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鼠疫的护理,肺鼠疫的临床表现,肺鼠疫的流行病学
2017-02-1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倪飞绿
一、关于肺鼠疫疾病的简述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也叫做黑死病。鼠疫耶尔森菌等可以成为生物恐怖的*,危害人类和平。因而鼠疫的防治更为重要。鼠疫是流行于野生啃齿动物的疾病。鼠作为重要传染源,人类主要是通过鼠蚤为媒介,经人得皮肤传入引起腺鼠疫,经呼吸道传入发生肺鼠疫。临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均可发展为败血症,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传染病之首。
本病远在2000年前即有记载。在世界历史上,鼠疫曾发生三次大流行,死亡人数数以千万计。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从地中海地区传入欧洲,死亡近1亿人;第二次发生在14世纪,波及欧、亚、非;第三次是18世纪,传播32个国家。14世纪大流行时波及中国。
1793年云南师道南所著“《死鼠行》”中描述当时“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拆堵”。充分说明那时鼠疫在中国流行十分猖獗。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控制了人间鼠疫的流行,但仍有散发病例发生,目前我国鼠疫疫源地分布广、面积大,200l年鼠疫防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力争到2005年基本控制人间鼠疫的上升趋势。
二、关于肺鼠疫的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主要是啮齿动物中循环进行,形成自然疫源地。啮齿动物中主要是鼠类和旱獭, 人间鼠疫的传染源、以黄鼠和褐家鼠为最主要, 各型鼠疫患者均可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 肺鼠疫患者痰中可排出大量鼠疫杆菌, 因而成为重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经鼠蚤传播, 即鼠→蚤→人的传播方式。人鼠疫流行前常有鼠间鼠疫流行, 一般先由野鼠传家鼠。寄生鼠体的疫蚤叮咬人吸血时, 因其胃内被菌栓堵塞, 血液反流, 病菌随之进入人体造成感染, 含菌的蚤类亦可随搔抓进入皮内。最近研究发现, 本病有由蝉类传播的可能性。
1. 经皮肤传播:因接触患者含菌的痰、脓或动物的皮、血、肉及疫蚤粪便, 通过破损皮肤教膜受到感染。
2. 经消化道传播:食入受染动物,经消化道感染。
3. 经呼吸道传播:含菌的痰、飞沫或尘埃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并引起人间的大流行。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预防接种可使易感性降低。可有隐性感染, 并可成为无症状带菌者。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人间鼠疫以亚洲、非洲、美洲发病最多, 我国主要发生在云南和青藏高原。男性普遍高于女性, 以10-39 岁居多, 职业则多发于农牧人员及其子女, 有明显的季节性, 人间鼠疫多发生在夏秋季, 与守猎及鼠类繁殖活动有关。
(五).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病原菌经皮肤侵入后,经淋巴管至淋巴结,引起剧烈的出血坏死性炎症反应( 腺鼠疫 ),严重者病原菌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原发性败血型鼠疫。细菌可沿血循环及淋巴管扩散,及浅表淋巴结及纵隔、肺门淋巴结。
鼠疫的基本病理改变为淋巴管、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和急性出血坏死性炎症。局部淋巴结有出血性炎症和凝固性坏死;部充血水肿;全各组织脏器均可有充血、水肿、出血及坏死性改变。
三、关于肺鼠疫的临床表现
腺鼠疫潜伏期多为2-8天,原发性肺鼠疫及败血症型鼠疫潜伏期为数小时至3天,曾接受预防接种者,可长达9-12 天。起病急骤,有畏寒、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可有呕吐、腹泻及身体各部位出血,亦可有呼吸急促、发绀、血压下降及全身衰竭等。临床分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各具其特征性表现。
1.腺鼠疫最为常见,除有发热和全身毒血症症状外,主要表现为急性淋巴结炎。病初即有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淋巴结及其周围组织显著红、肿、热、痛,于病后2-4 日达高峰。腹股沟淋巴结最常累及,依次为腋下、颈部,多为单侧。若治疗不及时,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渍,于 3-5日内因严重毒血症、休克、继发败血症或肺炎而死亡。
