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的常见早期临床表现 怎样才能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
2016-09-2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李幻柏
一、慢性肾脏病的常见早期临床表现
1、水肿:晨起时眼睑、颜面、脚踝内侧水肿。严重时,双下肢、腰骶部等都会水肿。通常,这些症状在劳累时加重,在休息时减轻,午后大都会消退。
2、小便异常:
1)小便泡沫多且长久不消失,这表明尿液中含的蛋白质较多,也就是有蛋白尿。
2)尿色改变:正常尿液为淡黄色,透明。如果尿液呈浓茶色、酱油色等,可能有血尿。
3)尿量过多或过少。正常人的平均尿量是1500毫升/日,每天小便4~8次,如果没有出现发热、大量出汗、大量饮水等情况,而尿量骤减或骤增,须及时就诊。
4)夜尿。60岁以下者,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征兆。若夜尿量达750毫升,或超过全天尿量的三分之一时,应及时到肾脏病专科就诊。
3、血压升高:有些人长期血压高,已经不会感觉到头晕、头痛等症状,通过测量血压才能判断出血压的高低。
二、怎样才能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
1、充分重视定期的健康体检:
临床上相当一部分无症状性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轻度降低的患者,都是在定期的健康体检时发现。一般肾脏检查主要包括四项:尿常规、肾功能、血压以及肾脏超声波检查。最好每半到一年做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必要时进行肾脏超声波检查。平时,经常监测血压。高危人群则要增加尿监测的频率。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引起的肾脏病,必须做一些特殊的尿液检查如尿微量白蛋白等,才能发现早期肾损害。
尿液检查是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的既方便又便宜的方法,尿常规检查可以帮助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低渗尿等情况,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有助于更早地发现肾损伤。
2、及时发现慢性肾脏病的可疑信号:
如上所述,晨起双眼睑浮肿、双下肢浮肿、尿中泡沫增多(尤其是长时间不消退者)、夜尿增多、血压增高,都提示慢性肾脏病的可能,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肾内科就诊,尽快完善相关化验检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新诊断出的高血压患者中,肾脏情况应作常规检查,因为不少慢性肾脏病是以血压增高为首发表现的。
3、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平时应加强高危人群肾脏情况的评价。肾脏病家族史、急性肾炎病史、慢性扁桃体炎、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风湿病或长期使用药物史者等,均是罹患慢性肾脏病的高危因素,此类患者除需定期行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如1~3月)外,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等更敏感、更精确的指标亦应在考虑之列,这对更早期地发现肾脏受损至关重要。另外患有红斑狼疮、肿瘤,中风,孤立肾等的患者,亦应该定期做肾脏的检查。
三、慢性肾脏病的自我调理
得了肾脏病以后,有的人控制得很好,一辈子不会进展至尿毒症,但是有一部分人发展到尿毒症。哪一部分人容易得到尿毒症?如何配合医生的治疗延缓肾脏病的进展?把以下这些“几高”现象控制好,配合其他方面的调理,就会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甚至做到一生都不需要透析了。
一、控制高血压:血压通常应控制在130/80mmHg左右。如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肾功能的损害就会较快。
二、控制蛋白尿:大量蛋白尿,也是肾脏病进展的罪魁祸首之一,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三、控制糖尿病:应配合内分泌科医生尽量控制好血糖。
四、健康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注意休息,晚上11点之前睡觉。适当的体力活动。戒烟酒等。
五、合理饮食,保护肾脏
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宜吃过咸的食物,比正常人的盐摄入量应稍低。慢性肾脏病很多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鱼、虾及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尽量少吃,口味宜清淡,避免血脂过高。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猪肉、鸡、鸭肉、鱼肉及鸡蛋白,但量不宜太多,以免加重肾脏负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高蛋白饮食,造成肾小球的高灌注、高滤过,肾小球内高压,进而加重其代谢负担,导致肾小球硬化、纤维化,肾单位丧失,肾功能减退,病情会进一步发展。因此,患了慢性肾脏病后,切忌一昧的增加营养,摄入过多的优质蛋白食物,不但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反而会加重病情。
