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患者术后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呢 皮肤癌的诊断方法
2016-10-0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山亦寒
一、关于皮肤癌的检查与鉴别方法有哪些
一、检查
活检病理检查,对皮肤癌的分类,以及治疗方法也极其重要,而且治疗效果也不同。
二、鉴别
皮肤癌中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要相鉴别,还要与脂溢性角化病、皮肤原位癌、盘状红斑狼疮等相鉴别。
1.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发生的主要部位是面部,尤其是鼻、前额、眼、颧部及上唇,损害发展缓慢,局部往往不充血,表面结痂而无角化现象,边缘卷起,呈蜡状半透明,炎性反应没有或轻微,转移者罕见。鳞状细胞癌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尤其是皮肤粘膜连结处及四肢、下唇、鼻、耳、手背和阴部,往往在有慢性皮肤病损处发生,损害发展较快,局部充血明显,或周围及表面有扩张的毛细血管,角化现象明显,边缘高起坚硬,炎性反应显著,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2.脂溢性角化病:又称老年疣,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多发于面部、颈部、胸部、背部及手背,损害为略高出于皮肤的圆形或卵圆形扁平疣状皮疹,呈朽黄、黄褐色至煤黑色,边界清楚,质地柔软,表面稍粗糙,覆有油脂状鳞屑痂。皮疹数目不定,往往很多。脂溢性角化病可永久存在而不恶变,极少数病人的个别损害可发展成基底细胞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助诊断。
3.皮肤原位癌(Bowenrsquo;s disease):损害好发于躯干和臀部,可单发或多发,典型者呈界限清楚的鳞状斑丘疹,可逐渐扩大,或相互融合,损害的大小可由数毫米到若干厘米不等,表面覆以鳞屑或脱屑后结棕色至灰色硬痂,不易剥离。发展缓慢或长期无明显变化,有时中央部分可部分消退或有瘢痕形成,而附近出现新的损害。一般不变成溃疡。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
4.盘状红斑狼疮:多见于中年男女,损害初发时为小丘疹,渐扩大呈斑块,性质干燥,表面角质增殖,毛囊口扩张,内含有角质栓刺,有萎缩斑,不形成溃疡,边缘多充血。发生于颜面部者呈蝴蝶状分布。血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组织病理可助鉴别。
5.角化棘皮瘤:以中年男性较多,多发生于面部,尤其是颊部及鼻部,而四肢和躯干极为少见。损害为呈坚实的半球形肿瘤耸立皮肤上,似淡红色粉刺或与皮肤色泽相似的小结,边缘隆起,中央陷凹成火山口形,内含一个角质痂。本病发展迅速,但长到直径达2厘米左右后不再继续发展,2~6个月内能自行萎缩,自然痊愈,遗留萎缩性瘢痕。
6.帕哲氏病(Pagetrsquo;s disease):常侵犯40岁以上妇女单侧乳头和乳晕。早期仅为乳头部小片鳞屑性红斑,境界清楚,逐渐波及其邻近皮肤,表面易于糜烂,搔抓后呈湿疹样变化。损害经过缓慢,无自愈倾向。偶见于乳房以外其他大汗腺分布区,如腋窝、外生殖器、肛周、口唇、鼻翼等处。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表皮内有分散或成团的Paget细胞,见此细胞即可确诊。
7.转移性皮肤癌:由其他器官原发性癌转移到皮肤而发,一般为多发性,同时有其他器官原发性癌的症状及体征。
二、皮肤癌的饮食禁忌问题
1、补血养气
皮肤癌手术后,患者消耗了很多能量,应该多多食用补气养血的食物,例如扁豆、大枣、粳米 龙眼、荔枝、香菇、胡萝卜、山药、藕粉粥、豆类等。这些食物都是补血养气的佳品,皮肤癌患者在术后多食这些食物,对于身体的恢复很有帮助。
2、补充蛋白质
鱼,动物肝脏,虾等食物可以为皮肤癌术后患者补充大量的蛋白质,这对于身体的恢复是相当有益的。
3、滋阴养液
皮肤癌在手术时耗损了大量的阴液,宜多食滋阴养液之物,选用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水白菜、香蕉、葡萄,以及泥鳅、海参、甘蔗粥等,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滋补作用。
由于术后身体的各种营养成分大量流失,这些食物可以为病人的身体提供丰富充足的维生素和必须的微量元素,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恢复皮肤癌术后患者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皮肤癌的术后护理关乎到手术的恢复情况,为了患者的健康,患者一定要做好术后护理工作哦!
三、常见皮肤癌的临床表现
1.鳞状细胞癌
可由角化病、黏膜白斑及其他癌前疾病转化而来。生长较快,早期即形成溃疡。有的呈结节样或菜花状,向深部侵犯较小,基底可移动,有的呈蝶状,向深部浸润较明显,破坏性大,常累及骨骼。鳞状细胞癌常伴有化脓性感染,伴恶臭、疼痛。多见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2.基底细胞癌
起病时常无症状,初期多为基底较硬斑块状丘疹,有的呈疣状隆起,而后破溃为溃疡灶改变,不规则,边缘隆起,底部凹凸不平,生长缓慢。转移者极少,先发生边缘半透明结节隆起浅在溃疡,继之渐扩大,可侵袭周边组织及器官,成为侵袭性溃疡。
皮肤癌检测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 暂时不明。
检查前禁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生活要规律。
检查时要求:积极配合医生
面对皮肤癌,希望我们的皮肤癌患者朋友,除了对皮肤癌疾病多做了解外,及时的治疗皮肤癌也是至关重要,治疗皮肤癌要选对方法,不能为了方便就对皮肤癌随便采用一些不正规治疗措施。另外,针对皮肤癌的预防,要从生活的细节做起。
四、洗澡过多会引发皮肤癌吗
皮肤癌为来自外胚叶的一类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最常见。好发于裸露部位,如头、面、颈及手背;也见于口腔粘膜、唇、舌、外阴等部位。鳞状细胞癌发病最高,基底细胞癌发病较低,约10∶1.5。
能引起皮肤癌的常见原因有如下几个:与长期强烈日晒、皮肤干燥、萎缩及发生角化者;化学性刺激,如长期接触沥青、煤焦油或砷剂;物理性刺激,如不稳定性疤痕、慢性溃疡及窦道长久不愈者;皮肤增生病变,如皮肤过度角化、粘膜白斑、色素性干皮症、乳头状瘤等密切相关。病理为鳞状细胞癌源于上皮细胞。基底细胞癌主要由基底细胞构成,特点是癌细胞巢常有分支形,多为实质性,也可见空腔出现。
关于洗澡的频率和癌症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专家指出,频繁的洗澡会洗去人体表面本来就很少的皮脂。皮脂越少,皮肤就越干燥,这就容易导致皮炎。洗澡时用力地搓洗则会使表皮受到损害,容易让细菌、真菌乘虚而入,引起皮肤感染。另外,经常性的皮肤损伤则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天长日久积累下来的炎症,就有可能“升级”成为皮肤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