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常见的意外事故有哪些 正确的急救常识你了解吗

2016-11-2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倪醉波

一、旅行途中常见的3种意外事故

  在野外旅游时,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事故,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意外事故:

  1、被毒蛇、昆虫咬伤

  在野外如被毒蛇咬伤,患者会出现出血、局部红肿和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几小时内就会死亡。这时要迅速用布条、手帕、领带等将伤口上部扎紧,以防止蛇毒扩散,然后用消过毒的刀在伤口处划开一个长1 厘米、深0.5 厘米左右的刀口,用嘴将毒液吸出。如口腔粘膜没有损伤,其消化液可起到中和作用,所以不必担心中毒。被昆虫叮咬或蜇伤时,用冰或凉水冷敷后,在伤口处涂抹氨水。如果被蜜蜂蜇了,用镊子等将刺拔出后再涂抹氨水或牛奶。骨折 骨折或脱臼时,用夹板固定后再用冰冷敷。从大树或岩石上摔下来伤到脊椎时,将患者放在平坦而坚固的担架上固定,不让身子晃动,然后送往医院。外伤出血 在野外备餐时如被刀等利器割伤,可用干净水冲洗,然后用手巾等包住。轻微出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法,一小时过后每隔10分钟左右要松开一下,以保障血液循环。 食物中毒 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除会腹痛、腹泻外,还伴有发烧和衰弱等症状,应多喝些饮料或盐水,也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将食物吐出来。

  2、飞机灾难

  飞机起飞后的6分钟和着陆的7分钟内,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国 际上称为“可怕的13分钟”。据航空医学家统计,在我国有65%的事故 发生在这13分钟内。因此乘坐飞机应按要求,在起飞前就要系好安全带。空中常见的紧急情况有密封增压舱突然低落、失火或机械故障等。一般机长和乘务长会简明地向乘客宣布紧急迫降的决定,并指导乘客应采取应急处理。水上迫降时,空中小姐会讲解救生衣的用法, 但在紧急脱离前,乘客仍应系好安全带。若飞机高度在3660~4000 米,旅客头顶上的氧气面罩会自动下垂,此时应立即吸氧,绝对禁止吸烟。如果机舱内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瓶和药粉灭火瓶(驾驶舱 禁用);非电器和非油类失火,应用水灭火瓶。乘客要听从指挥,尽量蹲下,处于低水平位,屏住呼吸,或用湿毛巾堵住口鼻,防止吸入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中毒。

  3、车祸

  车祸,已成为当今社会公害,为城市人口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车祸造成的伤害大体可分为减速伤、撞击伤、碾挫伤、压榨伤及跌扑伤等,其中以减速伤、撞击伤为多。减速伤是由于车辆突然而强大的减速所致伤害,如颅脑损伤、颈椎损伤,主动脉破裂、心脏及心包损伤,以及方向盘胸等。撞击伤多由机动车直接撞击所致。碾挫伤及压榨伤多由车辆碾压挫伤,或被变形车厢、车身和驾驶室挤压伤害同时发生于一体。因此,伤势重、变化快、死亡率高。

二、旅行途中出现意外事故的3种紧急处理措施

  1、现场组织:临时组织救护小组,统一指挥,避免慌乱,要立即扑灭烈火或排除发生火灾的一切诱因,如熄灭发动机、关闭电源、 搬开易燃物品,同时派人向急救中心呼救。指派人员负责保护肇事现场,维持秩序。开展自救互救,做好检伤分类,以便及时救护。

  2、根据分类,分轻重缓急进行救护,对垂危病人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意识丧失者宜用手帕、手指清除伤员口鼻中泥土、呕吐物、假牙等,随后让伤员侧卧或俯卧。对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如发现开放性气胸,进行严密封闭包扎。伴呼吸困难张力性气胸,条件许可时,可在第二肋骨与锁骨中线 交叉点行穿刺排气或放置引流管。骨折处进行固定。对呼吸困难、缺氧并有胸廓损伤、胸壁浮动(呼吸反常运动)者,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并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

  3、正确搬运: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抢救人员特别要预防颈椎错位、脊髓损伤,须注意:

  (1)凡重伤员从车内搬动、移出前,首先应在草地放置颈托,或行颈部固定,以防颈椎错位,损伤脊髓,发生高位截瘫。一时无颈托,可用硬纸板、硬橡皮、厚的帆布,仿照颈托,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包扎固定。

  (2)对昏倒在坐椅上伤员,安放颈托后,可以将其颈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然后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

  (3)对抛离座位的危重、昏迷伤员,应原地上颈托,包扎伤口,再由数人按脊柱损伤的原则搬运伤员。动作要轻柔,腰臀部托住,搬运者用力要整齐一致,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现场急救后伤员根据轻重缓急由急救车运送。千万不要现场拦车运送危重病人,否则由于其他车辆缺乏特殊抢救设备,伤员多半采用不正确半坐位、半卧位、歪侧卧位等而加重伤势,甚至死于途中火灾。