要注意不要吃损害肾脏的药,女同志很多要苗条,吃减肥药,或者说夏天火太旺了,吃中药来消化,不要多吃药,有些药,特别我们过去认为中药是安全的,现在发现中药有很多的药里面含有损害肾脏的药物存在。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不要乱吃,是药三分毒,要么损害肝脏,要么损害肾脏。
四、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为了明确CKD不同阶段的防治目标,提出三级预防概念很有必要。所谓一级预防,又称初级预防,是指对已有的肾脏疾患或可能引起肾损害的疾患(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治慢性肾衰竭(CRF)的发生。二级预防,是指对已有轻、中度CRF的病人及时进行治疗,延缓、停止或逆转慢性肾衰竭的进展,防治尿毒症的发生。第三级预防,是指针对尿毒症病人及早采取治疗措施,防止尿毒症的某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的最终结果是终末期肾衰竭(ESRF),患者将不得不依赖肾替代治疗维持生命。尽管目前透析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但ESRF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较高,生存质量较低。因此,对CKD患者的治疗包括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的治疗和针对各种合并症的治疗。
1.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和进展
(1)原发病治疗 对引起CKD的原发病治疗。
(2)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 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包括以下措施:
1)控制血压 积极控制血压可以降低蛋白尿,可以减轻肾小球高滤过、减缓慢性肾衰竭病变进展。降压药物的选择原则依CKD的分期不同而异,当CCr>30ml/min时,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ARB),必要时联合使用其他降压药物。当患者的Ccr降至30ml/min以下时,应用ACEI和ARB可能引起肾小球内低灌注压而使肾小球滤过率过低,故对非透析的CKD患者应慎用。
2)饮食 低蛋白饮食可降低肾小球内高灌注、高血压及高滤过,减少蛋白尿,从而减慢CRF患者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的进展。当GFR低于25ml/(min.l.73rm2)时,蛋白质入量应限制在0.6g/(kg.d)。应该保证足够的热卡摄人大于35kcal/(kg.d),以最大限度利用饮食中的蛋白质。另外可补充必需氨基酸或酮酸氨基酸混合物。此外,对于有高血压和水肿的病人应该限制盐的摄人。血脂异常的病人应进行饮食调整,必要时应予以降脂药物治疗。
3)纠正慢性肾衰竭急剧加重的因素 CRF是缓慢进展的疾病,但因患者对多种危险因素的易感性较高,在病程中可能会有肾功能的恶化。常见的危险因素有:①血容量不足,包括低血压、脱水、休克等;②严重感染、败血症;③组织创伤或大出血;④内源或外源性毒素的肾损害;⑤泌尿道梗阻;⑥未能控制的严重高血压及恶性高血压。认真鉴别引起肾功能加速进展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有助于肾功能好转。
2.CRF合并症的防治
(1)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须根据尿量、血压、水肿等情况调整出入量,是否限制钠的摄入须视有无高血压及水肿决定。出现高钾血症要纠正诱发因素,同时可给予5%碳酸氢钠静脉点滴,静点葡萄糖加胰岛素,10%葡萄糖酸钙静脉推注,口服降钾树脂等治疗,上述措施无效或严重的高钾血症(>6.5mmol/L)时需行血液透析治疗。代谢性酸中毒在CRF患者常见,它通过对蛋白质代谢及1,25(OH)2D3生成的影响参与了营养不良和肾性骨病的发生。轻度酸中毒者仅需口服碳酸氢钠,较重者(二氧化碳结合力<15rnmol/L)则需静脉点滴碳酸氢钠治疗。
(2)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避免容量过度负荷,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活动量过少等)均有助于减少心血管合并症的发生。
(3)纠正肾性贫血 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可使肾性贫血得到纠正,其目标值为血红蛋白达达100?120g/L、红细胞比容达31%?32%。纠正贫血可以改善重要脏器特别是心脏的供血和功能,提高CRF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红细胞生成素时要特别注意铁剂的补充,因为铁缺乏是影响其疗效的常见原因。
(4)防治肾性骨病 通过限制饮食中磷的摄入,应用磷结合剂纠正高磷血症。低血钙者要补充钙剂。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在控制血磷的基础上可以考虑给予l,25(OH)2D3治疗,用药过程中应密切检测血钙、磷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iPTH的目标值为150?200pg/ml(正常参考值为10?65pg/ml,但尿毒症病人维持正常的骨转化需要比正常人高的iPTH水平),同时避免高血钙和转移性钙化的发生。
当CKD患者疾病进展至ESRD时,应积极行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肾脏替代治疗的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