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症状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护理方法
2016-12-1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范冬云
一、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症状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常见的病变区域多在颈或胸脊髓,其次位于腰段,位于延髓者较少见。根痛位于颈部或肩部,若位于颈膨大则根痛在上肢,继而出现手肌萎缩,脊髓受损后出现四肢瘫痪,初呈弛缓性的“脊髓休克”,以后渐渐为痉挛性瘫痪,早期以大小便功能障碍及感觉分离为特征性变化,痛觉和温度觉丧失,而震动觉和位置觉存在,侧支循环建立后,感觉障碍很快得到改善,根痛在瘫痪出现后数天至数周仍不消失。
1.脑脊液检查本病腰椎穿刺椎管一般无梗阻,CSF外观无色透明或黄色,细胞数正常,有时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加,细胞数多正常。
2.其他选择性的检查项目包括血电解质、血糖、尿素氮、癌胚抗原检查。
MRI表现:急性期脊髓增粗,肿胀,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发病1~3周病灶明显强化,慢性期可表现为脊髓萎缩。
二、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病因
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在年轻患者多与感染有关,病毒和细菌毒素引起管壁损害,进一步引起血栓,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脊髓血管畸形,结节性动脉周围炎,以及梅毒感染皆可并发本病,老年患者多因脊髓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肉眼可见脊髓腹侧及侧面软化皱缩及色泽变淡,脊髓部分区域早期充血水肿,可累及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同一患者,每节段损害的软化区域大小并不一致,这是由于每个节段的侧支循环不同以及局部血管解剖的不同所致,软化区域呈典型的梗死性改变。
若与炎症有关可采用抗生素或抗病毒制剂。激素如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氢化考地松)有改善炎症,减少水肿及保护神经细胞组织的作用。改善循环的药物及促神经代谢药物等皆可应用。
三、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怎样诊断
诊断:一般依据病史特点,起病急骤,呈横贯性脊髓损害,往往不累及位置觉,椎管无阻塞,不难确诊,但本病原因常不易肯定,青年患者多考虑与感染或外伤有关,老年者可能与脊髓动脉粥样化有关。
应须与下述疾病鉴别:
1.急性感染性脊髓炎:本病多见于青年成人,病前可有发热等感染史,多为完全的脊髓横贯性损害,有时也可表现为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病初脑脊液常有轻度白细胞增加。
2.脊髓出血性疾病:多有外伤史,特点是起病突然,刚起病时伴有剧烈背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出现严重的脊髓横贯性损害的症状,大量出血可穿破软脊膜而使脑脊液检查呈血性,脊椎影像学检查有外伤性脊椎脱位等改变,更有利于确诊,若由于血液病或脊髓血管畸形引起的脊髓内出血,则需进行血液学或脊髓造影来明确诊断。
四、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护理方法
一、护理: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饮食:患者饮食要注意清淡,避免辛辣食物。可以适当吃些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干果、豆制品、瘦肉、鱼等。主要是预防感染及动脉硬化等原发病。初期尤应注意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及膀胱炎等并发症。
改善循环的药物及促神经代谢药物等皆可应用。另外应注意对褥疮、坠积性肺炎及膀胱炎等并发症的早期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