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分裂情感性障碍自测的检查诊断项目 分裂情感性障碍的临床表现

2016-10-3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安慕青

一、分裂情感性障碍的病因介绍

  1.遗传因素

  一级亲属的对照研究资料(Maier和Krause1989)表明,本病在遗传学上是介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性精神病之间

  分裂情感性先证者的家族调查,有报道情感障碍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口,多支持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关系但亦有研究发现亲属中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较大支持本症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变异。有的作者根据本病先证者家族调查资料发现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均高而没有发现本病家族中分裂情感性的发生率有增高认为支持本病遗传上的异质性(TsuangMT,1991)。

  2.发病诱因

  Kasanin最早提出,本病在发病前有应激或巨大生活事件。Brickington(1980)报道10/32的分裂躁狂性精神病发病前有应激:分娩手术,头部外伤或重要人际关系问题。Tsuang(1986)报道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发病前有较多促发因素为60%,而精神分裂症为11%,躁狂症为27%抑郁症为39%。Marners等(1990)发现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和情感性障碍在发病前的生活事件各占51%而精神分裂症为24%。此外有报道酒精能增加精神病性情感症候群的发病危险度。

  3.神经内分泌

  研究由于在诊断标准和分类上的分歧影响本病研究工作的开展

  对分裂情感性障碍的神经内分泌研究结果有分歧如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的脱抑制率在分裂情感性抑郁型较低与精神分裂症和正常对照相接近,不同于重症抑郁的高脱抑制率同样对甲状腺素的反应(TSH)以及催乳素(Prolactin)在注射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的反应,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人的反应与精神分裂症和正常对照相似,并不迟钝,与重症抑郁病人的反应不同。

  但部分分裂情感性病人,其内分泌反应和内源性抑郁病人相似这些病人的康复较其他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人更完全。

二、分裂情感性障碍的临床表现与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

  (1)有典型的抑郁或躁狂病相,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症状这两种症状同时存在,或先后在发病中出现分裂症状为妄想、幻觉和思维障碍等阳性精神病性症状。

  (2)病程常有反复发作间歇期或症状缓解后不留明显缺陷。

  (3)起病较急发病前可有诱发应激因素。

  (4)病前个性无明显缺陷部分病人可有分裂症躁郁症家族史。

  (5)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发病机制

  1.有关本病的发病机制,有作者(SamuelSiris,MichaelLavin1995)提出可以参考精神分裂症的素质模式。少数病人遗传负荷、生物学基础极为显著者不论在任何环境中均能发病出现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和感知障碍。遗传素质处于中间状态者只有在一系列环境中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冲击下发病。遗传素质负荷极为微小者,在应激影响下不易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2.研究资料表明本病在遗传学上介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之间。有学者推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是两种遗传性疾病即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性精神病两种基因的联合。

  3.研究发现发病前应激或巨大生活事件对本病的促发因素为60%均高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和抑郁症(11%27%和39%)。此外有报道酒精能增加精神病性情感症候群的发病危险。

  4.对分裂情感性障碍的神经内分泌研究,结果不一致。

三、分裂情感性障碍的检查诊断

  诊断检查

  1.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在临床上都很突出难分主次

  2.患者的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自知力不全或缺乏

  3.分裂性症状与情感性症状在整个病程中同时存在至少2周以上。并且出现与消失的时间比较接近。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系统(CCMD-2-R1995)将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列在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项目下含义是“分裂症状和情感症状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常有反复发作的一种疾病。分裂性症状为妄想、幻觉和思维障碍等阳性精神病性症状,情感性症状为躁狂或抑郁。”

  4.符合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

  5.严重程度标准,符合以下2项:

  (1)社会功能显著下降

  (2)自知力不全或缺乏

  6.分裂性症状与情感性症状在整个病程中多同时存在出现与消失的时间比较接近但以分裂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时间,必须持续2周以上。

  7.说明如果一个病人在不同发作中分别表现以分裂性症状或情感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仍按每次发作的主要临床相作出各自的诊断。

  鉴别诊断

  1.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较为困难,因为精神分裂症也常伴有情感症状,尤其是抑郁症状

  (1)精神病性症状可从开始持续到恢复之前,但两者的心境发作期所占病程的比例不同分裂情感性障碍在精神病性症状活跃期,持续时间较长占总病期大部分时间精神分裂症的心境发作以抑郁发作常见,前驱期残留期持续的时间较短。

  (2)情感发作的严重程度不同分裂情感性障碍的心境发作较重精神分裂症的心境发作多为抑郁发作。

  2.心境障碍鉴别点主要在于情感症状持续的时间两者的精神病性症状都可以从疾病开始持续到疾病恢复前,但情感症状持续的时间明显不同。

  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病史、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

  4.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服药史、体格检查,尤其是实验室检查测到患者体液中的药物有助于这两种疾病的鉴别。

  5.偏执性障碍偏执性障碍的精神病性症状只限于妄想,而且妄想不怪异。

四、分裂情感性障碍的治疗

  1.分裂情感性躁狂的治疗

  (1)急性期治疗:对这一状态的精神药物,最常用的药物是氯丙嗪和锂盐。两者对控制急性症状均有效但有资料提示控制高度兴奋的病人氯丙嗪效果优于锂盐;中等度兴奋的病人,两者效果相当两者合用比单独使用效果好锥体外系副作用在联合使用时有所增加氯丙嗪的剂量同一般治疗剂量。锂盐的剂量要通过监测血锂进行调整电休克治疗(ECT)是一种对急性情感性躁狂有效的手段,当需要有快速反应时(危险处境)以及其他治疗无效时可采用。分裂情感性躁狂的控制速度不如躁狂症,缓解程度亦不如躁狂症完全。

  (2)维持治疗:锂盐可用于维持治疗及预防分裂躁狂型或双相型复发。用于维持治疗时,血锂浓度一般应维持在0。60mmol/L左右接受长期锂盐治疗的病人应注意液体和食盐的摄入定期检测血锂水平、肾和甲状腺功能。此外,锂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妊娠头3个月要慎用。

  (3)部分双相型分裂情感性障碍的病人及难治病例的治疗:除抗精神病药物和锂盐外,可考虑抗痉挛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单独或合并使用合并用药要注意药物副作用。

  2.分裂情感性抑郁的治疗

  (1)急性期治疗:一般认为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合并使用对精神病性抑郁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如酚噻嗪类)和抗抑郁药物(包括三环类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经历过较多的验证,但由于它们合用时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等)明显而限制了它们的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和新型抗抑郁药SSRI可能是一个更有吸引力的选择,但尚缺乏系统的验证。

  (2)维持治疗:在急性发作性症状缓解后,需要进行维持治疗锂盐对分裂情感性抑郁的作用不如分裂躁狂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原则同分裂躁狂型。在维持治疗阶段如出现抑郁发作可联合使用抗抑郁药物此时的治疗方法同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逐渐加大抗抑郁药物剂量至治疗量。当分裂情感性症状消失后如精神病性症状持续存在,需要考虑长期的神经阻滞剂治疗。

疾病百科| 分裂情感性障碍

挂号科室:精神心理科

温馨提示:
保持心情愉悦!

分裂情感性障碍又称分裂情感性精神病(schizo-affective psychosis)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青壮年多见 常见症状:妄想、幻觉和思维障碍、躁狂或抑郁[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