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下消化道出血的护理_导致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哪些

2016-10-2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时梦菡

一、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一)小肠疾病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是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出血量的多少不定,严重者可达数百毫升导致明显低血容量的表现。此外克隆病、空肠憩室炎或溃疡、肠息肉、小肠血管瘤破裂、肠套叠等都会出现大出血。
  (二)结肠疾病
  结肠憩室病和憩室炎,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常见便血原因之一,出血量较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当病变严重和广泛时电会出现下消化道出血。另外,结肠息肉、肿瘤、血管畸形也是引起下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病因。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多出现少量血便,大出血者较少见。
  (三)直肠及肛管疾病
  直肠非特异性炎症、直肠肿瘤、邻近器官的肿瘤侵犯到直肠或肛、痔、肛裂等。
  (四)肠血管疾病
  肠系膜动脉栓塞、肠血管畸形、先天性肠毛细血管扩张症、小肠海绵状血管瘤、结肠血管发育不良等。

二、下消化道出血的检查

  (1)粪便检查:镜检见红细胞多为下消化道出血;自细胞或脓细胞为炎症性肠病;查见虫卵或滋养体,或培养出致病菌有利于诊断。
  粪便隐血检查有助于发现无症状的结肠癌及其他胃肠道恶性肿瘤。常用方法有愈创木酚法及免疫化学法。前者除血红蛋白所含过氧化酶可致阳性外,其他多种非特异氧化剂或非血红蛋白过氧化酶均可致阳性。因此,检查前3天应禁食带血的肉类、多种蔬菜尤其是生蔬菜、非固醇类抗炎药及维生索C等。免疫化学法虽然简便也不昂贵,对下肠道少量出血即可阳性,但上消化道即使多量出血也可不出现阳性,可能因血红蛋白已经过消化改变了免疫原性所致。
  (2)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有助于估计失血程度。
  (3)血尿素氮测定:多不升高,可与上消化道出血鉴别。有人报道,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mm01)比值有意义,95%下*道出血。

三、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一)基本治疗
  卧床休息;观察神色和肢体皮肤湿冷或温暖;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与每小时尿量;保持静脉通路并测定中心静脉压;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引起窒息;大量出血者宜禁食,少量出血者可适当进流质饮食;多数患者在出血后常有发热,一般无须使用抗生素。
  (二)积极补充血容量
  当血红蛋白低于90g/L,收缩血压低于90mmHg时,应立即输入足够量的令血。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要提防因输血而增加门静脉压力激发再出血的可能性。要避免输血、输液量过多而引起急件肿水肿或诱发再次出血。
  (三)局部止血治疗
  内镜下止血治疗是下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在纤维结肠镜所及的范围内,对出血病灶喷洒肾上腺素、5%盂氏液,也可用高频电凝、冷冻或激光止血。在某些肿瘤病灶,冷冻或激光光凝不但可予以暂时止血,也能作为姑息性治疗的手段。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复合物。也可作电凝、激光治疗。

四、下消化道出血的保健

  1、心理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常出现恐惧的心理状态,此时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加以安慰。消除病人紧张情绪,以免因此导致反射性血管扩张,加速出血,此时禁用灌肠治疗。护理人员可陪伴病人使其有安全感。及时消除血迹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以减轻其恐惧心理。
  2、饮食护理
  采用合理饮食预防再度出血。对急性大出血病人应禁食烦渴时可滴服少量冰开水。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出血停止后改为半流质饮食出血停止后改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开始少量多餐以后改为软食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尤其是在病情稳定时一定要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控制饮食的重要性以利于配合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对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可应用气囊压迫止血插管前应配合医生做好插管的准备工作,向病人解释操作的过程及目的配合方法等以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更好的配合。对昏迷病人尤其要密切观察有无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或窒息表现。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每24小时后应放气数分钟在注气加压以免食管胃底粘膜受压过久而至粘膜糜烂、缺血行坏死。保持插管侧鼻腔的清洁湿润每日向鼻腔内滴3次液体石蜡以保护鼻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