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白内障治疗方法 如何检查老年白内障
2016-12-1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范夜山
一、老年白内障治疗方法
1、经常佩戴深色眼镜。研究人员发现,接受太阳光紫外线照射的强度越大、时间越长,老年人患白内障的机会也就越高。长期生活在地球赤道部和高原上的六十岁发上老年人群,白内障的发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全球同龄老年人平均发生率的近二倍。外出时戴上一副深色的防紫外线眼镜,可大大减少紫外光对眼睛晶体的照射量,阻止晶状体的混浊变性,从而有效地预防白内障的发生或进一步的加重。
2、防止人体的水分不足。人体内充足的水分是保证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最基础条件,这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老年人的机体功能出现衰退,在脱水的情况下,体内的正常代谢极易产生紊乱,造成人体内有害物质如超氧因子的积蓄,损害眼部的晶状体细胞,导致白内障的发生。而对已发生白内障的老年患者,脱水状态可使原本并不严重的病情急剧加重,这就是许多老年人在生一场大病后,眼睛视力迅速下降的原因之一。因此老年人在平时有脱水情况,特别是在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呕吐、大量出汗时,应及时补充足量的水分,以满足代谢的需要。
3、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人体中眼睛的维生素C的含量是人体其它部位浓度的三十倍左右。它是维持眼睛晶体生理功能,防止其老化的重要元素。就老年人而言,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的营养吸收功能和代谢机能逐渐减弱,对维生素类的吸收和利用下降,晶状体的维生素含量失衡,久而久之引起晶状的变性。另外,维生素C类还是人体内的抗氧化剂,对紫外光线或化学毒性引起的白内障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二、老年白内障的症状
双侧性,但两眼发病可有先后,视力进行性减退,有时在光亮的背景下可以看到固定的黑点,由于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变化,可有多视,单眼复视,近视度增加,临床上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下三种类型。
1,皮质性白内障(cortical cataract)以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为主要特征,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
2,核性白内障(nuclear cataract) 晶体混浊多从胚胎核开始,逐渐扩展至成人核,早期呈黄色,随着混浊加重,色泽渐加深如深黄色,深棕黄色,核的密度增大,屈光系数增加,病人常诉说老视减轻或近视增加,早期周边部皮质仍为透明,因此,在黑暗处瞳孔散大视力增进,而在强光下瞳孔缩小视力反而减退,故一般不等待皮质完全混浊即行手术。
3,后囊下白内障(posterior subcapsular cataract),因混浊位于视轴区,早期即影响视力。
三、老年白内障的食疗
方1鸡肝明目汤
组成:水发银耳25克,鸡肝100克,枸杞15克。
用法:鸡肝洗净切片,加水豆粉、料酒、姜、盐、味精拌匀,与银耳、枸杞同煮汤,佐餐食用。
功效:补益肝肾。
主治:白内障,属肝肾两亏型,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面白畏寒,小便清长。
方2枸杞酒
组成:枸杞200克,白酒或黄酒1000毫尹
用法:枸杞泡人酒中,1周后即成,日饮30―50毫升。
功效:补益肝肾。
主治:白内障,属肝肾两亏型,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
方3土豆烧牛肉
组成:土豆500克,牛肉250克。
用法:土豆去皮,与牛肉加酱油、盐、味精等煮食。
功效:补脾益气。
主治:白内障,属脾虚气弱型,视物昏花,精神倦怠,肢体乏力,面色萎黄。
四、老年白内障的检查
白内障术前应了解玻璃体,视网膜,视乳头,黄斑区是否正常及脉络膜有无病变,对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会有正确的估计,可借助A型及B型超声波了解有无玻璃体病变,视网膜脱离或眼内肿物,亦可了解眼轴长度及脱位的晶体位置,视网膜电图(ERG)对评价视网膜功能有重要价值,单眼白内障患者为排除黄斑病变,视路疾患所致的视力障碍,术前可作诱发电位(VEP)检查,此外,亦可应用视力干涉仪检查未成熟白内障的黄斑功能。
随着现代显微手术日臻完善,使白内障和人工晶体植入作为门诊手术成为可能,目前手术中一方面尽量控制术后产生的散光,另一方面在手术中矫正术前的散光,手术中尽量使用粘弹性物质以减少内皮和其他组织的损伤,手术适应症的扩大,如独眼,糖尿病性白内障均可植入人工晶体,囊膜技术,晶体核及皮质处理技术得到发展,新型人工晶体设计,大小及表面处理等方面都有一定发展,黄色人工晶体问世,企图改善一般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眩目及视色野的症状,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越来越普及,激光乳化也将应用于临床,注入式人工晶体的研究开发,必将使白内障手术更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