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的发病原因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
2016-09-3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郝代梅
一、什么是青少年社交恐惧症
这些孩子在生活中常受到父母的批评。有时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过错而遭到父母过分严厉的训斥,甚至受体罚;有时则是父母情绪不好而毫无道理地把烦恼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这种家庭里,便会产生惧怕心理,甚至不能辨别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孩子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他们从父母的行为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己很无能,总是做错事,是个没用的孩子。
这类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程度不等的社交恐惧倾向,严重者会成为社交恐惧症患者。患了此病,无法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会变得内向、孤独,人生观也变得消极、悲观。那么,如何才能防止孩子患上“社交恐惧”呢?
1.作为父母应该关注孩子是否有社交恐惧症的倾向,并且要及时的审视自己对孩子的行为是否是恰当的,纠正不恰当的教育,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表扬和鼓励。
2.有时人的羞怯不完全是由于过分紧张,而是由于知识领域过于狭窄,或对当前发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因此,平时要让孩子加强对文学、音乐、艺术等方面的学习,多看课外书籍、报刊,广泛地吸收各方面的知识,有了知识会帮助他树立自信,克服羞怯。
3.孩子在交往中出现上述症状时,教会孩子有意识地做数次深而长的有节奏的呼吸,心里要想着自己与对方是平等的,这可以使紧张心情得以缓解。平时注意训练孩子用大胆而自信的眼光看别人,为他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础。也可教孩子做一些克服羞怯的运动。例如:将两脚平稳站立,然后轻轻地把脚跟提起,坚持几秒钟后放下,每次反复做30次,每日做3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觉。
社交恐惧症,很多人并不熟悉,内向却是大家熟悉的一种性格描述。最近,一个“测测你到底是内向还是社交恐惧症”的测试题在网上广泛转载。昨日,记者采访某专家。专家称,社交恐惧症患者在心理门诊很常见,该测试虽不能完全代替医生诊断,但具有一定科学性。“这套题虽然不能完全替代医生的诊断,但足以帮你初步认清自身情况。”
二、社交恐惧症与内向的区别
与内向有啥区别
内向者不想社交 恐惧症无法也不敢
专家介绍,社交恐惧症是一种过分惧怕社交活动的一种神经症。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明明知道这种恐惧反应是不对的,但是就是没办法控制,然后又会出现一些焦虑,即使去参加社交活动了,也会表现的非常害怕。
心理学家将人的性格分为两种类型:内向与外向。内向性格的人心喜爱思考,感情比较深沉,待人接物小心谨慎,喜欢单独工作,常因为过分担心而缺乏决断力,对新环境的适应不够灵活,但有自我分析与自我批评的精神。
两者最根本区别在于,社交恐惧症患者属于无法也不敢与外界接触,而内向的人只是不喜欢或不想与外界接触。心理专家认为,性格内向是很正常的情况,不需要刻意作出改变,性格内向的人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即可。
什么人群易发病
一般为女性多发 有家族遗传倾向
专家介绍,恐惧症常为突发的,女性多见。有研究表明其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也有研究发现恐惧症状出现时血浆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功能失调有关。心理学家则认为恐惧症状的扩展和持续是由于症状的反复出现使焦虑情绪条件化所致,而回避行为阻碍了条件化消退。
专家进一步分析,社交恐惧症的最核心的产生原因是人在青春期时发生了一些挫折事件或不光彩事件,随着人的成长与成熟,自己的人生观与道德观不允许自己曾经发生过这些事件,并且不敢直视,由此产生强烈的自卑和逃避心态。
三、青少年易患上社交恐惧症的4原因
1、缺乏锻炼
有人认为自已缺乏社交技巧和能力的培训锻炼,缺乏社交技巧给别人造成不好的印我明,以致引起别人不好的反应,导致尴尬的处境。同时,本人觉察到了自己的社交笨拙,也容易造成紧张害怕。
2、自我贬低
有 的患者他们在社交过程中的行为其实是恰当的,但患者却认为自己的表现不对,所以是患者对自己的评价不恰当。在社交过程中,患者的自我贬低起着重要作用。不 少患者对自己要求过高,恨不能以自己超群的口才和举止得到所有人的称赞与喜欢,这就不可避免反复造成自我挫败,终于导致见人就紧张害怕。
3、社交动机不纯
有些患者社交的动机不纯,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造成某种特殊的印象,所以才可能会感到紧张不安甚至恐惧。假如不论别人对我有什么看法,我一概毫不在意,就不会紧张害怕。
4、人格特性
如果一个人倾向于控制别人对他的印象,或者特别受面子,似乎所有的人都喜欢他这人才有面子,或者完美主义倾向强烈,恨不得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完美无缺。那么这种人便容易患社交恐惧症。有些人害怕与别人交流,特别是在一些公开的社交场所。这严重影响了患者在别人心中的评价,也给患者的工作带来了麻烦,这是患有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及时了解社交恐惧症的原因很重要。
四、青少年攻破社交恐惧症的8妙招
1、适当的放松
这样做能够缓解心理的恐惧感。将两脚平稳站立,轻轻地把脚尖踮起,坚持几秒钟,然后放下,同时,边做有节奏的深唿吸边数数,这样做二到三组,每组三十下,一般就能缓解心理恐惧。
2、接纳并信任自己
社交恐惧症在某种程度上时不能接受自己的一种表现。从现在开始,停止对自己的挑剔,批评,责难,也不要以恐惧就逃跑。要知道,如果自己都不信任自己,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谁会信任你呢?
3、让自己有事做
心理学家认为,双手空空会让人的社交恐惧感增加,而手里握着东西能够给人一定程度的安全感。台湾名主播蔡康永就总是这样,在做节目的时候,把一支笔我在手里,他说:“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手不知摆在什么地方的尴尬。”
4、试着看着别人眼睛说话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如果能够勇于直视他人的眼睛,也就相当于敢于敞开心灵与人交流。开始时,一直盯着别人的眼睛,感觉可能会比较尴尬,当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比如:即使看着他的眼睛,他也不会咬我一口。又或者当成一个自己的小游戏:我就这么盯着他看,看他会有怎样的反应。
5、自己演练社交情景
经常自己在脑海中预演,或者把板凳,桌子等当成陌生人进行社交演练。次数多了,时间久了,效果就明显了。
6、选择友善的人交往
友善的人比较懂得如何尊重一个人,我们也比较容易从他们那里获得认可,进而建立起我们的社交自信。
7、不刻意迎合
压抑自己,迎合别人和外界的做法并不可取。一方面,这样的方式让对方无法了解到真实的我们,另一方面,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让自己排斥社交活动。
8、关注社交本身,而非自己的表现
将注意力转移到怎样才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怎样才能发掘对方的有点等事情上来,这样就能够自然从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