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强迫症要注意 青春期强迫症的病因是什么
2016-10-2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皮寻双
一、青春期强迫症的病因
1.青春期生殖问题成为诱发青春期强迫症的隐患
当一个人进入青春期后,便会有越来越强烈的生殖欲望,但由于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少男少女们往往会对这种人类生殖本能的正常愿望进行控制和压抑。
而生殖幻想如果受到过分的压抑和禁锢,大脑脑皮质相应区域就会形成惰性兴奋灶,出现种种身心发展的停滞、倒错、冷漠等精神活动异常的表现,这可能会留下某种心理变态或者精神疾病的种子。
2.儿童时期的个性特征足以诱发青春期强迫症出现
从幼年就可以诱发心理强迫症的因素在青少年阶段的作用并没有消失。如富有趣味的生活缺乏,一丝不苟的书呆子,胆小,优柔寡断,不喜欢即兴发挥,适应陌生环境慢等自幼养成的个性特征。
3.各种生活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但却持久影响着青春期的你
如亲人亡故、父母离婚、境遇不顺、家庭生活环境阴郁等,都会给青少年带来持久的心理紧张和适应不良,引发各种青春期强迫症的习惯化。
他们所处的家庭生活环境同样需要为心理强迫症的出现负责。如有些家庭生活过于刻板,与社会隔绝、没有生活情趣。有些父母对孩子各方面的生活制度要求过严,教育孩子方式粗暴,惯于恐吓,使他们产生错误联想……
二、强迫症的危害描述
强迫症的发病原因与本人的性格及生活经历有关。大部分患者能指出在他症状加剧前所发生的突发事件:如亲人亡故、父母离异、家庭矛盾等。由于上述原因引起的心理紧张、情绪波动都可成为诱发强迫症的原因。
患者人格特征在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据研究,大部分患者都有特殊的特点:大多数的年轻患者非常爱干净,个性服从,尽职尽责;成人患者一般时间观念较强,遵守纪律和制度,遇事过于谨慎、优柔寡断,对自己要求太严格。关心他人的观点。
强迫症的危害是很大的,因为有不由自主的思想纠缠,或刻板的礼仪或无意义的行为重复,严重影响患者注意力的集中,严重影响当事人的学习和工作,严重的可以完全丧失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导致精神残疾。患者想摆脱,但都是以失败告终,自己无力摆脱,造成内心的极大痛苦。
治疗强迫症目前常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心理治疗及抗焦虑、抗抑郁饕物治疗。医生与患者采用共同分析探讨、自我心理解放、自我松绑、挖掘潜能的方法,找出干预措施,大部分人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好转。
通过对强迫症的危害的详细介绍,患者要想摆脱此病带来的严重痛苦,首先要合理调整心理因素,养成一种乐观的心态,对自己不要过度的严格。
三、青春期强迫症的缓解和治疗法
缓解方法
1、青春期强迫症在无形中加重了青少年的心理负担,浪费了宝贵时间与精力,因此是急需缓解的。
2、患者要接纳自身症状就要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开放自我,表达自我,做真实的自己,才能真正面对青春期强迫症。患者要常问自己的内心:你到底怕什么,为什么怕,有必要怕吗,怕有什么用?认清怕的虚幻性、过度性和幼稚性,化解神经质的恐惧。
3、患者进行自我放松训练时双腿自然前伸,双手平放在腿上,闭眼,深呼吸。深吸一口气,充满胸腔和腹部,然后慢慢呼出,并想象内心的恐惧、怨恨和愧疚等能量,随着呼出的气流一起释放出去。
治疗方法
一、对于青春期强迫症患者的病态观念,理性思维训练可以通过先假设其正确,再由患者自己在理性思维控制下进行验证,证明其错误而实现控制。
二、青春期强迫症可采用理性情绪疗法,治疗者要试图寻找青春期强迫症患者不合理观念的产生途径和产生原因,通过认知矫正帮助其打破原有错误观念、建立正确观念,从而推动其不良情绪的纠正过程和自信心的重塑进程。
三、青春期强迫症可采用行为训练,这种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鼓励患者通过具体的行为和实践纠正其不合理观念的过程。以上就是三种常用的青春期强迫症的治疗方法,通过介绍希望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治疗,并能尽快的恢复健康。此外,家长还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做到有问题及时的沟通疏导。但若青春期强迫症患者病情较重,那么最好能及时去专科医院就医治疗。
四、患有强迫症怎么办
其实强迫症就是说我们总是反复的出现一些强迫症自己观念和动作为基础特征的一些神经症性障碍。
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成反复进入意识领域的表象、思想或意向。强迫动作是指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动作。这些观念或动作,思者自己心里明白是不好的,但他们就是无法摆脱,内心非常的痛苦。
强迫症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心理调节,听其自然,具体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不苛求自己
凡事不过分苛求自己,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做了以后就不要再去想它,也不要去评价、议论它。比如,因工作做的不好,遭到领导批评了,事后就不要再去想,不要钻牛角尖。
二、丰富课余生活
我们平时可以尽量的多参加一些*活动,多和朋友、同时一起出去玩、爬山等能够锻炼自己胆量的活动。
三、要学会原谅自己
如果偶尔出现强迫的行为,应该对自己说:“我比以前好多了,偶尔出现一次没什么大不了的。”
四、进行自我暗示
当自己处于无原由的紧张或焦虑时,应对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干嘛要这样紧张?”
五、转移视线
当自己要出现强迫行为或想法时,可通过听音乐、和朋友聊天、吃等方式,将注意力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