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黄褐斑的方法 预防黄褐斑出现的方法是什么
2016-09-1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秦书芹
一、中医治疗黄褐斑的方法都是什么
中药去黄褐斑方法一、枸杞子450克,生地黄130克,将两味药研成粉状,调匀贮存,使用时取15克温水服用,每天3次。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可治疗血虚萎黄,延缓衰老;生地黄滋阴养血、清热降火,用于发斑发疹的治疗。服用此方可美白祛斑,适用于长雀斑、黄褐斑的女性使用。
中药去黄褐斑方法二、阿胶200克,核桃仁150克,将两种材料研磨成粉状,调匀,可早晚空腹各服1匙,阿胶补血滋阴,可治疗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等症;核桃补气养血,祛斑抗衰老,女性服用此方可滋润肌肤,祛斑养颜。
中药去黄褐斑方法三、生熟地各15克,玄参、天花粉、知母、黄柏、炙龟板、茯苓、山栀、柴胡、丹皮各1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中药祛斑方子用于因肾虚蕴热而导致的黄褐斑。
中药去黄褐斑方法四、醋柴胡12克,当归、白芍各10克,丹参15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青橘叶6克,制香附10克,薄荷3克(后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中药祛斑方子疏肝解郁,适用于因肝郁气滞而导致的黄褐斑。
二、黄褐斑都有哪些明显的类型
1、肝郁气滞型黄褐斑。这种性状的斑主要是由于肝脏失调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情绪失落、郁闷心烦、肝火旺盛、气滞不畅。斑是褐色或红褐色,常伴有胸胁间的胀痛,月经不调等症状,一般在行经前斑色加深,患者舌苔泛白,口内发苦。治疗当以顺气,活血化瘀为根本。
2、脾虚性黄褐斑。主要是由于劳累过度,饮食失节导致脾阳不振,同时由于气血瘀滞等因素而促成生斑。一般来说斑呈灰褐色或淡黑色,多发于颧、额等部位。比较明显的症状为:厌食、周身乏力,月经后期经色浅淡,舌色变淡,舌苔变厚变白而腻,脉搏轻而弱。治疗时在使用一般祛斑类产品的同时,要从健脾顺气化瘀的角度考虑。
3、肾阴虚型黄褐斑。形成原因主要是过度劳累劳损肾脏,或纵欲过度,精气耗损,致使肾阴亏损,虚火上升,损伤皮肤,形成褐斑。一般斑呈深褐色或黑褐色,形状很像蝴蝶,也叫蝴蝶斑,病发蝴蝶斑时,你经常会感觉到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眼涩、心烦躁热。女性在月经先期,经色暗红,舌色变红同时,舌苔却变得极不明显,治疗应以辅助滋阴降火、化瘀祛斑为主。
三、去除黄褐斑的食疗方法都是什么
(1)干柿去斑方:干柿子,天天食之,久食有效。功效润心肺,去黑斑。适用于面部黑斑、雀斑。(《普济方》)
(2)桃仁牛奶芝麻糊:核桃仁30克,牛乳300克,豆浆200克,黑芝麻20克。先将核桃仁、黑芝麻放小磨中磨碎,与牛乳、豆浆调匀,放入锅中煮沸,再加白糖适量,每日早晚各吃1小碗。功效润肤悦颜。适用于皮肤黄褐斑及皱纹皮肤。
(3)猪肾薏苡仁粥:猪肾1对,去筋膜、臊腺,切碎,洗净,与去皮切碎的山药100克,粳米200克,薏苡仁50克加水适量,用小火煮成粥,加调料调味分顿吃。具有补肾益肤功效。适用于色斑、黑斑皮肤。
(4)牛奶核桃饮:牛奶、豆浆、黑芝麻各200克,核桃300克。将核桃、芝麻放入小石磨中;牛奶和豆浆混匀,慢慢倒入小石磨中边倒边磨,磨好后倒入锅内煮沸,后加入少量白糖调味,也可在煮沸时,打入生鸡蛋,边搅边煮。每日1次,每次1小碗。可经常食用。
(5)山楂橘皮饮:山楂、橘皮各适量,加水共煮,待凉,用纱布滤渣取汁加蜂蜜调用。
(6)美肤汁:雪梨100克,甘蔗200克,葡萄300克,蜂蜜100克。将雪梨、甘蔗、葡萄洗净搅汁去渣,与蜂蜜混合装瓶备用。早晚各吃10毫升,用开水兑。
四、预防黄褐斑出现的方法是什么
方法一、加强防晒、美白双重护理
为了防止紫外线的侵害,第一步就是先要做好防晒的工作,外出要带遮阳伞、涂防晒霜不用说,就算是在室内,灯光、电脑屏幕也都是紫外线的来源,而且窗口也会将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进来。所以防晒隔离,是全天候、全方位的必要防护工作。
方法二、千万不可乱用去斑产品
用不好事得其反,不仅斑没除掉,反而烧伤皮肤,烧伤的皮肤会起许多皱,比有斑更难看,轻的有的几个月可以恢复,严重的永远也不能恢复,那就终身后悔来不及了。那些广告鼓吹几天可以去斑更不可信。
方法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即使调理好内分泌,达到了祛斑的目的,还是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因为女性内分泌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年龄、体质、精神状态等等。因此要坚持规律作息,不要熬夜,经常锻炼身体,保持愉悦的心情,心态平和,才能气血调和,皮肤靓丽。
方法四、:中药调理,标本兼治
现代医学专家对中药的美容功效作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全都是来自于天然植物,无任何激素以及副作用,在安全上是有保证的。而且中药具有调和作用,可有效调节机体微循环,使体内多余的黑色素及时排出体外,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细嫩有光泽。因此,脸上长斑的MM也可以通过内服中药来调理。如今市面上出现了了许多中药成分的祛斑美白产品,性质温和,没有副作用,而且祛斑效果比自行调理更快也更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