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芍药中药_芍药中药的偏方

2016-12-1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岑以菱

一、芍药中药能治疗哪些疾病

  1、腹中虚痛。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2、骨痛。用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后研细,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每次饮酒三合,一天三次。

  3、脚气肿痛。用芍药六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白开水送下。

  4、消渴。用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一日服三次。有特效。

  5、鼻血不止。用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6、鼻血、咯血。用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共研细,新水冲服一茶匙。血止为限。

  7、崩中下血(小腹痛)。用芍药一两(炒黄)、柏圳六两(微炒)。每服二两,加水一升,煮成六合。又方:将上方中的两味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8、月经不停。用白芍药、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9、赤白带长期不愈。用白芍药三两、干姜半两,锉碎黄,捣成末。每服二匙,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芍药炒黑,研为末,酒送服。

  10、刀伤。用白芍药一两,熬黄,研细。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同时可用药末敷伤处。

  11、木舌肿满。用赤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12、鱼骨鲠喉。用白芍药嚼细咽汁。

二、牡丹和芍药的区别

  1、 最根本的区别:牡丹是能长到2米高大的木本植物,芍药是不高于1米矮小的(宿根块茎)草本植物。

  2、 开花期:牡丹比芍药花期早。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花,而芍药则在5月上中旬开花。二者花期相差大约15天左右,俗称“气死牡丹”。牡丹在暮春三月开花,芍药在春末夏初开花,故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照看芍药”之说。

  3、 花形:牡丹的花朵着生于花枝顶端,多独朵顶生.花径一般在2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30cm;而芍药的花是一朵或数朵枝顶生或腋生,花径在15厘米左右,花较牡丹迟开约一个月,故有“谷雨之朝看牡丹,立夏之朝看芍药”之说 。

  4、 叶子:牡丹叶片宽大,叶互生,正面为绿色反面略带黄色,无毛,背面有白粉,而芍药则近花处为单叶,叶片狭窄较有光泽正反两面均为浓绿色且叶片较密。

  5、 秆茎:牡丹的茎为木质,是多年生灌木,相通粗壮繁多,落叶后地上部分不枯死,因此牡丹又有“木芍药”之称;芍药茎为草质、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落叶后地上部分枯死。因此芍药又有“没骨花”之称(宿根花卉,多年生草本,当年秋未、冬初地上部份枯死,地下根茎第二年仍能重新长出新的植株,这种花称为“没骨花”)。

  6、 牡丹比芍药花色丰富。

  7、 牡丹被称为花王。芍药被称为花相。

  芍药和牡丹的区别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见的最多的应该还是牡丹吧,芍药永远取代不了牡丹在中国人心中的形象,我们在形容牡丹的时候一般都会用花中之王,国色天香这样的词语,看出来牡丹的地位了,它也是一种象征富贵的花。

三、芍药中药的功效

  白芍也就是指的白色的芍药。这种植物一般生长在比较湿润的温暖地带。它非常耐寒,在我国北方很多地区都可以见到。它的花朵非常大,一般在每年的六七月份开放,非常美丽。很多人将其作为观赏植物来养,而白芍的功效除了可供人们观赏之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白芍属于性寒的植物,虽然白芍的功效能够养血敛阴、治疗腹痛泻痢等,但对于体质虚寒的朋友来说,最好不要服用。同时,其与藜芦也不能同服。下面具体来看一下白芍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

  白芍可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血虚阴虚、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四、芍药中药的偏方

  【方剂名称】:

   芍药汤

  【方解】:

  本方证是由湿热塞滞肠中,气血失调所致。湿热下注大肠,搏结气血,酿为脓血,而为下痢赤白;肠道气机阻滞则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弦数等俱为湿热内蕴之象。故治宜清热燥湿,调和气血之法。方中黄芩黄连性味苦寒,入大肠经,功擅清热燥湿解毒,以除致病之因,为君药。重用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配以当归养血活血,体现了“行血则便脓自愈”之义,且可兼顾湿热邪毒熏灼肠络,伤耗阴血之虑;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调气则后重自除”,四药相配,调和气血,是为臣药。大黄苦寒沉降,合芩连则清热燥湿之功著,合归、芍则活血行气之力彰,其泻下通腑作用可通导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去,体现“通因通用”之法。方以少量肉桂,其辛热温通之性,既可助归、芍行血和营,又可防呕逆拒药,属佐助兼反佐之用。炙甘草和中调药,与芍药相配,又能缓急止痛,亦为佐使。诸药合用,湿去热清,气血调和,故下痢可愈。

  【配方组成】:

  芍药30克,当归15克,黄连15克,槟榔6克,木香6克,炙甘草6克,大黄9克,黄芩15克,官桂5克。

  【使用方法】:

  水煎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

  【功效和作用】:

  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临床应用】:

  本方常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等属湿热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