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出血的饮食禁忌
2017-01-0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倪涵蕾
一、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繁多,主要病因,国内以恶性肿瘤、肠息肉、肠道炎症性病变最为多见,据北京地区14个医院2077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资料,病因依次为恶性肿瘤(53.4%)、息肉(21.7%)、炎症性肠病(14.2%),其次是痔、肛裂、肠血管畸形、小肠平滑肌瘤、缺血性肠炎、肠系膜血管栓塞、肠憩室、肠套叠、Behcet病、肠寄生虫病以及全身出血疾病的肠道表现等。
根据下消化道出血量的多少、快速快慢,以及出血后在肠腔内停留时间长短等可分为三类。
①急性大出血:短时间内排出大量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便,伴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常需急诊治疗。
②慢性显性(活动性)出血:表现为持续或间歇性肉眼可见的少量血便,呈鲜红色或果酱色;若出血部位位于小肠或右半结肠,出血量较少,排出速度慢,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大便也可呈黑色或柏油样,其临床上无自觉症状或仅有缺铁性贫血,无循环障碍。
③慢性隐性出血:无肉眼血便,仅在实验室检查时发现大便潜血阳性,或常因不明原因贫血就诊时被发现。慢性下消化道出血则以痔及恶性肿瘤最多见。
二、下消化道出血的检验
(1)粪便检查:镜检见红细胞多为下消化道出血;自细胞或脓细胞为炎症性肠病;查见虫卵或滋养体,或培养出致病菌有利于诊断。
(2)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有助于估计失血程度。
(3)血尿素氮测定:多不升高,可与上消化道出血鉴别。有人报道,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mm01)比值有意义,95%下*道出血(4)肛指检查:可发现肛门、直肠疾病。
(5)小肠或结肠钡剂灌肠:对肿瘤、憩室和炎症等肠道疾病诊断价值较大。
(6)小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对钡餐或钡剂灌肠难发现的病变,如小肠或结肠的血管增生不良、小肠平滑肌瘤或肉瘤、美克尔憩室、放射性小肠炎、直肠孤立溃疡、门脉高压性结肠静脉曲张、放射性结肠炎、粪流转向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等诊断有帮助。但小肠镜检查目前应用不普遍.
三、下消化道出血怎样治疗
(一)基本治疗
卧床休息;观察神色和肢体皮肤湿冷或温暖;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与每小时尿量;保持静脉通路并测定中心静脉压;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引起窒息;大量出血者宜禁食,少量出血者可适当进流质饮食;多数患者在出血后常有发热,一般无须使用抗生素。
(二)积极补充血容量
当血红蛋白低于90g/L,收缩血压低于90mmHg时,应立即输入足够量的令血。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要提防因输血而增加门静脉压力激发再出血的可能性。要避免输血、输液量过多而引起急件肿水肿或诱发再次出血。
(三)局部止血治疗
内镜下止血治疗是下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在纤维结肠镜所及的范围内,对出血病灶喷洒肾上腺素、5%盂氏液,也可用高频电凝、冷冻或激光止血。在某些肿瘤病灶,冷冻或激光光凝不但可予以暂时止血,也能作为姑息性治疗的手段。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复合物。也可作电凝、激光治疗。
四、下消化道出血的饮食禁忌
采用合理饮食预防再度出血。对急性大出血病人应禁食烦渴时可滴服少量冰开水。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出血停止后改为半流质饮食出血停止后改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开始少量多餐以后改为软食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尤其是在病情稳定时一定要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控制饮食的重要性以利于配合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对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可应用气囊压迫止血插管前应配合医生做好插管的准备工作,向病人解释操作的过程及目的配合方法等以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更好的配合。对昏迷病人尤其要密切观察有无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或窒息表现。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每24小时后应放气数分钟在注气加压以免食管胃底粘膜受压过久而至粘膜糜烂、缺血行坏死。保持插管侧鼻腔的清洁湿润每日向鼻腔内滴3次液体石蜡以保护鼻粘膜。
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凡有出血倾向者,宜多吃含维生素c、维生素k食物,绿叶蔬菜中维生素中c含量很丰富,柑橘、柚子、番茄、柠檬中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菠菜、卷心菜、花菜、油菜和植物油中维生素k的含量较高。多吃含维生素c、维生素k新鲜水果和蔬菜,能改善毛细血管的渗透性,降低血管的脆性,有利于止血。还可多进食花生衣、白木耳、荠菜、金针菜、百合、藕汁、乌贼骨等,有止血作用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