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皮肤出现红斑 皮肤有红斑怎么办
2016-10-0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常从安
一、红斑的病因
药物因素(15%)
主要指对具有过敏体质者而言他们在使用某些药物后,容易引起变态反应,在皮肤粘膜上出现多少不等的多种形态的红斑、水疱、糜烂等常见的有关致敏药物如磺胺类、抗生素、*类保泰松、退热药、代兰丁或卡马西平等。
免疫因素(10%)
许多学者研究了免疫与红斑的关系认为免疫因素也是发病的一种可能的因素。如Kraeger等(1973)测定了5例多形渗出性红斑患者的巨噬细胞集聚活性(macrophage aggregation activity,MAA),其中2例MAA增加Safai等(1975)报告了两例由临床与组织学诊断的大疱性多形渗出性红斑患者血清和疱液中IgG均有升高现象;而早期疱液中补体成分下降,免疫复合物升高。
病毒感染(10%)
Soltz-Szots(1963)报告用单纯疱疹病毒疫苗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时诱发了多形渗出性红斑Shelley(1967)用单纯疱疹病毒疫苗0.01ml作皮下注射,复制了多形渗出性红斑的发生。除单纯疱疹病毒外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等都可作为抗原而诱发本病的发生,故多形渗出性红斑被公认为系一种变态反应。
细菌感染(12%)
主要是化脓性球菌感染它们作为抗原而致病。包括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布鲁氏杆菌、白喉杆菌、类丹毒杆菌等。
支原体感染(5%)
目前认为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使人致病的病原如Lyell等(1967)从2/13例严重多形渗出性红斑的水疱中分离出肺炎支原体、且补体结合抗体效价升高。又从另外5例多形渗出性红斑患者的口咽部分离出肺炎支原体口腔支原体和人类支原体I型。
其它因素(3%)
如患者精神紧张过度疲劳、食物过敏、病灶感染乃致遭受寒冷等皆可诱发本病。
二、红斑的症状
口腔红斑发病年龄以41~50岁发病最高,发病部位以舌缘部病最高,龈,龈颊沟,口底及舌腹,腭部次之,临床上分为均质性红斑(homogenous erythroplakia),间杂型红斑(interspersed erythroplakia),颗粒型红斑(granular erythroplakia)3种类型:
一、均质性红斑
病变较软,鲜红色,表面光滑,无颗粒,表层无角化,红色光亮,状似“无皮”,损害平伏或微隆起,边缘清楚,范围常为黄豆或蚕豆大,红斑区内也可包含外观正常的粘膜。
二、间杂型红斑
红斑的基底上有散在的白色斑点,临床上见到红白相间,类似扁平苔藓。
三、颗粒型红斑
在天鹅绒样区域内或外周可见散在的点状或斑块状白色角化区(此型也即颗粒型白斑),稍高于粘膜表面,有颗粒样微小的结节似桑葚状或似颗粒肉芽状表面,微小结节为红色或白色,这一型往往是原位癌或早期鳞癌。
三、红斑的预防
预防:
1、尽量避开过敏原,服用一些致敏药物时一定要慎重,防止过敏引发红斑。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可有效防止红斑及各种疾病的发生。
3、多吃菌类食物,菌类食物有调节免疫的作用,因此可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尽量保证生活规律,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身心健康。
5、做一下过敏原检查、PPD检查。
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陪伴人数和探视次数。用含氯消毒液湿拖病室地面1~2次/d并擦拭床头柜、椅、门窗1次/d,床单、被套以及被服均高压灭菌后使用,并及时更换,被服以棉制品为宜。一切治疗、检查和护理前后,医护人员及时洗净双手,并用新洁灵喷双手消毒。体温表、血压计等用物固定使用,并对家属进行相关教育。
2、鼓励患着多饮水,勤排尿以自然冲洗尿道,防止尿路感染。对排尿障碍者采用热敷、听流水声或轻压膀胱区助其解便。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洗眼部,注意清除分泌物、脱落的痂皮及睫毛,然后用利福平、托百士或更昔洛韦滴眼液滴眼,交替使用,2~3次/d,两人协作完成。
四、红斑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按病情轻重,分内科三级护理常规。定时测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象细胞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者要每周检查1—2次。有感冒者,要随时检查白细胞和分类,有尿蛋白的每周检查2次尿常规,每周一次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尿中自细胞增多,要查中段尿路培养和菌落计数,以排除尿路感染。告诉病人要避免日光照射,病室要消毒不要用紫外线,宜采用其它理化方法消毒。如臭氧灭菌灯、醋酸蒸气、苍术、白芷烟薰、菖蒲、野菊花蒸汽薰洗等。
由于肾脏缺血,可使肾脏分泌肾素,激活血管紧张素而产生高血压,同时由于排钠功能的减退,使水钠潴留,更加重了高血压,所以要限制每日钠盐的摄入量,一般每日在3克左右,同时要补充一些活化的维生素D来帮助钙的吸收。外出时要多穿衣服,注意预防感冒,以免使病情加重,这是在红斑狼疮的饮食中应注意的。
对于红斑的饮食应注意补充的蛋白质要以动物性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牛奶、鸡蛋、瘦肉等。食物量要适当,瘦肉每天每人不超过100克,鸡蛋不超过2个,如果食入量过多,病人不但不能完全吸收,还增加肾脏负担。肾病尿蛋白阳性患者,最好少食或不食用豆类及豆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