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崩漏下血的中药药材 崩漏的症状表现_崩漏的中药有哪些呢_什么配方可以治疗崩漏

2016-12-1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潘书蕾

一、崩漏的中药有哪些呢

  (1)十灰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血热者)。

  (2)固经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阴虚血热者)。

  (3)荷叶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血热或阴虚火旺者)。

  (4)龙胆泻肝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胆湿热者)。

  (5)益母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血瘀者)。

  (6)震灵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7)乌金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气郁滞者)。

  (8)崩漏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9)全鹿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10)人参归脾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脾气虚而不摄者)。

  (11)补中益气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气虚下陷者)。

  (12)金匮肾气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肾阳不足者)。

  (13)妇血宁,每服5片,日服3次。

  (14)云南白药,每服0.3克,日服3次(上药各型均可使用)。

二、什么配方可以治疗崩漏

  [方一]

  乌梅肉15克,红糖适量。将上二味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日内分2次服。

  本方适用于虚热之崩漏。

  [方二]

  豆腐250克,好醋120克。将豆腐与醋同煮,煮熟即成,一次顿服,可连服数剂,血止后停服;要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本方适用于血热崩漏。

  [方三]

  狗头骨1个,煅龙骨、棉花籽、百草霜各18克,黄酒适量。将猪头骨烧存性,龙骨煅,棉花籽炒与百草霜共研为细末,混合均匀即成。每次服24克,用黄酒送下,微见出汗为好。

  本方适用于肾阳虚的崩漏。

  1、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加水炖饮汤,每日早晚各1次。适宜于经期受寒所致月经后延,月经过少等症 。

  2、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将鸡蛋洗净,同益母草加水共炖,蛋熟后去壳再煮20分钟,吃蛋饮汤。适宜于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过少,月经后延症。

  正确饮食 做好月经期保健

  1、月经来潮的前一周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可以多吃豆类,鱼类等高蛋白食物,并增加绿叶蔬菜,水果,也要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骨盆充血。

  2、月经来潮初期时,女性常会感到腰痛、不思饮食,这时不妨多吃一些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如枣、面条、薏米粥等。

三、崩漏有什么症状介绍

  症状体征

  崩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崩漏是妇女月经病中较为严重复杂的一个症状。本病以青春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多见。多因血热、气虚、肝肾阴虚、血瘀、气郁等损及冲任,冲任气虚不摄所致。治崩要以止血为先,以防晕绝虚脱,待血少或血止后,可审因论治,亦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崩漏中医治疗方法

  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 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足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中极 次髎

  配穴 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操作 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

  方义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而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可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

  (2)虚证

  治法 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四、为什么会出现崩漏

  ;由情志抑郁、操劳过度、产后或流产后起居饮食不慎、房事不节等引起冲任二脉功能失调而致。

  1.暴崩致脱 血崩日久不止,导致脏腑气血虚脱。

  2.气血两虚 崩漏反复发作,气随血去,导致气血两虚。

  3.脾肾两虚 素体脾虚或多产房劳伤肾,同时饮食不慎,脾胃受损,脾肾两虚,统摄无力而致崩漏。

  4.肝肾阴虚 素体阴虚或大病失血,精血两亏,冲任失养而致。

  5血热妄行 素体阳盛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伤及冲任。

  6.气滞血瘀 肝郁气滞,久滞血瘀,瘀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离经之血妄行而致。

  疾病诊断

  临床对以崩漏为主症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以崩漏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辨病思路:

  1.崩漏病特指月经周期紊乱,阴道出血如崩似漏的疾病,包括崩中和漏下。多见于青春期、更年期妇女,检查未发现肿瘤等病变。

  2.崩漏以外的其他疾病出现阴道非正常性出血者,常有:

  (1)阴道出血量多,小腹部扪及肿块者,多为石瘕。

  (2)确诊妊娠,阴道出血,可见于胎漏或异位妊娠。

  (3)产后阴道出血,量多者分为新产出血、 血崩、晚期产后出血;量少淋漓不尽者,为产后恶露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