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尿血到底是怎么回事_尿血怎么治疗

2016-09-05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李幻柏

一、尿血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常的尿液含有极少量的红细胞。未经离心的尿液在显微镜下每个高倍视野可有红细胞0~2个,如果超过此数,即为尿血。产生血尿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如肾结核、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尿路肿瘤等。

  症状

  尿血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挟杂血块。《素问》称“溺血”、“溲血”。

  尿血与血淋相似而有别,若小便时不痛者为尿血,小便时点滴涩痛,痛苦难忍者即为血淋。《类证治裁·溺》:“溺血与血淋异,痛为血淋,出精窍,不痛为溺血,出溺窍。”

  尿血之症,多因热扰血分,热蓄肾与膀胱,损伤脉络,致营血妄行,血从尿出而致尿血,发病部位在肾和膀胱,但与心、小肠、肝、脾有密切联系,并有虚实之别。常见的有心火亢盛,膀胱湿热,肝胆湿热,肾虚火旺,脾肾两亏等症。

  原因

  血尿同时伴有较长期的尿频、尿急、尿痛者,以肾结核的可能性较大;如血尿伴眼睑、面部或全身浮肿,血压增高及发热等症状,可能是急性肾炎;如血尿伴剧烈的尿频、尿急、尿痛者,大多为急性膀胱炎;如排尿不畅、尿道口不痛,但肉眼见淡红色尿或显微镜下见红细胞微量者,多为前列腺炎症;血尿伴腰痛症状者,有时发生剧烈的阵发性腰痛--肾绞痛者,可能为肾或输尿管结石;年龄在40岁以上,无明显症状和疼痛的血尿,可能有泌尿系统肿瘤;血尿、腰痛与体位及日常活动有明显关系者,如症状在卧床休息后好转,体力活动增加后加重,则肾下垂的可能性较大;如血尿伴全身其他部位出血者,可能由血液病引起。

二、导致尿血的因素

  一、肾脏及尿路疾病

  1、炎症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统结核、泌尿系统霉菌感染等。

  2、结石

  肾孟、输尿管、膀胱、尿道任何部位结石,当结石移动时划破尿路新膜即容易引起尿血,亦容易继发感染。大块结石可引起尿路梗阻,甚至引起肾功能损害。

  3、肿瘤

  泌尿系统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或邻近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泌尿道时,均可引起一尿血发生。

  4、外伤

  外伤尿血也就是指在暴力的情况下伤及了泌尿系统导致的的尿血。

  5、药物刺激

  如磺胺、酚、汞、铅、砷中毒,大量输注甘露醇、甘油等。

  6、先天畸形

  多囊肾、先天性肾小球基底膜超薄肾炎。胡桃夹现象,该病是血管先天畸形引起,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左肾静脉受挤压,引起顽固性镜下尿血称胡桃夹现象。

  右肾静脉径直注入下腔静脉,而左肾静脉须穿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注人下腔静脉,正常时此角45°~60°,若先天性此角过小或被肠系膜、脂肪、肿大淋巴结、腹膜充填均可引起胡桃夹现象。诊断主要靠CT、B超、肾静脉造影检查。治疗须手术矫正。

  二、全身性疾病

  1、出血性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过敏性紫癫,血友病,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硬皮病等。

三、尿血常见的症状表现

  1、尿颜色的改变

  尿血的主要表现是尿颜色的改变,除镜下尿血颜色正常外,肉眼尿血根据出血量多少而呈不同颜色。尿呈淡红色像洗肉水样,提示每升尿含血量超过1mL。出血严重时尿可呈血液状。肾脏出血时,尿与血混合均匀,尿呈暗红色;膀胱或前列腺出尿血色鲜红,有时有血凝块。

  u=2230225326,1371430451&fm=21&gp=0.jpg

  2、分段尿异常

  将全程尿分段观察颜色,如尿三杯试验,用三个清洁玻璃杯分别留起始段,中段和终末段尿观察,如起始段尿血提示病变在尿道;终末段尿血提示出血部位在膀胱颈部,三角区或后尿道的前列腺和精囊腺;三段尿均呈红色即全程尿血,提示尿血来自肾脏或输尿管。

  3、肾性或肾后性尿血

  镜下尿血颜色正常,但显微镜检查可确定尿血,并可判断是肾性或肾后性尿血。镜下红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为肾小球性尿血,见于肾小球肾炎。

  4、症状性尿血

  尿血的同时患者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而以泌尿系统症状为主。如伴有肾区钝痛或绞痛提示病变在肾脏。膀胱和尿道病变则常有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

  5、无症状性尿血

  部分患者尿血既无泌尿道症状也无全身症状,见于某些疾病的早期,如肾结核,肾癌或膀胱癌早期。

四、尿血的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

  1、尿血病人,特别有肉眼尿血的病人,应该绝对卧床休息。如系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尿血伴肾绞痛者,可在原地做蹦跳动作,通过上下震动,可促使结石排出,疼痛和尿血也随之减轻。

  2、尿血病人必须大量饮水或吃西瓜等,以增加尿量,防止形成血块,阻塞尿道。

  3、如果确定是肾脏、膀胱、尿道出血,在腰部、下腹部、会阴部放置冰袋或敷冷水毛巾,有利于止血,减轻、减缓出血。

  另外,尿血的治疗还要结合饮食上的一些注意事项,这样才能对病情有所帮助。

  尿血病人忌吃一切辛辣刺激性食品,肥甘油腻、荤腥温热性食品,海鱼虾蟹发物。如胡椒、丁香、白酒、辣椒、花椒、大蒜、生姜、洋葱、茴香、鹅肉、公鸡、狗肉、羊肉、各种海鱼、虾子、蟹、芫荽、香椿头、芥末、荔枝、龙眼肉、川芎等。

  忌吃一切辛辣刺激性食品,肥甘油腻、荤腥温热性食品

  还有,患者在进行尿血的治疗时,应多吃一些具有止血、凉血作用的食品,例如:冬瓜、柿饼、荠菜、绿豆等。另外,水果中多富含维生素也可多吃。

  在出现有血尿之后,常常伴有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主要是因为泌尿系统发生一些病变引起的症状。血尿不是一种疾病。在出现血尿之后,应该首先检查出现血尿的病因,之后在进行血尿治疗。

  那么,尿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肾病治疗专家解释说,尿血的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施以不同的对症方法,治疗血尿首先要注意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剧烈运动,其次要大量饮水,减少尿中盐类结晶,加快药物和结石排泄。

  值得注意的是肾炎已发生浮肿者应少饮水。如现有出现尿血的症状,应尽早去正规的肾病医院检查确诊,进行彻底的肾病治疗。肾结核和肾肿瘤在明确诊断后可做一侧肾脏切除手术,以达到治好的目的。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针对病因采取治疗措施。

  (2)长期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中西医药合理使用。

  (3)在肾病治疗前,患者应尽可能地确诊。

  (4)慢性肾炎引起的血尿可用。

  (5)大量血尿时,应及时到正规的肾病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