马牙消1钱匕,搅匀,食后临卧温服。细细含咽亦得。

  主治:咽喉肿痛,咽物不得。

  甘草桔梗射干汤

  处方:甘草2钱(生),桔梗3钱,半夏3钱,射干3钱。

  用法:水煎半杯,热漱,徐服。

  主治:咽喉肿痛生疮。

  来源:《四圣心源》卷八

  射干鼠粘子汤

  处方:鼠粘子120克(炒,杵),甘草(炙)、升麻、射干各30克。

  制法: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

  主治:宣肺利晒,泻火解毒。治疮疹壮热,大便坚实,或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四、射干的植物介绍

  射干为多年生草本。

  叶互生,嵌迭状排列,剑形,长20~60厘米,宽2~4厘米,基部鞘状抱茎,顶端渐尖,无中脉。

  花序顶生,叉状分枝,每分枝的顶端聚生有数朵花;花梗细,长约1.5厘米;花梗及花序的分枝处均包有膜质的苞片,苞片披针形或卵圆形;花橙红色,散生紫褐色的斑点,直径4~5厘米;花被裂片6,2轮排列,外轮花被裂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约2.5厘米,宽约1厘米,顶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楔形,内轮较外轮花被裂片略短而狭;雄蕊3,长1.8~2厘米,着生于外花被裂片的基部,花药条形,外向开裂,花丝近圆柱形,基部稍扁而宽;花柱上部稍扁,顶端3裂,裂片边缘略向外卷,有细而短的毛,子房下位,倒卵形,3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

  蒴果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黄绿色,长2.5~3厘米,直径1.5~2.5厘米,顶端无喙,常残存有凋萎的花被,成熟时室背开裂,果瓣外翻,中央有直立的果轴;种子圆球形,黑紫色,有光泽,直径约5毫米,着生在果轴上。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于林缘或山坡草地,大部分生于海拔较低的地方,但在西南山区,海拔2000~2200米处也可生长。喜温暖和阳光,耐干旱和寒冷,对土壤要求不严,山坡旱地均能栽培,以肥沃疏松。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中性壤土或微碱性适宜,忌低洼地和盐碱地。

  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分布中心在非洲南部及美洲热带。产中国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也产于朝鲜、日本、印度、越南、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