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饮食禁忌 病因有哪些
2016-11-1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于紫青
一、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阴虚内热或热毒炽盛,迫血妄行,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肌肤所致。辛辣之物(如辣椒、大蒜等)可热生火,油腻之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可助湿生热,火热之邪迫血妄行,血溢脉外,则可加重紫癜。
2.忌食虾、螃蟹 本病的发生与免疫因素、脾脏对血小板破坏以及毛细血管的缺陷等因素有关。吃虾与蟹易造成免疫损害,致使毛细血管渗透性和脆性增高,导致皮肤、粘膜出血,加重病情。
3.忌饮酒 酒性辛烈燥热,可刺激皮肤及内脏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出血症状加重,不利于病情的治疗和恢复。
4.忌食粗、长纤维食品 血小板减少者最易出血。食用粗、长纤维食品,要在消化过程中与消化道粘膜大量磨擦,会导致消化道出血,故必须忌之。这类食物有芹菜、菠菜、韭菜、竹笋、冬笋和未煮烂的牛肉、羊肉、猪肉等。
5.忌热性食物 热性食物有助阳动血之弊,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加重,故不宜食之。这类食物有羊肉、狗肉、麻雀、鹿肉、公鸡肉、韭菜、荔枝、蚕蛾等。
二、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
1.免疫因素:血小板减少的直接原因是血小板破坏增加,即血小板存活时间显著缩短,导致的原因是病人血浆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这种抗体对同种和自身血小板均有破坏作用。
2.血管因素:临床上发现,有些病人的出血程度与血小板数量的减少不成比例,这可能是本病的出血与毛细血管功能障碍也有关系。例如脾切除后,虽然部分病例血小板数并未上升,但出血现象则可改善;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血小板数量不一定增加,但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转为阴性,出血也可减轻。凡此皆足以说明毛细血管缺陷对本病出血的重要意义。
3.脾脏因素:经研究发现脾脏可能是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的重要部位之一。当脾脏产生大量抗血小板抗体时,正常血小板经过脾脏与抗血小板抗体结合而致敏,致敏的血小板极易被吞噬细胞所吞噬,因此患者周围血中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
4.遗传因素:据研究表明,患者及其直系健康的家属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学缺陷,提示此病可能与遗传有很大关系。
三、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脾切除能使患者长期缓解,缓解率达85%,是血液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切脾指征。
术前准备:1.对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前应改善肝功能,纠正出血倾向。2.对某些严重贫血者,应反复多次输血后,再行脾切除。3.对长期使用激素者,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4.按普外科腹部手术前准备。
麻醉要求:气管内插管麻醉。
术中注意点:1.手术可取左侧肋缘下或上腹正中“L”形切口,术野显露充分。2.切睥前宜先结扎脾动脉。3.脾切除后,脾窝应放置引流管。4.血液病患者须将副脾一并切除。5.切除脾脏时注意不要损伤胰尾部,以免术后发生胰瘘。
术后处理:1.按一般腹部手术后处理。2.引流管一般于术后24~48h拔除。3.术后每日查白细胞和血小板。术后当血小板超过(0.8~1)×1012/L时,应行抗凝治疗。
关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切除脾脏。另外这种治疗方案是目前来说缓解率高达85%的,可以手术的过程并不复杂。但是大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专业性较高的医院,这样才能够极大地降低手术的风险性。
四、免疫性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用药时的禁忌
1.服糖皮质激素忌过食含钙食物 因服用糖皮质激素期间过食含钙食物(如牛奶、奶制品、精白面粉、巧克力、坚果等)会降低疗效。
2.服糖皮质激素忌高盐饮食 因为糖皮质激素具有保钠排钾作用,故高盐饮食易引起水肿。
3.服糖皮质激素忌大量食糖 由于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能促进糖原异生,并能减慢葡萄糖分解,有利于中间代谢产物如丙酮酸和乳酸等在肝脏和肾脏再合成葡萄糖,增加血糖的来源,亦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故致血糖升高。因此服用糖皮质激素要限制糖的摄取。
4.忌易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本病可由药物引起,故本病患者忌用奎尼丁、奎宁、氯霉素、磺胺药等,因这些药物可通过免疫作用而致血小板减少。
5.忌抗凝血药物 抗凝血药物用于血小板减少症可使出血加重,故必须禁用,如双香豆素、双香豆素乙酰、环香豆素、华法令钠、新抗凝、苯茚二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