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发育过程 青少年发育期吃什么好
2016-10-2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潘书蕾
一、青少年发育过程特点
身体成长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急速变化,成为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就是第二加速期。这个时期的儿童的身高、体重、肩宽、胸围都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
1.身高快速增长
身高的快速增长是青春发育期儿童身体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据统计,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儿童平均每年长高3—5厘米,在青春发育期期间,平均每年长高约6~8厘米,甚至达到10—12厘米之多。
2.体重迅速增加
体重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体重反映肌肉的发展、骨骼的增长以及内脏器官的增大等。青春发育期儿童体重年平均增长量达4.5—5.5公斤。
生理机能
青春期儿童的生理机能也迅速增强,肌肉与脂肪的变化,使男性肌肉强健,女性身体丰满;脑与神经系统逐步发育成熟。
经历青春发育期的成长加速,少年儿童的体形和面部特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这一变化,他们的体貌特征开始接近成人。
性成熟
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1.性器官发育
生殖器官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发育非常缓慢,一旦进入青春发育期,发育速度会迅速上升。
2.第二性征的出现
第二性征是指身体形态上的性别特征,也称副性征。女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乳房隆起、体毛出现、骨盆变宽和臀部变大等;男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胡须、喉结突出和嗓音低沉、体毛明显等。第二性征的出现,使少年男女在体征上的差异凸显出来。
3.性功能成熟
生殖系统发育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性腺的发育成熟使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发生遗精。
月经初潮出现是女性少年身体发育即将成熟的标志。初潮年龄约在10—16岁,平均年龄为13岁左右,但一般到1 8岁卵巢发育方达成熟水平。
男性性成熟要晚于女性,首次遗精约出现在12~18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14~15岁,但约4—5年之后生殖系统才能真正发育成熟。
二、青少年发育过程性格特征
心理紊乱
少年期生理发展的加速和性成熟的加速,使少年儿童对自己的生理状况不适应,甚至会对这种突然到来的急速发育产生陌生感与不平衡感,从而出现诸多心理生物性紊乱。
生理系统的不平衡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出现,如支气管喘息、肠道运动失调、神经性食欲不振、强迫神经症、口吃等。表现出的症状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胸闷、心慌、呼吸不畅以及全身酸懒、精神不振或其他疑似症状。而这些症状多半都是功能性紊乱所致。
由于他们对生理变化的不适应,往往把生理发育上的不协调和功能性紊乱等感觉作为严重疾病加以反应,导致对症状的过分夸大,乃至造成情绪紧张和焦虑。严重的心理生物性紊乱会使一些人感到难以忍受而影响学习和健康。
心理偏差
青春发育期被称为危机期或困难期,这意味着这个时期的儿童会遇到许多压力、矛盾和危机。
青春发育期较易出现的心理疾病有神经症、病态人格、躁狂症等。
矛盾特点
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三、青少年发育期吃什么长身体
青少年发育吃什么好之一、要吃五谷杂粮
青年时期要有足够的热能供给,对3大热能营养素要求保持适宜的比例: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大致为1∶0.8∶7.5。膳食中这3种营养素的含量最大,代谢过程中这3种营养素的相互关连也最为密切,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膳食中有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就可减少蛋白质为热能的分解,从而有助于蛋白质在体内的合理使用和储存。
青少年发育吃什么好之二、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动物食品和豆类食品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如瘦肉、鱼类、蛋类、牛奶、豆制品等。这些食品能提供人体所需蛋白质,而且能提*磷脂或胆碱,这不仅可以满足青年人生长发育的需要,也可以保证智力发展的需要。但有的青年人是素食或半素食的膳食,其蛋白质摄入量达不到推荐量,不仅存在蛋白质不足,而且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也不足,这些重要营养素摄入不足必将影响青年的身体健康。
青少年发育吃什么好之三、要有足量的维生素
要有足够量的维生素A、D以及B1、B2、B12及C等。应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粗糙谷物、蔬菜、水果等,每天要吃蔬菜400-500克,还应多吃绿色或橙黄色蔬菜和水果,因为这些食品富含胡萝卜素、核黄素、硫胺素、抗坏血酸等。大中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水溶性维生素B1、B2、C、烟酸等消耗增加,应从食物中注意补充维生素,以免造成维生素的缺乏。
青少年发育吃什么好之四、要少吃甜食
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如果食糖过量,会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B1,一旦维生素B1缺乏,则影响乳酸和丙酮酸的代谢。这些物质若蓄积在体内,尤其在脑组织中蓄积过多,则会干扰大脑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引起头晕、乏力、失眠、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营养学家告诫青年人不要嗜糖,尤其大、中学生及其他脑力劳动者,每日食糖不要超过10克。
四、青少年发育期如何长高
青少年要长高,莫错过生长快速期
青少年身高长高的高峰在11~15岁左右,90%以上女孩在11至13岁左右长得最快,男孩一般在13至15岁左右身体长的最快。为了让孩子长得高一些,家长尤其应注意孩子在生长快速期的营养、运动等问题。
青少年要长高,应注重营养补充
营养是青少年生长的重要因素,青少年增高要注意营养搭配。青少年体内缺钙、维生素D不足时,会造成青少年骨矿化不足;维生素A不足易使青少年的骨骼变短变厚;维生素C缺乏会使骨细胞间质形成缺陷而变脆,影响青少年骨骼的生长。日常饮食中,营养应全面均衡,避免孩子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要长高,骨骼成长少不了运动
青少年的生长少不了适量的运动。运动本身就能促进青少年生长激素的分泌。青少年的多做运动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青少年生长激素的分泌,加快骨组织生长,益于青少年的骨骼快速成长。
生活环境也影响青少年的高矮
生活环境等也会影响青少年体格的生长。如青少年常受虐待、受到严重刺激,其生长速度会减慢,身高会比同龄的孩子低。而身体矮小又会加重青少年的自卑心理,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当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得到改善后,生长速度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