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性肺炎的潜伏期不满一月 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2017-03-2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吕问雁
一、非典型性肺炎的潜伏期多久
1.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在1~12天之间,大多数在4~5天内发病,最长可达25天。WHO(世界卫生组织)确定SARS潜伏期为10天。
2.临床症状
急性起病,自发病之日起,2—3周内病情都可处于进展状态。主要有以下三类症状。
(1)发热及相关症状: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常呈持续性高热,可伴有畏寒、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痛、乏力。在早期,使用退热药可有效;进入进展期,通常难以用退热药控制高热。
(2)呼吸系统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少部分患者出现咽痛。可有胸闷,严重者逐渐出现呼吸加速、气促,甚至呼吸窘迫。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多见于发病6~12天以后。
(3)其他方面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二、非典型性肺炎的检查结果
1.血常规
病程初期到中期白细胞计数通常正常或下降,淋巴细胞则常见减少,部分病例血小板亦减少。T细胞亚群中CD3、CD4及CD8T细胞均显著减少。
2.血液生化检查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等均可不同程度升高。血气分析可发现血氧饱和度降低。
3.血清学检测
国内已建立间接荧光抗体法(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检测血清中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IgG型抗体在起病后第1周检出率低或检不出,第2周末检出率80%以上,第3周末95%以上,且效价持续升高,在病后第3个月仍保持很高的滴度。
4.分子生物学检测
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查患者血液、呼吸道分泌物、大便等标本中SARS冠状病毒的RNA。
三、非典型性肺炎应与其他疾病鉴别
有发热症状的各种肺炎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真菌性肺炎、免疫抑制性肺炎,需与SARS相鉴别,虽然SARS具有前述的X线表现特点,其他各种肺炎也有各自的影像特点,但仅凭影像表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很难与其他肺炎鉴别,SARS的诊断主要靠流行病学史,很强的传染性及特殊的实验室检查。
细菌性肺炎或其他肺炎局限性炎变影像出现后很快吸收,不形成扩大或多发或弥漫阴影。免疫损害如AIDS病人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如卡氏肺包子虫肺炎(PcP)、病毒性肺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单纯疱疹病毒肺炎。PCP见于艾滋病病人,血CD4<200/mm3,X线胸片显示双肺病灶从肺门向外蔓延,呈蝶形分布,CT有广泛毛玻璃样阴影,上肺野可出现囊状阴影(10%~34%)。痰中可检出卡氏肺包子虫。AIDS病人可并发各种肺部感染,多为机会性感染AIDS的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抗HIV抗体阳性。
四、非典型性肺炎应怎么治疗
1、发热超过3B.5℃者,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
2、咳嗽、咳痰者给予镇咳、祛痰药。
3、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应该作相应的处理。
4、气促明显、轻度低氧血症者应及早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
5、腹泻病人注意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6、白细胞减少明显者应做相应处理。
5.氧疗气促或:PaO2<60mmHg或Sp02<90%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应给予鼻导管持续给氧或面罩吸氧,有条件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对于重症病例,即使无缺氧的表现,也应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有低氧血症者,通常需要较高的吸入氧流量,使SpO2维持在93%或以上,必要时可选用面罩吸氧。应尽量避免脱离氧疗的活动(如去洗手间、医疗检查等)。若吸氧流量≥5L/min条件下,SpO2<93%,或经充分氧疗后,SpO2虽能维持在93%,但呼吸频率仍在30次/分或以上,均应及时考虑无创人上通气。