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心脏早搏的中医方法有哪些,心脏早搏患者应注意什么好呢,心脏早搏有哪些治疗方法
2017-03-06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唐梦柏
一、治心脏早搏的中医方法有哪些
过早搏动亦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最多见,其次为房性,窦性过早搏动罕见,过早搏动是常见的异位心律。早搏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下面介绍早搏的中医治疗方法。
1、心气不足
治疗原则:益气安神。
方药:炙甘草汤(《伤寒论》)加减。药用炙甘草、人参、黄芪、大枣、干地黄、麦冬、阿胶、麻仁、生姜。
方义分析:方中以炙甘草。人参、黄芪、大枣益气以补心脾;干地黄、麦冬、阿胶、麻仁甘润滋阴,养心补血,以助气生;生姜性温,有通阳复脉之功。
加减:若兼有血瘀,症见胸憋闷痛、口唇紫暗者,加丹参、檀香活血通络。若气虚及阳,形寒肢冷者,加附片、荜澄茄以温阳。若脾气虚,纳呆、腹胀、便溏者,加薏仁、炒白术、砂仁以健脾利湿。
2、心血不足
治疗原则:养血安神。
方药:养血安神汤(经验方)加味。药用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党参、鸡血藤、柏子仁、龙眼肉、酸枣仁、炙甘草。
方义分析:方中以熟地补血为主;当归补血活血;白芍敛阴养血;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党参补气,配补血药使气旺血生;鸡血藤养血活血;柏子仁、龙眼肉、酸枣仁养心安神;炙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若兼心气虚怯、善惊易怒、少寐多梦者,加生龙齿、珍珠母以养心镇惊。
3、心阳不振
治疗原则:温补心阳。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加味。药用桂枝、甘草、附片、龙骨、牡蛎、人参、白术、丹参。
方义分析:方中以桂枝、甘草、附片温补心阳;龙骨、牡蛎安神定惊;人参、白术益气健脾;丹参活血养血,血行则气得补。
加减:若瘀血明显者,加当归、鸡血藤等活血之品。
4、心脉瘀阻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通脉。
方药:桃仁红花煎(《素庵医案》)加味。药用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延胡索、香附、青皮、生地、当归、龙骨、牡蛎。
方义分析:方中以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延胡索、香附、青皮理气通脉;生地、当归养血和血;龙骨、牡蛎镇心神。
加减:若兼气虚者,可去香附、青皮,加党参、黄芪、黄精以补气益气。若兼阳虚者,去香附、青皮,加淫羊藿、附片、肉桂等温经助阳。
二、心脏早搏患者应注意什么好呢
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过早搏动,大多不需特殊治疗。有症状者宜解除顾虑,由紧张过度情绪激动或运动诱发的过早搏动可试用镇静剂和β-受体阻滞剂。
频繁发作,症状明显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宜尽快找出早搏发作的病因和诱因,给予相应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同时正确识别其潜在致命可能,积极治疗病因和对症治疗。
除病因治疗外,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房性和房室交接处早搏大多选作用于心房和房室交接处的Ⅰa、Ⅰc、Ⅱ、Ⅳ类药,而室性早搏则多选用作用于心室的Ⅰ类和Ⅲ类药(参见上文药物分类,也参见第七篇“临床药理学概论”)。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室性早搏常需紧急静脉给药。以Ⅰb类为首选。急性心肌梗塞初期仍常首选静脉内利多卡因。心肌梗塞后若无禁忌,则常用β-阻滞剂治疗。原发或继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禁用Ⅰ类药,原发性者可选用β-阻滞剂、苯妥英或卡马西平。继发性者去除病因,宜用异丙肾上腺素或心房或心室起搏治疗。
近年研究(CAST 1989)提示,抗心律失常有增加死亡率危险。即使有心脏病患者控制室性过早搏动,亦无证据证明使猝死率降低(除心肌梗塞后用β阻滞剂外)。因此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应权衡其利弊。国内曾有非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患者(主要为过早搏动)较大系列多中心试验、较长时期随访,室上性心律失常用普鲁帕酮、莫雷西嗪、室性心律失常用普鲁帕酮、莫雷西嗪、美西律治疗具有一定疗效,未发现严重心脏事件,但用药过程中仍需密切随访监测其效果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有心功能不全者尤需谨慎。
三、心脏早搏有哪些治疗方法
1、找出诱因
应该尽快的找出早搏病因和诱因,给予相应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同时正确识别其潜在致命可能,积极治疗病因和对症治疗。
2、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房性和房室交接处早搏大多选作用于心房和房室交接处药,而室性早搏则多选用作用于心室的Ⅰ类和Ⅲ类药。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室性早搏常需紧急静脉给药。
近年研究提示,抗心律失常有增加死亡率危险。即使有心脏病患者控制室性过早搏动,亦无证据证明使猝死率降低。因此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应权衡其利弊。
3、放松心情
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诱发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
如果无法找到早搏原因,请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对早搏进行治疗。绝大部分早搏的病人愈后都是良好的。
4、偶发性早搏一般无需治
偶发性早搏,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大,尤其是并非由其它疾病引起的,早搏本身亦非严重疾病,一般不必治疗,所以病员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
四、心脏早搏原因是什么呢
过早搏动可发生于正常人,但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易发生,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喝浓茶等均可引起发作,亦可无明显诱因,洋地黄,钡剂,奎尼丁,拟交感神经类药物,*,环丙烷麻醉药等毒性作用,缺钾以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都可引起,冠心病,晚期二尖瓣病变,心脏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等常易发生过早搏动。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产生。
(一)异常自律性所致冲动形成异常①在某些条件下,如窦性冲动到达异位起搏点处时由于魏登斯基现象,使该处阈电位降低及舒张期除极坡度改变而引起过早搏动,②病变心房,心室或浦顷野纤维细胞膜对不同离子通透性改变,使快反应纤维转变为慢反应纤维,舒张期自动除极因而加速,自律性增强,而产生过早搏动。
魏登斯基现象示意
窦性冲动到达异位起搏点,使该处阈电位水平下移,因而异位起搏点舒张期除极在基本节律起搏点之前达到阈电位而引起早搏
(二)折返现象——环行折返或局灶性微折返如折返途径相同则过早搏动形态一致;如折返中传导速度一致,则过早搏动与前一搏动的配对时间固定。
(三)平行收缩
(四)触发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