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川贝怎么吃呢
2016-09-0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苏涵双
一、川贝有哪几种
1、松贝:
因其过去集散于四川松潘县附近,所以称为松贝。本品外形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因其如豆如珠,又称“珍珠贝”、“米贝”。表面类白色,外有鳞瓣2枚,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俗称“怀中抱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或小鳞叶1~2枚;顶端闭合,稍尖或钝圆,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习称“蒜泥点”或“蒜泥蒂”。质地坚硬且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2、青贝:
因其过去集散于四川青川县附近故称青贝。本品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外层两枚鳞瓣大小形态相近,相对抱合,在顶端形成裂口。鳞瓣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底部钝圆。气微,味微苦。
3、炉贝:
因其集散于打剑炉故名之。本品外形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在川贝中个体最大。外表类白色或浅黄棕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俗称“虎皮斑”。外层两枚鳞瓣,大小相近,在顶端形成略尖的裂口,内有小鳞叶及心芽。质地不如上两种川贝坚实,断面较粗糙。气微,味微苦。
二、关于川贝的经典药方
1、治肺热咳嗽多痰,咽喉中干:见母75克,甘草1.5克,杏仁75克。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含化咽津。(《圣济总录》贝母丸)
2、治伤风暴得咳嗽:贝母三分,款冬花、麻黄、杏仁各50克,甘草1.5克。上五味,粗捣筛,每服15克,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贝母汤)
3、治伤寒后暴嗽、喘急;欲成肺萎、劳嗽:贝母一两半(煨令微黄)。桔梗一两,甘草一两,紫菀一两,杏仁半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二十丸;如弹子大,绵襄一丸,含咽亦佳。(《圣惠力》贝母丸)
4、治小儿咳嗽喘闷:贝母半两,甘草一分。上二味捣罗为散,如二、三岁儿,每一钱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入牛黄末少许,食后温分二服,更量儿大小加减。(《圣济总录》贝母散)
5、治百日咳:川贝母五钱,葶苈子、黄郁金、桑白皮、白前、马兜铃各五分。共轧为极细末,备用。1.5~3岁,每次二分;4~7岁,每次五分;8~10岁,每次七分,均一日三次,温水调冲,小儿酌加白糖或蜜糖亦可。(《江苏中医》(2):36,1965)
三、川贝的常见吃法
1、雪梨贝母粥:
粳米100克,梨500克。把川贝用冷水浸泡1小时后取出;圆糯米用冷水浸泡1小时后沥干水备用。雪梨洗净,削去外皮剖开去心,切片备用。粥锅内加清水,用大火煮开,加入川贝及圆糯米转小火煮开后继续煮40分钟,再加入雪梨片煮20分钟,最后用冰糖调味即可。该粥甜爽可口,清凉润肺,可用于久咳难愈者。
2、猪肺贝母汤:
猪肺150克,川贝15克,白糖60克,百合30克,淮山30克,薏苡仁20克。水煎汤服食。主要治疗肺结核阴阳两虚型,表现为咳呛咯血、骨蒸痨热、盗汗遗精、形体羸弱、气短自汗、面浮肢肿、食欲减少、大便溏,舌质红、少津或舌淡体胖有齿痕,脉微细。
3、丹参川贝炖鸡:
川贝母10克,丹参10克,鸡肉200克,冬菇20克,绍酒10克,盐5克,葱10克,姜5克。把鸡肉洗净,切4厘米见方块,冬菇润透,洗净,切成两瓣,丹参润透切3厘米长的段。姜拍松,葱切段。把鸡肉、丹参、川贝母、冬菇、绍酒、盐、姜、葱放入锅内,加上汤400毫升,用武火烧沸,文火煮1小时即成。该汤活血通阳,止咳祛淤。主要适合于痰淤型冠心病患者食用。
四、川贝的市场产销
川贝母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列为国家计划管理品种。由中国药材公司统一管理,1985年改为国家指导性计划品种,以后则由市场调节产销。为了适应医疗和市场需要,在利用野生资源的同时,进行了野生变家种的研究,但尚未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市场供应比较紧缺,属于不能满足需求的品种。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川贝母野生资源较多,收购增长较快,这个时期是供大于求。60年代初期,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收购与销售均有所下降。60年代中期,随着农、副业生产的恢复及发展,川贝的购、销迅速增长,达到历史最高水平。70年代至80年代,资源缺少的问题就较为明显,收购与销售均有较大幅度下降。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川贝母野生蕴藏量约100万公斤,多分布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采挖困难,加之家种区域性强,生产规模小,所以短期内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川贝母是止咳化痰的良药,中医处方用量相当大。以川贝母为原料生产的中成药达100种以上,尤其近20年开发的川贝枇杷露、川贝止咳糖浆、蛇胆川贝液等川贝母制剂,服用方便,比较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