2.肺鼠疫可原发或继发于腺鼠疫。起病急,高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很快出现咳嗽、呼吸短促、胸痛、发生甘、咳痰,初为少量黏液痰,继之为泡沫状或鲜红色血痰,肺部仅听到散在湿啰音或胸膜摩擦音,较少的肺部体征与严重的全身症状不相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等而于2-3天内死亡。临终前患者全身皮肤发绀呈黑紫色,故有" 黑死病" 之称。
3.败血症型鼠疫多继发于肺鼠疫或腺鼠疫,为最凶险的一型。起病急骤,寒战、高热或体温不升,谚妄或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DIC 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等,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常于1-3天死亡。
4.其他类型鼠疫如皮肤鼠疫、脑膜型鼠疫、肠鼠疫、眼鼠疫、扁桃体鼠疫等,均少见。
四、肺鼠疫的预防及护理
(一)疾病预防
1.管理传染源
(1)灭鼠、灭蚤,监测和控制鼠间鼠疫。
(2)加强疫情报告,严格隔离病人,患者和疑似患者应分别隔离。腺鼠疫隔离至淋巴结肿完全消散后再现察7天。肺鼠疫隔离至痰培养6次阴性。接触者医学观察9天,曾接受预防接种者应检疫12天。
(3)病人分泌物与排泄物应彻底消毒或焚烧。死于鼠疫者的*应用尸袋严密包套后焚烧。
(4)加强疫源地的监测,不仅鼠间鼠疫的情况,鼠疫宿主和媒介的密度消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预报价值。
2.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国际检疫和交通检疫,对来自疫区的车、船、飞机进行严格检疫并且灭鼠灭蚤。对可疑旅客应隔离检疫。
3. 保护易感者
(1) 进入疫区的医护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接触患者应预防用药,可口服磺胺嘧啶每次1.Og,每日2次。亦可用四环素,每次0.5g,每日4次口服,均连用6天。
(2) 预防接种的主要对象是疫区及其周围的人群及参加防疫、进入疫区的医务人员。使用鼠疫活苗6岁以下0.3mL,皮下1次注射;15岁以上1mL,7-14 岁0.5mL,也可用划痕法:15 岁以上在上臂外侧滴菌苗3 滴,滴间距 2-3cm;7-14岁2滴;6岁以下1滴 (菌苗浓度与注射者不同 ),在每滴菌苗上各划 “#” 字痕。通常于接种后10天产生抗体,1个月后达高峰,免疫期1年,需每年加强接种1次。
(二)疾病护理
1.消毒人员的防护
鼠疫消毒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注意个人防护,必穿着防鼠疫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消毒制定,以防受到污染。必要时,可口服抗生素预防。全套的防鼠疫服包括:联身服、三角头巾、防护眼睛、防鼠疫纱布口罩、橡胶手套、长筒胶靴和罩衫。起穿脱方法如下:先穿联身服和长筒胶靴,戴工作帽,再穿上罩衫,最后戴橡胶手套。在消毒工作后,仍戴着手套在O.2%过氧乙酸中浸泡双1消毒人员的个人防护 手3min,穿着长筒胶靴站入盛有O.2%过氧乙酸溶液30cm~40cm的药槽中3min~5min。然后,戴着手套脱下罩衫浸入0.2%过氧乙酸溶液中,取下防护眼睛浸入75%酒精中,解下口罩与头巾浸入o.2%过氧乙酸溶液中。最后,脱下胶靴、手套再脱下联身服,用刺激性轻微的消毒剂进行手的消毒。
2.消毒方法
对室内地面、墙壁和门窗及暴露的用具;用O.2%一O.5%过氧乙酸溶液有效氯消毒剂喷雾。作用时间不少于60min。室内空气;房屋经密闭后,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2%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min一60min。衣物、被褥;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min,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min,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可采用过氧乙酸薰蒸消毒。薰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密闭门,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ml,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lh~2h.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和分泌物及其容器;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ml可加漂白粉50g或20g/L有效氯含氯消毒液2000ml搅匀放置2h。无粪的尿液每1000ml加入干漂白粉5g或次氯酸钙1.5g或10g/L有效氯含氯消毒液100ml混匀放置2h。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或50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l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餐具;首选煮沸消毒15min一30min,或流通蒸汽消毒30min。也可用O.5%过氧乙酸溶液或250mg/L~500mg/L二溴海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