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得了水肿怎么办 水肿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2016-09-2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山亦寒
一、实验室里一般如何检查水肿
1.血浆总蛋白与白蛋白的测定
如血浆总蛋白低于55克/升或白蛋白低于23克/升,表示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其中白蛋白的降低尤为重要。血浆总蛋白与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及营养不良。
2.尿检查与肾功能试验
有全身性水肿时应检查尿内是否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等。如无蛋白尿很可能水肿不是由心脏或肾脏病引起。心力衰竭患者常有轻度或中度蛋白尿,而持久性重度蛋白尿为肾病综合征的特征。持久性蛋白尿,尿中红细胞与管型增多,伴有肾功能明显减退者常提示水肿为肾脏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虽亦可有上述表现,但尿检查和肾功能的改变在程度上一般都比较轻。与水肿有关的肾功能试验,常选用酚磺酞亦称酚红试验、尿浓缩和稀释试验、尿素廓清试验等。
3.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如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者应考虑此水肿可能与慢性肾脏病有关。
4.计算水和钠盐的每日摄入量和排出量
计算每日水和钠盐的摄人量和排出量,必要时测定血浆氯化钠含量,有助于了解体内水、盐的潴留情况。
二、水肿的表现有哪些
1.全身性水肿
(1)心脏疾病 风湿病、高血压病、梅毒等各种病因及瓣膜、心肌等各种病变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
(2)肾脏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肾衰竭期、肾动脉硬化症、肾小管病变等。
(3)肝脏性疾病 肝硬化、肝坏死、肝癌、急性肝炎等。
(4)营养性因素 ①原发性食物摄人不足,见于战争或其他原因(如严重灾荒)所致的饥饿;②继发性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于多种病理情况,如继发性摄食不足(神经性厌食、严重疾病时的食欲缺乏、胃肠疾患、妊娠呕吐、口腔疾患等);消化吸收障碍(消化液不足,肠道蠕动亢进等);排泄或丢失过多(大面积烧伤和渗出、急性或慢性失血等)以及蛋白质合成功能受损、严重弥漫性肝疾患等。
(5)妊娠因素 妊娠后半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
(6)内分泌疾病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分泌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下丘脑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7)特发性因素 该型水肿为一种原因未明或原因尚未确定的(原因可能一种以上)综合征,多见于妇女,往往与月经的周期性有关。
2.局部性水肿
(1)淋巴性 原发性淋巴性水肿(先天性淋巴性水肿、早发性淋巴性水肿),继发性淋巴性水肿(肿瘤、感染、外科手术等)。
(2)静脉阻塞性 肿瘤压迫或肿瘤转移,局部炎症,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等。可分为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以及其他静脉阻塞。
(3)炎症性 为最常见的局部水肿。见于丹毒,疖肿等。
(4)变态反应性 荨麻疹,血清病以及食物、药物、刺激性外用药等的过敏反应等。
(5)血管神经性 属变态反应或神经源性,可因昆虫、机械刺激、温热刺激或感情激动而诱发。部分病例与遗传有关。
三、水肿是怎样引起的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见于蛋白质吸收不良或营养不良及伴有大量蛋白尿的肾脏疾患等。当血浆白蛋白量降到25g/L或总蛋白量降到50g/L时,就可出现水肿,为全身性。
2.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升高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阻塞或静脉回流障碍。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相应部位的组织水肿或积水,如肝硬变引起胃肠壁水肿的和腹水,心力衰竭时的腔静脉回流障碍则引起全身性水肿。
3.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血管活性物质(组胺、激肽)、细菌毒素、缺氧等可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而引起水肿。炎性病灶的水肿即主要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变态反应引起的水肿亦属此机制。此类水肿通常发生于血管壁受损的局部。
4.淋巴回流受阻
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腋窝淋巴结切除后的局部淋巴液循环破坏,可发生患侧上肢水肿;丝虫病时下肢和阴囊由于淋巴管被虫体阻塞,常发生下肢和阴囊水肿。此外淋巴管广泛性的癌细胞栓塞可引起局部水肿。
四、10种饮食偏方消除水肿
1、赤小豆鲫鱼汤
原料:鲫鱼240克,赤小豆120克,商陆3克。
做法:鲫鱼去鳞、肠肚等,洗净,与赤小豆、商陆同煮,至豆熟鱼烂成浓汤,不拘时,代茶饮。本方行气利水,适用于水湿浸渍之水肿。
2、煮麻黄
原料:麻黄6克,连翘、杏仁各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甘草各6克。
做法:除赤小豆、大枣外,余药用布包煎,煮取汁液,用药汁与赤小豆、大枣同煮,直至将赤小豆煮烂熟,吃豆枣,喝汤汁,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3天。 本方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之水肿。
3、羊肾粥
原料:新鲜羊肾、白术片各45克。
做法:将羊肾洗净去脂膜,切成细丁同白术片共人砂锅内,加适量水,煮粥,一次温热空腹食之。本方补肾健脾,燥湿利水,适用于肾虚水肿。
4、水煎麻黄石膏
原料:麻黄33克,石膏66克,甘草5克,车前于33克,白茅根66克,生大黄16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为近代名中医李健颐方,功能清热宣肺,通腑利尿,适用于阳水。所谓阳水,是指外邪犯肺,致肺气不宜,不能通调水道,以水溢肌肤而为恶风水肿的“风水”。
5、水煎滑石橘皮
原料;橘皮10克,滑石13克,赤茯苓5克,木香、槟榔、猪苓、泽泻、白术各4克,肉桂2克,生姜5片。
做法;水煎服,1日1剂,早晚服。本方为《奇效良方》之方,功能清利湿热,健脾理气,适用于水肿。
6、玉米扁豆粥
原料:玉米50克,白扁豆25克,大枣50枚。将其三味洗净,按常法煮作粥,每日1次。
做法:本方利水消肿,适用于营养不良性之水肿。
7、扁豆大米饭
原料:扁豆50--100克,大米100---150克。
做法:加水煮饭,用油、盐调味服食。本方益气、健脾、消肿,适用于脾虚水肿。
8、煮牛肉蚕豆
原料:蚕豆、牛肉各150克。
做法:将牛肉切片,加水同煮,食盐少量调味,佐餐。本方健脾、补气、消水,民间用以治疗营养性水肿,疗效甚佳。
9、炖生鱼
原料:大蒜(0--90克,生鱼200--250克。
做法:先把大蒜去皮,生鱼去肠脏洗净,加清水适量,隔水炖服(不要加盐)每日或隔日1次,连服数次。本方健脾,利水消肿,适用于治疗营养性水肿。
10、冬瓜汤
原料:冬瓜150克,葱白15克。
做法:将冬瓜去粗皮,洗净,切片加水适量,煮成冬瓜汤。煮沸后下葱白经于汤内,吃瓜饮汤,1日数次,可当菜吃。本方健脾利湿,适用于各种水肿,尤其以温热水肿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