三、意外事故之火灾的脱险5要点

  有人统计,在1974年以前的20年中,美国每年平均约有1.2万人 死于火灾,即每天因火灾死亡32.9人,日本1985年统计,全年因火灾死 亡的人有1741人。我国1971~1980年间,平均每年死于火灾4000余人,平均每天11人。如果加上森林起火、地下矿井发生火灾而死亡的人数,恐怕还要上升1倍。

  (一)火灾造成人类死亡的直接原因归纳起来有三条:

  1、烟雾中毒窒息死亡,这是火灾致死的首要原因。因为大火烟雾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吸入后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为碳氧血红蛋白。当人体血液中含有10%的碳氧血红蛋白时,就会发生中毒,占 50%时就会窒息死亡。

  2、被火烧死。

  3、跳楼摔死,多数发生在高楼失火,又缺乏自救知识,被火逼得走投无路而跳楼摔死。

  (二)火口脱险五大要点:

  1、沉着冷静: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千成不要慌乱。

  2、防烟堵火:这是非常关键的,当火势尚未蔓延到房间内时,紧闭门窗、堵塞孔隙,防止烟火窜入。若发现门、墙发热,说明大火逼近,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断浇水,同时用折成8层的湿毛巾捂住嘴、鼻,一时找不到湿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织物替代,其除烟率达60%~100%,可滤去10%~40%一 氧化碳。1983年,哈尔滨4.*火中,河图街73号居民大楼绝大部分被烧毁,只有一户居民用堵火办法阻挡了烈火入侵,坚持到消防队把火势压下后才得救,创造了火海孤岛的奇迹。

  3、设法脱离险境:利用各种地形、设施选择各种比较安全的办法下楼。首先是正常楼梯下楼,如果没有起火,或火势不大,可以裹上一件雨衣(尼龙、塑料禁用)、用水浸湿的毯子、棉被包裹全身后,快速从楼梯冲下去。如果楼梯脱险已不可能,可利用墙外排水管下滑;或用绳子,顺绳而下,二楼、三楼可将棉被、席梦思垫等扔到窗外,然后跳在这些垫子上。跳时,可先爬到窗外,双手拉住窗台,再跳,这样可减少一人加一手臂高度,还可保持头朝上体位,减少内脏特别头颅损伤。

  4、显示求救信号:发生火灾,呼叫往往不易被发现,可以用竹竿撑起鲜明衣物,不断摇晃,红色最好,黄色、白色也可以,或*电或不断向窗外掷不易伤人的衣服等软物品,或敲击面盆、锅、碗 等。

  5、勿因财物而贻误逃生良机。一旦发生火灾,则应因火制宜,在可能情况下,顾及财物,但危急火势下,切不可舍命救物。

四、意外事故之宝宝被食物卡住的急救常识

  宝宝还小不懂事,出现一些小意外常常会发生,在宝宝出现意外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记住冷静,现在就告诉家长们冷静处理宝宝意外的招数。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窒息源就是气道异物。气道异物事故多发于3岁以下的宝宝。宝宝喜欢将带壳的松子、瓜子、花生米、糖球放入口中,哭、笑、吸气时极易误吸入气道。近来报道较多的是果冻误吸造成窒息,值得格外警惕。气道异物造成宝宝窒息后,呼吸完全不能进行,几乎没有入院急救的机会。这时最需要爸爸妈妈及其身边在场的人,就地予以有效的抢救。

  1、鼓励咳嗽。引起窒息的异物多卡在喉咙,特别像薄膜、果冻类异物,通常只有部分被吸入喉腔,还有部分在声门外,这时鼓励宝宝大声咳嗽,有时可将异物咳出。

  2、俯倾拍背。如果怀疑异物被宝宝吸入气道,应将宝宝上身前倾60度,俯卧于抢救者的臂肘上,头部下垂,抢救者以手用力拍打宝宝的背部,借助重力,促使异物排出。

  3、压腹冲击。有时咳嗽后,气体咳出而不能吸入,肺内气体渐少,咳出气流很小,这时需借助压腹和膈肌上升的冲击力,加大咳出的气流,将异物喷出。做法是让宝宝站立前倾,抢救者在其后用双手重叠拢在宝宝上腹部,冲击性挤压,使其腹压增高,膈肌抬高,加大胸腔压力,促使肺内产生强大气流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

  4、心肺复苏。如果异物去除,阻塞缓解,但宝宝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温馨提示:

  1、在取异物时,不要试图取出看不到的异物,否则只会把异物推向更深处。

  2、宝宝不宜吃整粒的炒豆、瓜籽、花生米、榛子、松子、蚕豆等食物,更不能带壳给宝宝玩,吃前应剥皮去壳并将果实砸碎。

  3、吃果冻不能整块吞入口内,要将其在碗内切碎分成小块再给宝宝吃。

  4、有的爸爸妈妈对拒服药物的宝宝,采取捏着鼻子灌药的办法,这也是非常危险的:捏住鼻子,宝宝用口喘气,极易将药水吸入气道。

  5、宝宝吃东西时不要跟他说话,更不要惹他哭、逗他笑,以免食物被误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